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Login
Position: 閱讀與想像:生命敘事 > 文件區 > 課群電子報 > 第二期(11/25出刊)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閱讀詮釋與想像創生電子報    【第二期】
                                                                                                                                                      發行日期:105年11月25日
by 網站管理, 2016-10-31 18:26, Views(1053)
故事的意義—來自詮釋與想像

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吳美玲

          從小就很喜歡閱讀各類書籍的我其實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改編自故事文本電影的人,總覺得改編後的電影似乎少了那麼一些些說不上來的東西,直到開始書寫「閱讀與想像」的計畫書後才愕然發現——原來那些說不上來的東西不正是來自我們閱讀中的想像與詮釋!

           從社會建構的觀點來看,我們對周遭世界的理解來自我們所處的歷史、社會與文化;若再從家庭系統的角度來看,家庭是個體最早接觸且接觸時間最長的社會環境,個體不論是行為舉止、生活習慣或是價值觀,都深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換句話說,我們看事物以及看世界的眼光,跟我們所處環境的社會文化價值及我們所生長的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存在。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那麼我們就很容易可以理解為什麼不同的人看相同的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一件事,所看到的不盡相同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們看一本書/電影(或一件事情)時,因著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及所生長的家庭背景的不同,我們的詮釋與想像也會有所差異。

           於是... 我想... 假如我們可以了解不同時空背景下對事物的詮釋與理解的差異,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有可能以理性的、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世界。
返回

by 網站管理, 2016-10-31 18:26, Views(1147)

 

 廢墟下的召喚:關於文學記憶的豐碑宏廈

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志煌

 

-----當人亡物喪,昔日的一切都蕩然無存的時候,只有氣味和滋味長久存在。它們比較脆弱,但卻更強韌、更無形、更持久、更忠實。好比是靈魂,它們等待人們去回憶、去期待、去盼望。當其他一切都化為廢墟時,它們那幾乎是無形的小點滴卻傲然負載著宏偉的回憶大廈。-----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自上個世紀九○年代以降,台灣文壇經歷了一場「世紀末的華麗」,一方面各種「次文類」的文學創作,如飲食文學、旅遊文學、都市文學、自然文學、宗教文學、運動文學……等,展露了眾聲喧嘩的創作自由與生命反省;二方面各種西方文論加諸於這些創作的詮釋,開啟了文學對話的各種可能性。基本上,「全球化」的趨勢近年來對台灣文學的『創作』與『詮釋』這兩個領域,都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影響。在『創作』方面,全球化帶來的生活型貌的改變已經有別於傳統社會。以「存在決定意識」而言,創作者的心靈意念已不再是藉由小說諷諭人生、批判現實。「全球化」思潮影響下的當代作家,大多只能將無法操控的人生,轉為獨白與喃喃自語。此外,在閱讀『詮釋』方面,全球化帶來各種西洋文學理論的輸入,就其影響而言,一方面固然加強擴大了我們面對「文本」(text)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但另一方面,文學社會學、女性主義、後殖民論述、後現代主義……等這些文論的引用及炫技之餘,這些文論又該如何與文字書寫背後的歷史長河、文化傳承,以及歷史文化影響下潛在的深層創作心靈與情感世界產生接榫?在「理論中心」取代了「作者中心」的讀者反應過程中,學術菁英(也是讀者)的文學詮釋有時可能淪於象牙塔內的工作,而忽略了普羅大眾的讀者群之構成,以及大眾的閱讀品味、方式,乃至閱讀心態的變化、甚至形成閱讀文化素養的歷史傳統等等情

在作者書寫方面,「眾聲喧嘩」不僅止於人我之間的對話,也包括自處時,我們如何與自己進行對話。怎樣從自我的環境裡面,衍生出一個與自我對話的聲音。換言之,一個能對自我與環境有高度省察力、自覺性的作者,一方面不會以自我的話語為中心,隨時保持自身與周遭環境(人事物)的開放對話,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內在心靈世界保留自我/他者的對話空間。正因為這樣的自覺性,作品往往保持著與社會主流價值的距離,反對創作被快速的市場機制所消費,淪為商品。因此,作品的孤獨性,某方面雖顯的不合時宜,然而在不同的時、空範圍裡,其所產生的文本開放性與對話性也歷久彌新。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高行健,在2000年領獎時發表〈文學的理由〉,講詞當中說道:「文學就其根本乃是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書寫其時便已得到肯定。文學首先誕生於作者自我滿足的需要,有無社會效應則是作品完成之後的事,再說,這效應如何也不取決於作者的意願。」

上世紀九○年代以降的台灣文壇,後現代及網路世代的文化氛圍—疏離、斷裂、對抗傳統、存在迷惘……等,讓某些創作者的作品對存在的沒有意義感、缺乏人生價值與目標,作品中的生活寫照僅是一種慾望的興奮、滿足的衝刺,以及慾望滿足以後的倦怠云云。而這樣的書寫曾蔚為主流,創作者也成為消費市場的寵兒。

