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位置: 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 > 文件區 > 四大文本/影本簡介
by 網站管理, 2017-01-09 17:31, 人氣(1463)

歸向心靈的桃花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許華峰

 

    「烏托邦」(utopia)一詞來自托馬斯摩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該書勾勒出對理想群體與社會的共和國圖像。而中國文學作品中,有相似理想生活圖像的書寫當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以武陵漁人為敘述視角,順著他的行跡,誤入「林盡水源」的山中小口,構築出「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且怡然自得的理想世界。據村中人透露,他們的先世為了躲避秦時亂政找到此處,此後不再與外界交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漁人離開後,雖「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其後的郡守與劉子驥仍不得探訪該處,無法復返。由此,「桃花源」成為理想中民情醇厚、平靜安逸的他方世界。只是這個他方世界,不在冥界幻處,而是在現實世界的偶然轉角處。東晉末年,時局動盪,戰亂頻仍,繇役繁重,人民四散逃亡。陶淵明刻意描繪了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無非是現實世界的否定,也可說是對生命安頓的企求。「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陶潛〈桃花源詩〉)「塵囂外」在深山野林?是僻壤窮鄉?陶淵明已在〈桃花源記〉中明白揭露,那應該是「忘路之遠近」且「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靈原鄉,唯有反求諸己,忘卻心機,解開勞俗束縛,才能真正「躡清風」,身歷桃花源。

 

   不同於西方對於政治制度、社會秩序的理想「烏托邦」世界,陶淵明將理想生活建置在「心靈原鄉」。這樣的思考脈絡,也展現在盛唐詩人王維的〈桃源行〉、〈藍田山石門精舍〉等作品中。

 

   〈桃源行〉是王維十九歲的作品,承襲著〈桃花源記〉的寫作規模,書寫年輕王維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峯壑今來變。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王維詩中有攢聚在藍天白雲中的樹,遍生於千家的繁花茂竹,月明日出,松下雲中,盡是一片恬靜祥和的景致。晚年潛心修佛的王維,隱居藍田山中的輞川別墅,用〈藍田山石門精舍〉一詩,紀錄遊佛寺的經過:「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探奇不覺遠,因以緣源窮。遙愛雲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問樵客。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一開詩即用輕快的筆觸寫著傍晚時分,盪漾著輕舟,任由晚風吹拂,景緻美好,心情愜意。這當是詩人內心感受的自然流露。順著水路,以為到了盡頭,「安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這意外的轉折,曲徑通幽,見著了四五個僧眾,在松柏下逍遙閒適,參禪、誦經,遵循日常節奏,自有一方天地。臨行前,詩人又四處登覽,牢牢記著山寺的一景一物,相約下次桃紅柳綠時節,將再登訪。看來深山發現的既是淨土,更是詩人心嚮往的恬靜樂土。

 

   詩人失落於現實世界後,轉而歸向於「心靈原鄉」的企求,也是桃花源象徵的表現手法之一。孟浩然〈武陵泛舟〉與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屬之。

 

  根據《新唐書‧孟浩然傳》紀載,孟浩然「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四十歲應舉仍舊失敗。王維欣賞孟浩然才華,私邀來到官署,卻巧遇玄宗。玄宗早已聽聞孟浩然才華,要他當場誦詩,孟浩然吟詠了《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詩人原來只想抒發個人感懷,未料玄宗頗有怒色,並回應:「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清卿,奈何誣我?」孟浩然失卻了在皇帝面前大展雄才的機會,後更無視韓朝宗的薦舉,從此放浪江湖,隱逸終生。孟浩然〈武陵泛舟〉是他遊歷湖南一帶,借景抒情之作。「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裏,仙家信幾深。水回青嶂合,雲度綠溪陰。坐聽閒猿嘯,彌清塵外心。」孟浩然承襲陶淵明「桃花源」超脫塵世的象徵,「莫測」、「幾深」都在描繪該處幽深且撲朔迷離的神秘。閒坐船上,聽得猿聲,一向被視為淒涼、哀愁的猿猴叫聲,因為詩人心中悠閒自得的投射,聽來也變成「彌清塵外心」的美妙音聲。由此,理想的世界不一定是現實客觀的存在,也可以是詩人內心主觀的想望。

 

  又如〈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是李白極少數的題畫詩。全詩30句,前半段先描述出雄偉壯觀的山水圖,讚歎畫家妙奪天工的本領。再經由鏡頭的流轉,描寫畫作的各處細節。最後詩人自抒情懷,「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雲士。訟庭無事羅衆賓,杳然如在丹青裏。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詩人將畫作中坐在松樹下的仙人,指為西漢時成仙的南昌尉梅福,仙鄉的美好讓作者心嚮往之。從幻象中清醒後,李白想趁早尋仙去,如果等到功成身退再桃源歸隱,時間似乎太遲了些。這首詩一反過去李白對功成身退的否定,實因作品成於長安放還後,安史之亂前,有著詩人對時代的失望與失落。

