* 工具列啟動:在任一工具列圖案上按右鼠。 * 2D常用工具列: 繪圖.物件鎖點.修改.標註.查詢(五大金剛)。 * 「性質」視窗:查詢修改用。 * 指令行:三至五個欄位。 * 介面設定: △在「指令行」中按右鼠→選項→顯示標籤 * 顏色:十字游標.指令行 * 十字游標大小 * 弧與圓平滑度:最高20000 △ 選取標籤→選取框大小 △ 使用者設定標籤→右鍵自訂(右鼠功能,設定, 將第一項與第三項設定成第一種功能﹚ * 滑鼠功能設定: △ 左鼠: * 指定下點位置 * 選取物件 △ 中鼠: * 上下滾動:以十字游標準星為縮放視窗中心 * 按住拖曳:平移視窗 * 按兩下:最大化視窗 △ 右鼠:(Enter)(空白鍵) * 確定 * 結束指令 * 重複使用上次指令 * Esc :取消指令或取消選取。 * 可關閉的功能:鎖點.物件追縱.格點.動態.極座標。 * 重生畫面〔RE〕: * 用於無法正常平移或縮放視窗時 * 重新計算弧與圓的平滑度與單點大小 * 直線〔L〕: * 點按「繪圖區」告知畫線第一點 * 確認 正交F8有打開 * 十字游標告知畫線方向 * 鍵入線長 * 正交: * 限制十字游標只能水平與垂直方向移動 * 即時開關:F8 * 繪圖區→滑鼠控制。 * 指令行→鍵盤控制。 * 選取物件的方法: △ 單選 △ 窗選:由左→右決定,為藍色範圍框。 (物件必須完全在框內才會被選取) △ 框選:由右→左決定,為綠色範圍框。 (物件只要被框碰到就會被框選) * 選取物件: ALL →全選 P →重覆上一次選取 L →選取最後畫的圖元 N →呼叫隱藏式子選項 CP →多邊形框選 * 物件鎖點: * 必須跟在任一指令之後, 才會啟動可用。 * 及時鍵:F3 * 自動鎖點設定:左6右1 * 手動方式鎖點:每回只能執行一次 , 便會回到自動鎖點模式。 * 鎖點清單:Shift +右鼠 或 Ctrl +右鼠 * 物件追蹤鎖點〔TK〕:改變原先下點位置到所要的位置。 * 刪除〔E〕: △ 方法一: * 不下指令直接選取物件 * Del 或 E Enter △ 方法二: * 指令E Enter * 選取物件 * Enter * 移動〔M〕: * 選取物件 * 指定位移基準點 * 指定要到達的位置 * 複製〔C0〕〔CP〕: * 選取物件 * 指定複製基準點 * 指定要到達的位置 * 圓角〔F〕: * 需注意「模式」的狀態 * 當半徑( R )=0時,可做修剪&延伸 * 偏移複製〔O〕: * 功能同複製〔C0〕但多了可做平行.同心圓複製 * 鍵入複製間距 * 選取物件 * 點按選取件兩側, 告知往哪一邊做復製 * 聚合線編輯〔PE〕: * 將共用端點的單一圖元串接在一起成「聚合線」物件 * PE →接合〔J〕 * 應避免串接上有重疊圖元, 不然後續編即將出問題 * 修剪〔TR〕: * 將不要的地方修剪到停止件 * 選取停止件(若按Enter圖面內全部圖元都會被當成停止件) * 點按要修掉的地方 * 延伸〔EX〕: * 將不夠長之端延長到停止件 * 選取停止件(若按Enter圖面內全部圖元都會被當成停止件) * 點選要延長之端 * 分解〔X〕: * 將物件炸開成單一圖元 * 可炸開 聚合線.標註.