然而,相較於這樣的後現代或網路世代作品,另有一些台灣作家的記憶書寫,有如老靈魂般的漫遊,試圖捕捉些什麼,他們的書寫表現出對「語文的歷史性」的探求以及「傳統敘述方式」的回歸。在「語文的歷史性」方面,包括語言、文字的歷史溯源,歷史題材的植入,以及探究地方方言背後的歷史演化過程。而在「傳統敘述方式」的回歸上,尤重古典白話小說背後的說書傳統。例如南方朔以其有關「語言」的幾本散文集:《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語言是我們的星圖》、《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在語言的天空下》、《語言是我們的希望》、《語言之鑰》等等,勾勒出台灣社會各種場合所出現的流行語言的歷史溯源,呈現出政治性語言的無理、文化性語言的失根、經濟性語言的錯亂等台灣社會的失序情形。此外,唐諾《文字的故事》,試圖解讀出甲骨文、金文背後的故事,帶領讀者依靠文字,重回數千年前文字發明之初的遠古,去聆聽古人得聲音、觀看古人的夜晚和星辰,告訴讀者每一個字是在什麼環境下發展出來的。

另外,在小說方面,對「語言」現象的歷史觀察,以張大春為例,其早期創作是以質疑語言對現實世界再現的可能,甚至透過小說語言拆穿現實世界中新聞、教育、政治、學術…等所有場合語言操弄的假象。然而近幾年來張大春的創作卻回歸到傳統文化的書寫,以及著重歷史演義敘述為主的「說書」傳統。如《城邦暴力團》書寫龐雜密語、暗號與陰謀體系中的世道江湖;《聆聽父親》呈現現實與家族史的凝視,再到從中國古典說部、書場、評話取材的「春(春燈公子)、夏(戰夏陽)、秋(一葉秋)、(島國之冬)(未完)」,以及《大唐李白》等系列作品。如果說,《聆聽父親》的家族書寫,是個人生命記憶的銘現,是從無數生活瑣事當中建構家族的記憶宏廈,抒發無盡的懷想。則「春、夏、秋冬」系列的書寫,是對於一個逝去時代的扣問,是對於一些逐漸凋零的讀者的致敬與追緬,因為這些讀者有能力去欣賞不那麼容易消化的作品。

日本的廚川白村認為藝術是「苦悶的象徵」。其實,一切苦悶都離不開時代、社會和文化等環境。人作為社會性的存在,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純生理的苦悶或純個人的苦悶,是難以解釋藝術家的苦悶及其與創作的關係,而更多的應是人的社會性與個體性的「合力」因素。無論作品中的記憶背景,涉及到的是「個人」或「集體」,在閱讀這些作品時,情境回溯的展演和問題的探究,兩者是相互連繫的。透過記憶,延續、連結不同生命時空的人事場景,讓悲傷逝去的失落與書寫閱讀的重拾,同時展現在作者與讀者身上。如此不論是「往事再現」或「情境重演」,除了對於作者是一種治療,對於讀者而言,也同樣開啟了一道療癒過程及對話的窗口。對於作者是一種治療,對於讀者而言,也同樣開啟了一道療癒過程及對話的窗口。


返回

by 網站管理, 2016-10-31 23:44, Views(1004)

通識課程革新課群的側身觀察: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

開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學務長

李汾陽

 

     承蒙閔宇經教授邀約,希望能針對該校「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計畫作一側身觀察。本課群因得到教育部技職司「105年教育部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補助,顯見經過閔老師及其夥伴們長期關注並推動相關議題的教學、研究工作,獲得了肯定的成果。

    本課群係由閔宇經教授吳美玲教授邵承芬教授共同執行所教授課程依序分別為閱讀與想像:社會規訓」、「生命敘事」與「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在課程間共同聯結設計特色有三:

一、設立網站在社群知識系統|http://sites.xms.com.tw/,希望達成課程間橫向連結作用,便於各種檔案類型資料上載與搜尋。其功能包括:

(1)設置「教材分享區」以達到多元化的學習內容:可藉由文字、圖形、聲音、影像及動畫等多種精緻化與組織化的資訊媒體型態,呈現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者的長期記憶。主要內容有:1.上課教材(由任課教師自編)2.補充教材(有每一單元的參考資料、延伸閱讀等)3.其他補充(例如相關剪報等)

(2)設置「互動情境區」,學習討論專區,可讓同學們在課後有互動式學習空間。內容有:

a.課程交流討論區:供全體修課學生,以及任課教師、教學助教,協同教師進行課程交流。

b.小組討論專區:提供小組成員本身互動。

c.資訊交流專區:給全班學生們上傳與課程相關的網站或是資料,進行自我導向式的學習。

使教學上更為豐富與多元,並輔助學生們進行自我導向式的學習,增進學生興趣。二、課群或課程外創新

1.教師(TA)成長社群;2.開辦剪輯教學工作坊;3.與健行書房合作;4.圖書館週&星光電影院:

三、深根推廣策略(教學+研究+服務+進修的四合一增值)

1.教師專業證照研習:寓「進修」於其中;2.鼓勵學生參與比賽:寓「增能」於其中;3.知識城--社區推廣:寓「服務」於其中;4.撰寫行動研究論文:寓「研究」於其中。

在個別課程特色方面:

    閔宇經教授的「閱讀與想像:社會規訓」課程,讓同學思考一旦涉及人群的共同事項(政治),自由即被限制,民主僅代表著相對自由而已,社會必須以各種形式規訓(懲罰)著個體,才有辦法運行,讓同學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思索著人類的社會性存在意義。在18週課程設計邏輯中,更有系統的將人類曾經經歷過的重要政治思想(社會主義、極權主義/共產主義…等等)透過各式輕經典小說,更有脈絡理路的向學生介紹;雖然表面上是談論各式輕經典小說,但其實是寓政治思想於其中,更著重在:(1)戰爭與和平;(2)現實與理想;(3)自由與秩序;(4)