 

  「桃花源」塑造出中國文人心所嚮往的理想世界,也是時局危難之際文人身心安頓的心靈圖像。雖非文壇全貌,也體現了中國老莊哲學中隱遁出世的精神內涵,更是中國文學中別於西方制度烏托邦的世界觀。

 

本課群計畫由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支持

 

by 網站管理, 2016-11-03 15:17, 人氣(876)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白玫瑰》
by 網站管理, 2016-10-17 23:52, 人氣(1026)
by 網站管理, 2016-10-17 22:18, 人氣(997)

【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三堂會審

蘇三從魔難中走出來

袁榮易


  《三堂會審》用三審一答的問案場景形成獨特結構,突顯戲曲濃縮、精華的演出型態。敘事最忌流水賬,傳統戲曲善用巧妙,營造出發人深省的主題,從頭到尾間不容髮,讓人看的目不轉睛,溶於琴弦與鑼鼓之中。《三堂會審》又名《玉堂春》,是善良蒙冤的一首「命運交響曲」,蘇三遭人誣陷,已被貪官問成死罪。昔日戀人王金龍出任巡按,急於平反,但官場有其步驟,不容造次,他需謹慎從事。

  蘇三用倒敘的形式交待案情。三位審理者:一是當事人(王金龍)、一是批評者(藍袍劉秉義)、一是同情者(紅袍潘必正),用三種不同的觀點觀看此案情。舞台表現手法高明,即使比之今日電影最時髦的多觀點敘述技巧,也毫不遜色。

  藉這四位演員的做表、神情,引領觀眾進入過往情境;觀眾本身也成了審理者,參與在抽絲剝繭的問案中。然而近代的編劇者,不能理解此劇的奧妙手法,嫌《三堂會審》沒頭沒尾,竟將蘇三所倒敘的事情,增編演在前面(為的是告訴觀眾蘇三講的是真的,如此卻讓審案喪失懸念的趣味);最後又加演王金龍與蘇三結婚團圓(古人的智慧早就有「開放式」結局的編劇法,觀眾自可聯想,實不必一一道盡)。這其實是不尊重古人,自以為是的「改良」京劇,卻不折不扣改成流水賬的結構,讓人看的累贅與乏味。不但不能使原劇加分,反將原來的精彩,變成黯然失色。

  開場是都察院三位官員會審的大場面,蘇三戰戰兢兢的上場,跪在堂下。王金龍高高在上,乍然見到已嫁作他人婦如今身陷囹圄的舊情人,立即氣血翻湧,昏厥過去。舞台立即起了大變化:解差帶著蘇三暗下,潘劉二位也暗自下場;王金龍的「大帳」放下,衙門改成病床(如此俐落的場面調度令人驚奇)。接演「請醫」,胡琴演奏「柳青娘」的曲牌,醫生隨著背藥箱的童子出場。老醫生戴白「八字」髯、小帽頭、便裝,手持馬鞭,到台口下馬,從藥箱內取出官服(紗外套)換上。然後請安、進院、就座、把脈。中規中矩又突梯滑稽的「啞劇」,將王金龍的心中「隱情」烘托出來。這是個很短的橋段,卻起著平衡的作用,它沖淡了都察院的嚴肅,讓大家輕鬆以對。有些演出將它省去,這是不理解劇情的轉折與層次,「請醫」暗喻王金龍是如何著急的想平反這個案子,是不能省去的。

摘錄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18/n1560937.htm

by 網站管理, 2016-10-17 22:09, 人氣(1037)
廉錦楓

07/28/2003/13:35
華夏經緯網

  廉錦楓是君子國的一個大孝女。
 
  廉錦楓從小家境貧寒,屢遭不幸。她的父親廉禮曾任君子國上大夫之職,但因鄰國遭人侵犯,國王命廉禮發兵前去援救,不幸兵敗,從此被發配邊遠異鄉,潦倒亡故,家中的資財因此耗盡。母親良氏素有陰虛之症,服藥即吐,只有以海參煮食,才能安寧,但是本國海域不產海參,每每要花重金去鄰國購買,自從父親死後,家境衰敗,母親老病復發,令家人焦愁不已。廉錦楓因是家中長女,早已擔起生活重荷,聽說海參原是產自大海,如能熟悉水性,潛人海中,便能獵獲此物,廉錦楓下定決心,學習潛海本領,置辦一口水缸,裝滿清水,日日浸在缸中,練習憋氣換氣,久而久之,竟然能在水中生活一日之久。她又做了一套皮衣皮褲,常常人海取參,供母食用,母病由此漸漸好轉。
 