圖塊 * 調整長度〔LEN〕: * 需點按要調整之端 * 差值( DE ) : + 遞次加長 或 -遞次減短 * 總長度( T ) :已知最後實際長度 * 斜線(無角度) : * 先將斜線拆成水平( X )、垂直( Y )兩個方向後再套入相對座標 * 相對座標→@ x . y * 把上一點座標當作原點( 0,0,0) +Y 90° -X 180° +X 0°;360° * 斜線(有角度) : -Y 270° * 先判斷角度是否從+X(0°)起算 * 是 → 套入極座標 → @長度<角度 * 否 →使用掣點旋轉 旋轉〔R O〕:掣點旋轉 * 不下指令直接選取物件 * 點按要當作旋轉中心的掣點 (該掣點變成紅色) * 右鼠 → 旋轉 (因掣點預設編輯方式為* ***拉伸****) * 角度判斷: 90° (+)逆時針 180° 0°;360° (-)順時針 * 座標排列→X , Y, Z 270° * 座標系統:WCS → 世界中心 UCS → 使用者自訂 * 只給長度不給角度 → 圓規畫法 → 圓的等半徑原理。 * 鏡射( MI ) : * 指定兩點;決定鏡射線〈鏡子〉的位置 * 特性:            * 大小相同            * 物件顛倒            * 與鏡射線等距對稱 * 圓〔C〕: * 三點(3P) → 三點定圓 * 兩點(2P) → 直徑定圓 * 切切半(T) → 圓周切在兩物件上, 告知圓半徑 * 切切切 → 圓周切在三物件上(「繪圖」下拉表╲圓╲切切切) * 矩形〔REC〕: * 為「聚合線」物件 * 若有動用到「子選項」需注意「模式」的狀態 * 點按「繪圖區」指定矩形第一點 * 尺寸(D) * 鍵入長(X)寬(Y)數值 * 點按「繪圖區」告知放置方位 * 等分〔DIV〕: * 在物件上平均放置單點 * 需先到「格式╲點型式」挑選一種單點顯示圖案 * 陣列〔AR〕: * 矩形陣列 → 等間距複製 * 環形陣列 → 統一點做旋轉複製 * 矩形陣列若列數、欄數=1 時,其對應的偏移值便不用理會 * 抓點方式給數值時,滑鼠嚴禁點入其數值欄內。 * 弧〔A〕: * 預設為「三點定弧」 * 角度(A)→ 已知弧夾角 * 方向(D)→ 已知弧起點切線方向 * 半徑(R)→ 負值時可產生大於180°的弧形 * 除了三點定弧、方向(D)外;弧形產生方向皆遵守逆時針。 * 正多邊形〔POL〕: * 為「聚合線」物件 * 邊緣(E)→ 已知邊長 * 內接於圓(I)→ 接點壓在圓周上 * 外切於圓(C)→邊線切在圓周上 * 弧只要有一端切在其他物件上時一律看成圓(因弧沒有相切功能)。 * 具有相切功能的指令:圓角〔F〕與圓〔C〕 * 等比例縮放〔SC〕: * 亦可使用掣點比例做連續縮放 * 參考(R): 指定基準點(縮放時不動的位置) 參考(R) 指定參考長度(調整前的原先長度) 指定新長度(原先長度調整後的實際長度) * 旋轉〔RO〕: * 參考(R): 指定參考角度(旋轉前的原先角度) 指定新角度(原先角度最後旋轉後的實際角度) * 對齊〔AL〕:為移動+旋轉+等比例縮放的綜合指令。 * 旋轉十字游標的指令:S NAPANG * 倒角〔CHA〕: * 須注意「模式」的狀態 * 距離(D)→ 已知兩物件要銷邊的長度 * 角度 (A)→ 已知第一物件銷邊長度&第一物件旋轉角度 * 建構線〔XL〕: * 繪製無線長的直線 * 角度(A) → 指定建構線欲旋轉的角度 * 二等分(B)→ 將一角度1/2 * 修剪:一端 → 射線;另一端 → 線 → 才可用於角度標註 * 拉伸〔S〕:由右→左決定綠色框選框,在框內的端點即可被改變位置 * 計算機:在指令行鍵入'CAL * 狀況一:當欲抓之圓心在已有圓的圓周對面時→OFFSET=欲抓圓之 