家園與國族,並運用網站平台掌握與同學的交流與學習成效記錄其間的互動同時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到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及課程的「基本性」、「整合性」與「穿越性」的可能性。

    吳美玲教授的「生命敘事」課程,規劃透過對故事中人物的觀察與反思,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藉由了解不同時空背景下對事物的詮釋與理解的差異,進而學習以理性的、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世界。

   並採用「翻轉教室」的理念,鼓勵學生在課前做閱讀及蒐集資料的動作,並在課堂上讓學生透過小組討論發聲,表達自己課前預習的成果,除了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外,同時也可避免傳統授課與單向知識傳授的缺失。在課程設計上以四個文本/影本為主軸,每個文本/影本以三周的課程為原則;整體課程設計邏輯分為深度與廣度二大部分:

1.深度部分:(1)從閱讀文本→文本討論→觀看影本→文本/影本互文性探討→協同教學,彼此環環相扣。(2)從特定角色觀點轉向攝影機視角的生命敘事看見因著轉換而構成差異的體現與因之而來的創新

2.廣度部分:從文本/影本的單純閱讀延伸至社會價值的解構與故事背後意義探討。

    邵承芬教授的「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課程,選擇以二戰前後的時空背景文本與影本,主軸在闡述個人歷史與國家變遷,選擇兩岸「異域與一九八四」與東西方「活著與原鄉人」在同一時間軸(20世紀)內,在不同空間中所創作出的作品,擬透過文本與影本互文性的過程中,再經過歷時性與共時性的比較,讓學生體會事實與真相間,在不同時空中,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與詮釋,沒有絕對的對錯,有相對性的認同。在目標方面希望達成:

1.歷史智識及歷史思維的啟發,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善盡社會公民的責任。

2.用道德推理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倫理難題,從而建構和諧安定與進步的社會關係。

3.公民素養與社會責任的培育,養成正確思維與思辯能力。

4.對媒體訊息保有開放、批判與省思的能力。

5.具備美感的領受力,將生活與美學作結合。   

整體觀察,以上三門課程是以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為主軸。三門課程名稱不同但也相互呼應,可以顯現每一位主持人在呈現課群整體效果的努力,也與想要達成的目標。也希望讓同學的學習積累轉化為知識能量
返回

                                                                                                                                                                   

                                                                                                                                                                               

by 網站管理, 2016-11-01 00:36, Views(1000)

川流不息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精神科醫師     

蔡宗諭


2012年的盛夏,離開前的馬里蘭州正下著雨,滴滴答答的濕溽天氣取代了炙熱如火的豔陽,原本規律的生活作息也開始因為離開的變動而不穩定,從小小的台灣跨過台灣海峽走入絲路後再穿越太平洋來到美國,愈走愈遠,蔚藍海的天際線愈遼闊愈遙不可及,而自我的存在便愈顯渺小,那段時間不斷修正的視野,不停去尋找的存在,愈走便愈探尋不著,當西方使用的焦點透視法去表現,東方的美學裡卻強調留白,當歐美強調科學的實證,寄情於山水的豁達與無我的意境卻從未消失,有時候,或許幾筆線條就足以構成存在的事實。

    那一年的夏天,還有五天連假卻不曉得該如何安排的我,背著背包搭上往花東的火車,如果有人問我要去哪裡?我會很老實地說我不知道,儘管火車毫不遲疑地沿花東縱谷南下,但我也不曉得這段旅行該從哪裡當作起點,又將會在哪裡作為終點,手裡帶著蕭裕奇寫的"緩慢.台東.旅"想起米蘭昆德拉曾說:「緩慢的程度與記憶的濃淡成正比」關於旅行,是不是能在離開都市的繁忙之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依歸?

        火車離開地下化的隧道,盛暑炙熱仍舊毫無掩飾地破窗而入,右首的乘客反射性地拉上簾幕,或許在都市待久都會害怕這種毫無私留的熱情吧,習慣暗潮裡的雙眼有時候反而因為光亮而看不清楚。  拉上的簾幕反震了一下,右首的乘客似乎想到了什麼,看了看我,看了看書上的折影,窗簾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她不要陽光刺眼的白盲,卻又擔心她的遮掩反會阻斷了我對風景的眷戀,正沉溺在書中圖像與文字的我揮揮手,沒關係,我如是說著,然後繼續低著頭想像花東可能會有的山巒疊翠,溪谷雲間, 看了看我,看了看窗外,看了看書,拉了拉窗簾,「這人真怪,但她卻有種獨特的體貼。」 很少人,會在行為之後反思是否影響到他人,依舊沉默的我墨守著都市生活的規矩,關於人與人的關係,還是保持點距離以策安全。

   「你要到台東去玩喔?一個人?」

     「對。」被打斷的閱讀,皺著眉,厭煩著社交性的淺薄問候。

「真的喔!所以是剛退伍囉?」

「算是吧!」

    「所以現在在找工作囉?」 她依舊熱情地好奇著。

「呃,也還好啦,我們這種的都不太需要找,只要肯做就一定有缺。」關於陌生人,該坦白?還是該徹底隱姓埋名?關於距離,社交性的語言像網路對白的交鋒,不想欺騙又不願坦承,只好選擇這種模糊卻又不離事實的方式表達,旅行的矛盾,想忠實地表達自己卻又直覺性地偽裝。