  這天她又佩帶護身寶劍,身穿皮衣皮褲,拜別了母親,去海底撈參。

  君子國百姓都是正人君子,誰都不願下海捕魚捉蝦,殺害生靈,沿海魚產非常豐富,鄰國漁民常來此地捕撈。青邱國有一對漁民伕婦又來此地捕魚撈蝦,一連幾日都沒能網到大魚,自覺十分晦氣,煩惱間又下一網,竟然網到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漁民伕婦十分高興,幾日辛苦總算有了報償,準備將這活人也像漁貨一樣賣個好價錢,用一條繩索將女子套在桅桿上。原來這被捕女子正是廉錦楓,四面無人,無法得救,正在危難中,忽見海邊有條大船漸漸駛 近,大聲連呼救命。

  大船上正是大唐國的秀才唐敖,偕友林之洋、多九公遊歷海外各國,途徑此地,忽聽遠處漁船上有人連呼“救命”,將船急駛過去問話。女子見是大唐人氏來到,好不高興。便道自己的曾祖本也是大唐嶺南人士,因避戰亂,才遷來海外君子國居住,她自幼隨父母習文識字,今日下海撈參,不慎被抓住,要被漁人賣掉,希望遠方貴客幫忙相救。唐敖聽見她的經歷,好生奇怪,不由問道:“你既是幼讀詩書,請將名姓寫來一看。”說罷將紙筆放在她面前。廉錦楓略想了片刻,便提筆寫了一首七言絕句:

 
    不是波臣暫水居,竟同涸鮒困行車; 
    願開一面仁人網,可念兒魚是孝魚。

    唐敖看罷,暗自點頭:我原以為這女子話語過於離奇,因此讓她寫幾個字試探可真念過書,誰知她舉筆成文,可見下海撈參奉母,並非假話。於是就向漁民道:“這女子果真是個孝女,我給你十貫酒資,你也發個善心,積些陰功,將她放了。”

  漁民擺擺手不答應:“我好不容易得了這股財氣,後半生全靠她過日子呢?豈是十貫錢就肯放的。”

  林之洋見漁民如此霸道,發氣道:“魚落網裏,由你做主,可她是個大活人,不能隨便由你買賣。你若不放她,你也莫想要分文,我就跟上你這條船,看你敢把她怎樣!”說著縱身跳上漁船。 
     
  唐敖道:“你們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肯放這女子。”

  漁民道:“多也不要,你給我一百兩銀子,我便放了她。”唐敖不再與他多話,回艙去取了一百兩銀子付給漁民伕婦。

  林之洋替廉錦楓解開繩索,兩人跳到這邊船上,廉錦楓在船頭向唐敖等人磕頭拜謝救命之恩,邀請大家去家裏小坐休息,眾人答應。廉錦楓先要他們稍候片刻,人海再取些參回家侍奉老母。說著縱身跳人海水。

  唐敖等人閒談多時,還不見廉錦楓上岸,很是擔心。原來廉錦楓為感謝唐敖等人的救命之恩,正不知如何相報,身背著青鋒寶劍在海底潛行,忽然眼前發光發亮,令人目眩,原來水草中藏著一隻大蚌開闔放光,廉錦楓舍出性命,揮舞青鋒寶劍與蚌爭鬥,你來我往,大蚌終究敵不過她的一支利劍,被廉錦楓一劍刺中要害死去。

  廉錦楓割下蚌中明珠,滿心歡喜浮游出水面,脫去皮衣皮褲,捧上明珠一顆,向唐敖下拜道:“婢子蒙恩人救命,無以為報,適在海中取一明珠以為‘黃雀銜環’之報,望恩人笑納。”

   唐敖見女子出於至誠,只得把明珠收下,隨命揚帆開船,向廉錦楓的住地水仙村駛去。

摘錄自http://hk.huaxia.com/wh/jjjc/gs/00047757.html

by 網站管理, 2016-10-12 09:55, 人氣(1154)
經典語句賞析

1.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p68

邵子曰:究竟是死可怕;還是窮可怕???有人因窮而死;但,也有人因富而亡。在死亡面前,無分貧窮與富貴。可是........

2.到這時候死活已經不重要了,死之前能夠吃上大餅也就知足了。p88

邵子曰:諸君可有想過有一天會沒飯吃????

3.大難不死必有後福。p97

邵子曰:是寬慰??是期許??還是無奈???

4.省出力氣往共產主義跑,餓了只要抬抬腿往食堂門檻裡放,魚啊肉啊撐死你們。p115

邵子曰:這是什麼時代???