狀況二:當欲抓圓相切之半徑有通過已有圓的圓心時 * 畫欲抓圓之半徑R在已有圓周上 * 取多出或不足的地方為OFFSET距離 【題庫求解】 * 求距離&長度: 方法一 : 使用對齊式標註 方法二 : 使用查詢 → 距離〔DI〕 方法三 : 到「性質」視窗查詢 * 求水平&垂直高度: 方法一 : 使用線性標註 方法二 : 使用查詢 → 距離〔DI〕 方法三 : 到「性質」視窗查詢 * 求座標位置:使用查詢→點位置〔ID〕 * 求面積: 方法一:使用剖面線〔H〕 選取剖面線 到「性質」視窗查詢 使用查詢→清單〔LI〕 會將指令行獨立顯示 視窗隱藏F2 方法二:使用邊界建立 〔BO〕 選取聚合線 到「性質」視窗查詢 使用查詢→清單〔LI〕 會將指令行獨立顯示 視窗隱藏F2 方法三:聚合線編輯〔PE〕→接合(J) * 求周長: 方法一同求面積的方法二 方法二同求面積的方法三 * 小數點位置設定: 《標註》:「標註」工具列→標註形式→修改→主要單位標籤→精確度 《查詢》:「格式」下拉表→單位 * 雲形線【SPL】:繪製平滑曲線。 * 橢圓【EX】: * 先給一軸直徑,再給另一軸半徑 * 指令:PELLIPSE(0→正規橢圓;1→聚合線 ) * 單點【PO】: * 須先到「格式╲點型式」挑選單點顯示圖案 * 工具列→連續多點 ; 指令→一個單點 * 拉伸【S】: * 利用框選其框內的端點可同時改變位置 * 亦可使用「掣點拉伸」 * 切斷【BR】: * 將物件一分為二 * 工具列:切斷於點→一分為二於定點 切斷→移除兩點之間的物件 * 指令:第一點(F)→重新設定切斷第一點 @ 第二點位置同第一點(功能同切斷於點) * 接合【J】: * 將多段圖元串接成單一圖元 * 限制:須在同一路徑或圓周上 * 文字: * 單行文字【DT】 * 多行文字【T】:指定對角二點為文字鍵入範圍 * 參數:% %C → 直徑 %%D → 度數° %%P → 正負符號± < > → 標註數值與實際測量值同步 * 修改文字內容: 單一修改:在文字上按兩下 選取文字後,到「性質」視窗修改 多重修改:選取文字後,到「性質」視窗修改 「編輯」下拉表╲尋找 * 文字樣式設定:「格式」下拉表╲文字形式 標準Standard 設定 SHX字體 → txt.shx 使用大字體 → shineset.shx * 開啟圖檔出現遺失文字體之處置: 全取消 設定Standard 圖層全開啟 按快速選取→全選文字 到「性質」視窗將所選丟到Standard * 線性 :只能標註水平&垂直尺寸。 * 對齊式 :標註兩點間實際距離。 * 弧長 :標註弧線實長 * 角度標註:標註兩物件之間夾角(若按enter可指定角度頂點位置)。 * 多重引線:註解說明用標註 * 正交模式在第一條引線可關閉 * 「標註」下拉表 → 多重引線 * 可將該標註釋放到工具列 工具列圖案上按右鼠 → 自訂 將該指令拖拉到工具列上 * 基線式:以一固定邊當做標註起點 * 須已有其它標註做為選取 * 可避免尺寸數值上的累積公差 * 為工業主用方式 * 選取(s)→重新抓欲當做標註起點的延伸線 * 設定基線尺寸之間間距:標註型式╲修改╲線標籤╲基準線間距 * 連續式:頭尾相接的標註方式 * 須已有其它標註做為選取 * 選取(s)→重新抓欲標註接續的延伸線 * 座標式:以目前VCS 座標原點當做標註起點 * 功用同基線式,但可減少標註空間 * 可避免尺寸數值上的累積公差 * 為工業主用方式 * 改變VCS 座標圖案:指令【VCSICON】╲性質(P)╲2D * 指定VCS 座標原點位置:指令【VCS】╲指定原點位置╲enter * 回到WCS 原點位置:指令【VCS】╲enter * 隱藏半徑、直徑標註標註線: 整體: 標註型式 → 修改 填入標籤 → 不打勾 □在延伸線之間繪製標註線 符號與箭頭標籤 → 中心點標記 個別: 選取半徑、直徑標註 到「性質」視窗修改: 強制標註線→關閉 中心記號 * 標註型式設定: * 標註型式 → 修改 * 主要單位標籤: 精確度 → 設定標註的小數點位數 前導 → 小數點前遇 0 隱藏(勿打勾) 比例係數 → 特別須注意此項目數值=1;因會將標註尺寸數值做倍率縮放 * 填入標籤: 使用整體比例 → 設定標註顯示大小 手動放置文字 → 可自訂標註文字非置中 * 文字標籤: 自標註線偏移 → 標註文字與標註線間距 * 線標籤:自原點偏移 → 延伸線與物件之間間距 * 公差設定:一律個別到「性質」視窗修改(一條=0 .01 ㎜) * 標註空間:重新設定尺寸之間間距。 * 標註切斷:用於美化標註線&延伸線打架之處。 * 線型設定: * 按「線型控制」→ 其它 → 載入 * 虛線(HIDDEN)… 中心線(CENTER)… * 自訂線型樣式: 先關閉「載入或重新載入線型」視窗 使用XP搜尋acadiso.lin 使用記事本編輯:+ → 實長 - → 空格間距 0 → 小點 * 圖層: * 將圖面內物件做分門別類 * 設定 → 進圖層性質管理員 * 打開/關閉 → 可隱藏該圖層內容 * 凍結/解凍 → 功用類似「打開/關閉」,但被凍結之圖層不可見&無法編輯 * 鎖護/解鎖 → 圖層內容可見&無法編輯 * 使用篩選方式時,* 表示為任意文字 * 圖塊建立【B】: * 將物件組合成一個群組 * 欲使圖塊後續可變更「顏色、線型」,須先在圖塊建立前,先將物件設定成By block * 編輯圖塊:分解【X】→ 編輯 → 圖塊建立 按兩下圖塊,進「圖塊編輯器」 * 「性質」視窗會顯示選取之圖塊名稱 * 插入圖塊【I】: * 複製已製作的圖塊 * 可做不等比例縮放 * 製作可隨圖塊變更之文字: * 按兩下圖塊,進「圖塊編輯器」 * 按「定義標籤」 * 在「標籤」欄位輸入說明文字 * 指定說明文字放置位置 * 只能使用插入圖塊【I】才會顯示說明文字 * 載入其它圖檔內的圖塊: * 按設計中心 * 尋找圖檔 * 拖拉或按兩下欲插入目前圖檔的圖塊 * 使用「工具選項板」載入收集的圖塊: * 開啟工具選項板 * 新增標籤 → 空白處按右鼠 → 新選項板 * 拖拉圖塊進選項板內 * 變更選項板儲存位置:選項→檔案標籤→工具選項板檔案位置 * 放置到選項板之物件,其圖檔便具有連結關係,為防止因圖檔刪除造成物件不可使用,所以須開一新圖檔專門放物件,並儲存在T oolPatette * 剖面線【H】: * 為計算「面積」首選 * 必須為「封閉」區域 * 視窗內容: 樣本→剖面線圖樣 比例→剖面線間距(建議先拉高) 加入:點選點→指定&新增要產生剖面之區域 建立獨立剖面線→同時指定的多個區域,仍視為單獨區域。 