「諾!我是影像工作者,我有自己的部落格,我現在正在東部拍紀錄片!」

「嗯?紀錄片導演?」

「嗯!我已經拍好一部台北的片子,花東是我的第二部,這次受美術館的邀請展出,我這兩天要下去佈展,你回去可以上我的部落格看看喔!」微弱的網路訊號勉強搭著連結,連結裡默默地量測兩個陌生人的距離。

「你要去哪裡?」

 「我不曉得!」

「不曉得?」

「嗯!」

「這樣不會很奇怪嗎?」

「嗯?」

「我看你手上拿著台東的書,你是要去台東嗎?」她如是問著。

「算是吧!」

「我剛好要去台東佈展,要不要一起來?」

「啊!喔,好!」

「太好了!」

看著她熱切的眼神,我想,既然要離開都市那就得離開都市的生活方式。

放下保護的偽裝之後,她娓娓道來:「我父親是公務人員,這輩子就穩穩地工作,沒有應酬也不嗜菸酒,平日就是以家為主,與小孩共同長大;我母親是傳統的客家人,她不漂亮,可是傳統女性的三從四德是她畢生奉行的圭臬,大家族中總有一個統籌全局的女性,我母親就是那樣子的人。我常聽到別人稱讚父親的顧家,母親 "勥跤"(能幹,台語),對於親朋好友,父親的進對應退無不令人讚賞,即使母親獅哄河東,依舊面不改色,小時候的我常常幻想,等自己以後結婚一定要找像父親這樣的男人;關於母親,一輩子奉獻給家庭,相夫教子看似幸福,家族總管的角色也是說來辛苦,想像的未來,我希望能有父親的好脾氣也有母親的伶俐聰明。直到那年,母親五十多歲因病去逝,或許是太過勞累吧?那一年,我才三十歲,三十歲的我忽然大夢初醒,而敲醒我的卻是父親這仗悶棍。」

 「那一年,在母親宣告不治的三小時內,父親夥同長兄收拾了所有家當,所有關於母親的記憶都一股腦兒丟進了暗黑無日的箱子,關於父親的愛,關於母親的情,也隨之封存,原來,在那段人人稱讚的鴛鴦戲侶早已蕩然無存,關於堅貞不移的宣示,是的,他沒有外遇,他扮演了所有人心目中最讚許的樣子,但卻心死如槁灰,我笑著,笑著嘲諷自己,那電視劇一般的戲碼竟然會是我真實的人生寫照,那時候我慌了,慌了我深愛著的枕邊人,是不是在我五十多歲的那年,我將走在與我母親相似的路途?剎那間,我第一次感覺到無以潛抑的孤獨,孤獨於曾有的依靠竟然如夢幻影,而我心裡以為的平和祥樂竟然是如此地脆弱。」她愈平靜地敘事反而愈令人感覺不平靜。

「做人,好難!」她嘆聲道。

「真的!好難!」心裡被撼動著。

「有時候,我們總是耗盡全身的力氣想尋求心裡真正的平靜,只是,好像愈是這麼樣地去追,就愈是那樣困難地回,回到心如止水的明靜。」

「究竟,活著又是為了什麼?旅行又能帶給我們什麼?」

「看著我們曾經看過或未曾看過的風景,那又能代表什麼?難道沒有這些就不足以構成生活的理由?如果不是,那又會是什麼?」

我,也不曉得該說些什麼。

「或許,出走是為了回家吧,為了安頓我們內心裡曾經受傷的靈魂,為了讓我們有機會再次拾起曾經破碎的過往,為了給自己一點勇氣,讓自己有力氣可以接納,可以放下,可以做好準備,然後勇敢地對過去說再見!」

數年後,流浪到泰國的片刻突然聽見美空雲雀的歌,我想,就是如此吧。

 <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無意中又走到這長長的小路

回首還望得到遙遠的故鄉

這崎嶇彎曲的道路 連地圖上也沒有

不就像是人生嗎

啊 如川流一般 慢慢地流 多少個時代這樣逝去

啊 如川流一般 不曾停歇 只在天空染上黃昏的顏色

生活就像走著這條沒有終點的路

即便是下雨泥濘的路上

若有愛人伴我追尋夢想

總知道會有放晴的一天

啊 如川流一般 安穩的流 我願徜徉在其中

啊 如川流一般 等候季節移換 積雪消融

啊 如川流一般 安穩的流 我願徜徉在其中

啊 如川流一般 等候季節移換 積雪消融

一直聽著綠色小溪的呢喃

返回


by 網站管理, 2016-10-31 18:29, Views(1178)

說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街友廚師

 台灣全家便利商店品牌溝通經理              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鄭諭文                                                                                               趙佩玉                              

            《兒子的大玩偶》,是台灣鄉土作家黃春明的代表作品之一。黃春明在作品中運用寫實手法,溶入悲天憫人的胸懷,專為社會上的小人物發聲。環顧周遭這些無所不在的小人物,其實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為何被形容是微小弱勢的一群人,又總是為生活而努力掙扎著,那麼地委屈、卑微、渺小,再環視周遭一次,他們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這些最貼近人們、最平凡無奇的瑣事,如何會成為「微小弱勢」呢原來是因為我們平常不會注意、不曾關心、不願承認那些細微處,那些陰暗處,那些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以及我們關心的人。

 

從最早的〈清道夫的孩子〉一文,到《兒子的大玩偶》一書,以及晚年發表的<帶父親回家>一詩,黃春明筆下的小人物似乎也總是圍繞著「父親」這個角色,尤其是承擔家庭經濟主力的父職輩們,在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遭受現代文明對鄉土人物的殘酷與無情逼迫時他們是如何走過那段陰暗的日子黃春明在不斷強調著鄉土小人物悲劇命運的同時,仍然維護著人性的尊嚴,所以,看他的作品時雖有悲情卻呈現出堅強、樂觀的精神與生命力,以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方式帶出對生命的希望,展現卑微又尊嚴的人生百態。這些小人物都有一項共通性也許生活窘迫、遭遇坎坷,可是仍然有韌性地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挑戰。台灣總是不缺乏這一類小人物,這讓我想到最近遇見的張廚師。

 

遇見張廚師,是在基金會舉辦的寒冬歲末餐會上,所謂「餐會並不是想像中辦桌的熱鬧場面,而是在一張張長條會議桌上,擺放著一個個大型塑膠袋,塑膠袋裡裝著各式各樣善心人士捐助的生活物資。排著長龍魚貫前來領取物資的人,便是基金會關注的街友們,也稱遊民。 張廚師蓬頭垢面地藏身在眾多街友中,直到來到發放現場,他一抬頭、開口說話,有一點孰悉但不敢確定他就是那個曾經躋身五星級餐廳的大主廚,拉到旁邊聽他細說從頭之後,更是一段讓人不勝唏噓的故事。

 

「為了鍛鍊廚藝、為了爭取主廚、為了打拼事業、更為了掙錢養家,從當學生就開始專心學習和事業,這麼努力都為了希望有一天能在餐飲界闖出一點讓家人驕傲的成績,沒想到卻完全忽略了關心妻兒、也沒有經營過家人關係,結果老婆離開了、孩子長大也疏遠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又碰到台灣經濟蕭條的大災難,飯店一間間倒閉、大廚一個個失業無處去,命運已經來到下坡路上,一切已不復當年風光。現在回頭看這一路,我從不曾想過會有今天的下場,唉……」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便陷入沉思,一副懊惱的神情,直叫人不忍又無言。

 

談起遊走街頭的日子,他總是睡在火車站地下道裡,偶而窩在巷弄騎樓下,跟著許多失業、失戀、失意、失去家人的,成為人們口中的「街友」、社會大眾眼中的「遊民」。轉眼間,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十年了,剛開始還會躲躲藏藏、避開人們的眼光,遇見熟人就轉過頭假裝不認識,也曾想像回家團聚、東山再起的一天,但是,家在哪裡家人又在哪裡呢張廚師懊惱的神情讓人忍不住想著是否可能有一條回家的路,這條路又要從哪裡開始邁出第一步呢

 

基金會得知張廚師的專長後,詢問他是否願意幫忙煮熱食,協助以後的發放工作。張廚師猶豫著,口中喃喃說道:「我很久沒有用菜刀了,不曉得還記得嗎?接下來的定期聚餐便增加了熱食供應,剛開始由基金會提供食材,張廚師總是能利用有限的材料烹調出美味又暖胃的佳餚,後來,街友們也會提出建議菜單,由張廚師負責掌廚。張廚師果真寶刀未老,重新拿起鍋鏟的神情也變得不一樣了。

 

有一天,社工師問張廚師願不願意去餐廳當廚師,「小餐廳薪水不高,但是供吃供住。張廚師猶豫了很久,終於在基金會和街友們的鼓勵之下,前往應徵並且成功被錄取,現在張廚師又恢復成一個廚師了,至於回家的路呢?

 

黃春明曾經自述在他初中時,由於不堪後母虐待而隻身離家,他偷偷爬進了一輛貨車,想搭便車從宜蘭逃往台北,不料被一位搬運工人發現,那人並沒有大聲斥責,反而拋了一條麻袋給他,要他睡在裡面,回憶這件事,黃春明說:「我那天晚上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溫暖,也就是從那晚起瞭解了憐憫弱小的重要。

 

當我們閱讀黃春明的作品時,也要試著理解他深入社會、寫實敘寫、傾聽市井小民心聲的動機,同時更向他學習他如何去體會小人物的心情、感受那些令人辛酸的滋味。並且嘗試在閱讀並理解小人物的心情故事之後,能夠適時伸出援手,當一個溫暖的人,做人家的貴人。相信這正是黃春明創作小說的目的。

 

晚年的黃春明心目中的小人物應該就是他的父親了,在他第一次寫的詩作〈帶父親回家〉中,他這樣說道:

 

替老人家扣了安全帶,他沒說太緊

我們深深潛入月光,開車沿著濱海

我是鮭魚

骨灰罈子裡的父親,他也是鮭魚

我們一道遊向宜蘭老家歸去

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

我側頭看看他

父親的回眸是大理石罈蓋濺過來的月光

銀色的世界風景連綿

這是我的世界,在公雞未啼的凌晨

更像是父親的世界

而此刻正是我們父子共處對話……摘錄自〈帶父親回家  黃春明〉

 

不論是大人物、小人物,人生最終的願望應該都是能夠有自己的家、回家、在溫暖的家裏、和家人在一起。希望人人都能如願。

 返回

by 網站管理, 2016-11-01 00:04, Views(1348)

協同教學報導

 

從電影人來看「大紅燈籠高高掛」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講師         健行科技大學機械系研究生

李達義老師主講                                 閻維謙摘錄

 