孤立物件顯示型式→剖面線產生的方式 指定的原點→重新設定剖面線計算之起點 * 查詢面積值: 「性質」視窗:面積→單塊 累計面積→相加總 * 清單【LI】 * 編輯剖面線:按兩下剖面線 * 計算「坪數」應用:坪數=㎡×0.3025 1㎝=0 .01m 1㎝=0 .0001㎡ * 建立邊界【BO】: * 可計算「面積」、「周長」<總長度> * 必須為「封閉」區域,會新增「聚合線」物件 * 建議先改變成其它顏色 * 查詢面積、周長值:「性質」視窗 清單【LI】 * 應用如:牆邊踢腳板 * 查詢指令功能: * 小數點設定:「格式」下拉表→單位 * 距離【DI】 * 面積【AA】:可對物件相加減 加(A) 物件(O) 減(S) 物件(O) * 面域/質量性質:查詢模型體積 * 清單【LI】:可查詢選取件內容 「指令行」獨立顯示成「文字視窗」 文字視窗顯隱→F2 * 點位置【ID】:查詢指定處到UCS座標的座標距離 * 列印: * 彩色出圖會依圖面所見色彩前後順序做列印 * 改變重疊處色彩前後順序:   「繪圖順序」工具列: * 印表機名稱 * 圖紙大小 * 出圖範圍→視窗 * 依實際設定如下項目:置中出圖OR佈滿圖紙 * 圖面方位 * 出圖型式表(圖單指定): acad.ctb → 彩色出圖 monochrome.ctb → 黑白出圖 編輯:顏色、線粗 * 一般選項設定: * 在「指令行」中按右鼠→選項 * 開啟與儲存頁籤: * 自動儲存 →* .SV$ * 每次儲存皆建立備份 →* .bak * 另存 → 儲存檔案版本格式 (建議設定為2000(* . dwg)) * 檔案頁籤: * 自動儲存檔案的位置 * 工具選項板檔案位置 * ACAD 圖檔格式:* . dwg → 正規ACAD圖檔 * . dxf →跨軟體圖面交換檔 * 圖檔大小瘦身:「檔案」下拉表\圖檔公用程式 檢核→目前圖面 修復→無法開啟的圖檔 * 圖檔父子關係:「插入」下拉表\外部參考 編輯外部參考→在外部參考上按兩下 * 實體模型轉成平面三視圖: * 前置作業:顯示可列印區域 * 將以下選項關閉:顯示頁籤:顯示圖紙背景    在新配置中建立視阜 * 載入HIDDEN線型,供虛線圖層用 * UCS復歸到WCS世界中心 * 模型搬移開XYZ平面 (因平面三視圖會拆在此三平面上) * 拆三視圖: * 切到「配置」 * 「繪圖」下拉表\塑型\設置\檢視 UCS(U)→ 新平面視圖 正交(O)→ 垂直平面視阜 輔助(A)→ 非垂直視阜 剖面(S)→ 剖面視阜 * 選取所有平面視圖→右鼠→顯示鎖護→ (避免因進入任一視阜的(模型空間)動用到中鼠,使平面非投影呈現) * 進「圖層性質管理員」設定圖層內容: VIS → 輪廓可見層 HID → 虛線層 DIM → 標註層 HAT → 剖面線層 VPORTS → 範圍框層 * 指定視阜中心點後,若不見東西&非在物件中心位置,表示該「配置」未與「模型」連結,須切回「模型」並刪除該「配置」。 * 指令執行中,嚴禁動用中鼠。 * 三視圖轉成2 D 線架構: * 「繪圖」下拉表\塑型\設置\圖面 * 選取所有平面視阜 * 「模型」空間→點按兩下視阜內部,可切入該視阜內,可編輯。 「圖紙」空間→點按兩下視阜外空白處,無法編輯任何視阜內容。 * 編輯視阜內容: 切入視阜之「模型」空間 點介面中下之「最大化視阜」 使該視阜欲編輯之圖層為目前的 * 產生立體圖面: * 「檢視」下拉表\視阜\一個視阜 * 切進「模型空間」調整視角 * 轉成2 D 線架構 「繪圖」下拉表\塑型\設置\輪廓 * 切至「圖紙空間」隱藏模型所在層,並將範圍框丟到VPORTS圖層 * 進「圖層性質管理員」設定PV → 輪廓層 PH → 虛線層 * 模型設變後,欲使三視圖更新成設變後,須使用圖面,並選取所有平面三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