  本課程協同教學於105111日假行政大樓302教室舉行,邀請李達義老師用影評人的角度,來介紹這部作品。

   原始的小說是「妻妾成群」,由於張藝謀導演將小說拍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讓這部小說變得更出名。小說跟電影是兩個東西,我們可以透過比較看到小說「妻妾成群」和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差別,我想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對我們都有一種超遙遠的距離感,我們會想---天呀!什麼時代還有掛燈籠。當我們看這個故事,感覺似乎很遙遠,其實也沒有太遙遠,各位是否記得去年有個很有名的電視劇-「甄環傳」,「甄環傳」跟「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樣都是在談女性之間的勾心鬥角,這樣的題材一點都不合乎現代性別平等的意識,但是卻一直沒有從我們的心裡消失。

<李達義老師的觀點來介紹蘇童和張藝謀導演>

蘇童的角度和張藝謀的角度不一樣,何謂角度?就是帶著極端現代的眼光看所謂的中國傳統社會的男女關係。從「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說和電影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首先來比較開場,小說寫著「四太太頌蓮抬進陳家19歲」,”19在小說裡面是有很強烈的含意存在的,代表著新生的、含苞待放的,有其心理和物質方面的東西,跟老爺的老舊社會有個強烈對比。再看看影片,各位覺得鞏俐所飾演的19歲的頌蓮像什麼呢?

<讓同學思考電影及小說發生的時代>

再來想請問各位知道這個故事時代背景是甚麼時候?不論小說或是電影,有些實體的安排能讓你知道時代背景,所以建議各位讀小說和電影要像偵探一樣,從物件中解讀出作者/導演沒有明確講出來的事情。

    時代背景對理解這個故事極端重要,例如,電影中三太太是唱戲的,導演在他的房間裡面就安排有一個留聲機,在小說裡面有一個比留聲機更好的物件-馬桶。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小說裡面所形容的馬桶是一個新式(現代化)的馬桶、

這個是有意義的,新式的馬桶不僅暗示我們時代的背景為何,更從中讓我們看見在新舊交接的時代,所衍生出的一連串矛盾與衝突。在小說裡面雁兒詛咒頌蓮(但電影裡並沒有呈現),但因用不慣馬桶,總是把草紙丟到馬桶裡面,也因此讓頌蓮發現寫在草紙上的詛咒,因而掀起了一場風波。

<將電影及小說中重要的彩蛋點出>

白衣黑裙是小說裡面非常重要的主題,在電影中頌蓮第一次說雁兒有頭蝨,記得這幕嗎 ? 之後,雁兒把她的衣服拿出去洗時一邊走一邊吐口水。這一幕在小說中雁兒是對著掛著的白衣黑裙吐口水,電影中則是對著桶子裡面的衣服吐口水,掛著和放在桶子中的衣服意義是不同的,掛著的衣服會隨風飄逸,而在桶子的衣服則是皺成一團;在我看來那個白衣黑裙就是代表學校、女學生,以及與這個時代的格格不入,掛在舊房子的曬衣架上隨風飄舞的白衣黑裙,似乎在告訴我們,衣服的主人是活著但是內心裡面卻是空了,我覺得小說中的這個意象非常棒。

<介紹演員及導演拍攝其含義及效果>

當一個演員直視鏡頭,說把「我賣了吧,賣一個好價錢」緊接著眼淚流下來,這是一種控訴的手法,直視鏡頭就是一種控訴的拍法,至於究竟誰在控訴,是頌蓮?還是其他人?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張藝謀用影像帶出一種很清晰的弦外之音,請問各位,看完這部電影留在你腦袋裡的影像是什麼?燈籠,你看到那樣的燈籠---高高的掛在房子上面,那個房子空無一人,房簷幾乎把房子蓋掉,從上俯瞰剩下的空間呈現狹長的四方形,把房子夾得緊緊的

 

關於這個房子呢,在蘇童的小說中,這一家人是充滿互動性的,且人氣鼎盛,但是張藝謀在電影裡的構圖卻是一種監獄式的構圖,空無一人的,於是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是同一個故事,但是小說與電影的故事重點卻完全不一樣。

<小說及電影改編比較>

小說和電影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小說大部分都是在描寫,甚麼叫做描寫?

描寫就是你用文字告訴他一個他眼前看不到的畫面。以妻妾成群這個故事為例,描寫的精隨就是不但要寫頌蓮,還要運用白衣黑裙勾勒出這個角色,使得這個角色在讀者心中產生想像力。小說描寫角色是多層次的,在不同層次中勾勒出每一個角色,電影則是透過影像、構圖、色彩讓觀眾理解導演想表達、傳遞的意象,例如,張藝謀在三太太的房間放很多京劇的臉譜凸顯三太太是一個唱戲的。如果用影像說故事的話,這部電影是很成功的,因為他言簡意賅的創造出這些影像,這個對看電影的人也是很重要的,包括這個電影的顏色---過度的黯紅,用季節來區分的-----冬,跳過了春天,這個故事沒有春天。接下來我想聚焦在小說中提到,但電影不存在的部分,在電影裡面人物和人物的關係,都沒有朋友,每個人都是敵人,但在小說中頌蓮有很多朋友,電影將陳家大院拍成類似監獄,於是人與人之間不會有關係,我覺得蘇童本身是江蘇人,他這故事應該有參考一些江南大戶人家的經驗,人跟人勾心鬥角,但每天還是在一起,人跟人之間是多面向的關係。

 

<父權主義及夫妻關係討論與結論>

陳老爺在影片中的「臉」是做模糊的處理,我們看不清楚他的長相、面部表情小說中老爺最怕的是什麼,這就是今天的核心,妻妾成群真的很美好嗎?他對這4個人有感情的,我對你這個好怕其他人不開心,所我要避開他們,所以這個意思說我雖然喜歡你,但是沒有不喜歡他,老爺其實一方面怕頌蓮不高興,另一方面也怕其他妻妾不開心,所以不時的要展現一下父權。我們再談父權跟權力關係,男女關係絕對不是赤裸裸的權力關係,這個也很重要,在道理上不要爭太多,男女關係要是降低到政治關係會很痛苦,男女關係有很大的「情」的關係,而「情」這個關係在蘇童的小說中絕對不遜於控訴吃人的禮教對女性的壓力,他雖然有控訴,但是在我看來「情」大概6,「控訴」可能4成,甚至更低。

這部小說的文本中所提及的幾個重要地點,在電影中被完全拔掉的兩個情感的核心地點一個地點離他掛衣服不遠,就是那個瓜藤和水井。

陳佐千那年50歲納妾但是卻秘密的狀態下,他不想讓前面的太太傷心,根據中國的律法,男人要50歲之後要大房無子的情況下才能納妾,總之呢這些規定

必須讓我們省視中國這些奇怪的規範,她嫁過來之後就見大老婆,我們介紹下三妻四妾的傳統,甚麼是三和四為什麼是三和四? 一髮妻二貧妻 ,髮妻持家

貧妻扶左,妾就是要祀奉丈夫跟姐姐。我覺得真的要理解一個社會制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說我問大家為什麼要一夫一妻?因為這樣才是真愛嗎 ?如果這件事要追根究柢問就跟三妻四妾一樣不好回答,我們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存在就是合理,一夫一妻制度其實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這個傳統其實在今天在這個時代,依然存在在我們心中,就是以一個家族為中心的社會,那其實這個髮妻其實髮妻這個髮是為什麼?為什麼是髮 這就是文學

從文學來推敲,其實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對於妻,中國有五倫比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關係在五倫中是甚麼?夫妻是有別,我現在講的妻是大老婆,在外國來說是講愛跟情,在中國中愛是珍惜愛惜,沒有講人的都是講物品,在人前面的動詞是仁,情呢? 是中國關係的核心,原始的意思是真實的,論語中說總統講信用的話,人民都是真誠的,莫敢不用情,情就是真實的。當我們用情來講說對其他人的關係,講情這個字就已經是真情了,情呢並不是一開始用在情人之間,可以用在各種人際關係中。所以在夫妻之間傳統社會不是會講愛,愛是從西方過來的,所以是人跟人之間限於很特殊的對象會產生的情感,但是西方人不會說這個感情要持續多久,會很強調當下那種強烈的感覺,用愛建立家庭為基礎的這件事,人跟人相處結合成為夫妻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16世紀才開始,在西方家庭從愛開始不是天經地義的,很強調愛是純粹的情感。夫妻關係成立基石,勢必不可能只靠愛來基石,這是變化迅速無比的情感,當我們今天去對中國傳統社會,沒有讓大家自由戀愛三妻四妾女生沒有選擇的自由,不要忘記情跟愛,是有很複雜的社會基礎在裡面,古人沒有自由戀愛那又怎樣,就沒有愛了嗎 ?是要各位同學慢慢體會的。

這個一個小結,中國人的夫妻關係最重要就是,你要在恩的情感下來看三妻四妾,當中國人談夫妻關係的時候這個字是核心,這是一個有哲理的看法,建立一個家庭在古代和現代都一樣很辛苦,每個人都要為這個家庭做很多犧牲,即使現在自由戀愛了選擇了伴侶、居所都一樣很辛苦,恩的意思就是我清楚知道妳為了建立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於是你對我的人生還有家庭有恩,雙方都感受到對方的付出,男士也是也付出你看小說裡面老爺也是絕對在付出的,不要以為現在自由社回就能隨心所欲,就是我們對傳統社會一筆勾銷就看不到了,恩就是情真實的存在,你感受到這個,其實夫妻關係不論數量一個人為了大團體付出的關係網路,這才是真的男女關係在真實的環境,每一種關係在社會都有他的壓迫跟他的難處都有,但是從這個張藝謀的作品和蘇童的小說,東方社會從封建社會一路走到今天,是漫長又很曲折的過程,我們跟傳統的關係在台灣社會,被切斷被不在乎到很嚴重的地步,如果你能重建這種關係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多幫處,能從小說、電影來理解,文字就像是穿越時空的情書,只是是孔子寫給你的,瓶中信這樣,我們可以閱讀中文算我們一種很大的福氣

希望今天能藉由這個講座來鼓勵各位同學,讀小說很快樂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快樂,你要練習,不能只看你想看的你爽看的,這樣你只會看你所知道的東西,閱讀就是要看你不知道未知的世界,小說他寫出一個人時你不認識他,你要試圖去看到那個人長甚麼樣,存在是甚麼狀態,這樣會豐富你的人生。 


返回
by 網站管理, 2016-11-01 00:06, Views(1258)

閱讀使我們站住陣腳,而非隨波逐流

健行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四年級學生     林繼恩

        因緣際會下,這學期我在一堂叫做『閱讀與想像-生命敘事』的課程擔任助教。顧名思義,這是個跟閱讀有關的課程,修課同學們將被分成數組,閱讀課程指定的書籍或電影,並在學期間依組上台分享觀後感想與見解,而我們助教的任務之一,就是帶領同學做課後討論。

    在一次課後討論中,我要求組員們去推敲書中人物的感覺與心境,此時有個組員笑著對我說「看書就看書嘛! 幹嘛想這麼多?」面對這同學好氣又好笑的發言,我笑著這樣對他說「你一定小黃書看多了才會這麼說」台下頓時一片笑聲。

 

    我想這位同學一定是不常看書,才會有這樣的見解,因為閱讀本來就是一件『要想這麼多』的事;我們常說閱讀能培養理性分析、推斷和推理的能力,因為我們必須依循書中線索,抽絲剝繭、發揮想像,好去理解作者在書中創造的抽象思想與概念,不單是了解文字意象,更要解析其中的內在意涵,我們甚至可以說,閱讀是一種『對智力的嚴苛挑戰』也不為過。

 

    富蘭克林曾說過「讀書是易事,思考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一無是處」;我們不能只看書不思考,那有看跟沒看有何差別?我們也不能只思考不看書,不去吸收他人看法,那你終究只會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由此我們可以篤定的說,讀書與思考是必須同時兼具的,但可惜的是,現代人卻往往忽略了後者,甚至認為讀書與思考,是沒有關聯的兩個單一事件。

 

    我自己是一個有閱讀習慣的人,對於閱讀可是說是樂此不疲,但對我周遭的朋友卻不是如此,每當我看書時,他們就用又訝異又欽佩的眼神看著我,彷彿『閱讀』是什麼失傳已久的武林絕學似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種閱讀不普遍、思考脫鉤的弔詭現象?答案或許就藏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之中。

 

    美國評論家波茲曼在他的著作《娛樂致死》中這樣寫道:「科技發達的今日,新聞訴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悲情與娛樂,政治人物訴求的不再是有邏輯的政見,而是個人的作秀魅力,長篇大論變得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或誇張的警句才能勾動人心。」波茲曼認為傳播媒體的娛樂取向,已經扭曲並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模式;這距今已有30年之久的論點,是否還能前衛的套用在現代社會?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看看近期的美國大選,或是電視的新聞媒體,我們就能知道波茲曼所言不假,而且別具慧眼。

 

    因為網路、電視媒體的發達,大大的減少我們的閱讀需求,既然網路、電視能看到,那何必看書?資訊的獲得,不再只是依賴書籍文本,而是我們生活中的大小螢幕,看書這件事頓成為了過時無趣的傳統儀式,也間接地抹殺了培養理性分析、推斷和推理的能力,我們逐漸變成照單全收,對此還毫無警覺。

 

    我以前曾看過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題是在探討所謂的『思考脈絡』,文中指出了一個現象,因為媒體與網路的影響,使現代人越來越只看向事情的『結論』,而忽略了背後推導出這結論的『過程』,也就是省略了『思考脈絡』,聽信所謂的『懶人包』,從而變成容易斷章取義的網路酸民。

 

「拋棄過去書寫文字所呈現的邏輯思辨,我們變得更容易決定,但也變得更為輕率。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資訊無用的比重卻是更高。」波茲曼如此說。

 

    波茲曼的意思並非意指網路媒體不能訓練我們邏輯推導的能力,也不是說媒體無法帶給我們有用資訊,而是說媒體往往帶給我們的是過多的資訊,或是毫無建設性的『娛樂』訊息,內容多到讓我們沒時間去思考,沒時間去理解。

 

    看到這點就讓我想到赫胥黎的在他的著作《美麗新世界》中,所設想的那個『美好世界』;人們活在享樂之中,看感官電影、頻繁性生活、心情不好就吃毒品解憂,他們不用讀書,也不想讀書,他們不追求意義,也不在乎意義。

 

    這本反諷意味濃厚的『反烏托邦小說』雖然跨張,但卻很值得我們警惕,因為裡面的一些場景,正逐漸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還是繼續忠於娛樂,放棄閱讀與思考,那我們就可能成為那故事中『給我娛樂其餘免談』的那一群。

 

    雖然赫胥黎對未來做出了這樣的『悲觀』見解,但我們還是有機會避免成為那令人嚮往的《美麗新世界》,因為我們依然還有人會看書,還有人會思考,還有人懂得去批判媒體的報導內容,而不是照單全收,新聞媒體也不再全是娛樂導向,也逐漸出現富有深度的專題報導,報章雜誌也還有聲音呼籲閱讀與思考的重要。

 

    正如赫胥黎所提及的「教育是挽救這現況的解決之道,我們正身處一場競賽,倘若教育輸了,後果就是一場災難」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最終使命,也是我們課程開課的重要目的。

 

    閱讀與思考能培養邏輯與判斷的能力,他使我們能在這娛樂媒體充斥的時代站住陣腳,而不是隨波逐流;或許有一天,我們不用再宣揚思考的力量,人們就能發現思考的價值,不用苦口婆心,眾人就能自己發現閱讀的好處,也不會再有人問我「看書幹嘛?想這麼多?」而我又要笑著回答說「你一定小黃書看多了才會這麼說」。

 

參考資料

1.《娛樂致死》。波茲曼(Nei Postman)。譯者:蔡承志。貓頭鷹出版。

2.《美麗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譯者:孟祥森。桂冠出版。

3. 張國洋 Joe Chang(2016)。《想訓練獨立思考? 你該停止只找結論,而該學別人的思考脈絡!》大人學。上網日期2016115日。

網址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44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