5.這鋼鐵能造三顆砲彈,全部打到台灣去,一顆打在蔣介石的床上,一顆打在蔣介石吃飯的桌上,一顆打在蔣介石的羊棚裡。p133

邵子曰:以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宣傳語,諸君可知同時代中華民國的宣傳語是什麼???

6.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p179

邵子曰:四不;您有幾不????

7.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p228

邵子曰:怎樣的傷心,把腰都哭疼了,您可有過這樣的經驗,請分享,各組派一位代表來發表。

8.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p233

邵子曰:您明白了作者的了解嗎?????

9.這兩隻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大了又變成牛,我們啊,也就越來越有錢啦。p247-248

邵子曰:這彷彿有點迴紋針理論,但又有差別,請問差別在哪裡????


10.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The End.p257

邵子曰:余華以一個記者的姿態,採訪了福貴,最後的結語,您有何看法????

  余華在麥田再版前言中有一段話也發人深省,他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圖片來源:
1.活著: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56501725713
2.余華: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036

by 網站管理, 2016-10-12 09:45, 人氣(1501)

貧賤夫妻

作者:鍾理和

  一

  下了糖廠的五分車,眼睛往四下裡搜尋,卻看不見平妹的影子。我稍感到意外。也許她沒有接到我的信,我這樣想:否則她是不能不來的,她是我的妻,我知道她最清楚。也許她沒有趕上時間,我又這樣想:那麼我在路上可以看見她。

  於是我提著包袱,慢慢向東南山下自己的家裡走去。已經幾年不走路了,一場病,使我元氣盡喪,這時走起路來有點吃力。

  我離開家住到醫院裡,整三年了,除開第二年平妹來醫院探病見過一次,就再沒有見過,三年間無日不在想念和懷戀中捱過。我不知道這三年的日子她們在家裡怎樣度過,過得好?或不好?雖然長期的醫藥費差不多已把一份家產蕩光,但我總是往好裡想她,也許並不是想,而只是這樣希望著也說不定。我願他們過得非常之好,必須如此,我才放心。

  固然我是這樣的愛她,但是除開愛,還有別種理由。

  我和平妹的結合遭遇到家庭和舊社會的猛烈反對,我們幾經艱苦奮鬥,不惜和家庭決裂,方始結成今日的夫妻。我們的愛得來不易,惟其如此,我們甘苦與共,十數年來相愛無間。我們不要高官厚祿,不要良田千頃,但願一所竹籬茅舍,夫妻倆不受干擾靜靜地生活著,相親相愛,白頭偕老,如此盡足。

  我們起初在外面,光復第二年又回到臺灣,至今十數年夫妻形影相隨,很少分開。想不到這次因病入院,一住三年。我可以想像在這期間平妹是多麼懷念和焦慮,就像我懷念和焦慮一樣。

  一出村莊,一條康莊大道一直向東伸去,一過學校,落過小坡,有一條小路岔向東北。那是我回家的捷徑。我走落小坡,發現在那小路旁——那裡有一堆樹蔭,就在那樹蔭下有一個女人帶一個孩子向這邊頻頻抬頭張望。

  那是平妹呢!

  我走到那裡,平妹迎上來接過我手中的行李。

  「平妹!」我壓抑不住我心中的激動。

  平妹俯首。我看見她臉上有眼淚滾落,孩子緊緊地依在母親懷中,望著我,又望望母親。我離開時生下僅數個月的立兒,屈指算來已有四歲了。

  我看著平妹和孩子,心中悲喜交集,感慨萬千。

  平妹以袖揩淚;我讓她哭一會兒。三年間,她已消瘦許多了。

  「平妹,」在她稍平靜下來時我開口問她:「妳沒有接到我的信嗎?」

  平妹靜靜地抬起眼睛;眼淚已收住了,但猶閃著濕光。

  「接到了,」她說。

  「那你為什麼不到車站接我呢?」

  「我不去,」她囁嚅地說,又把頭低下:「車站裡人很多。」

  「妳怕人呀?」

  我又想起有一次我要到外面去旅行,期間二週,平妹送我上車站時竟哭了起來,好像我要出遠洋,我們之間有好多年的分離。弄得我的心情十分陰沈。

  「妳不要別人看見妳哭,是不是?」

  平妹無言,把頭俯得更低了。

  我默然良久,又問:

  「我回來了,妳還傷心嗎?」

  「我太高興了!」她抬首,攀著孩子的下巴:「爸爸呢,你怎麼不叫爸爸?在家裡你答應了要叫爸爸的!」

  這時我們已漸漸的把激動的情緒平抑下來,她臉上已有幾分喜意了。

  我又問平妹:

  「妳在家裡過得好不好?」

  平妹悽然一笑。「過得很好!」

  我茫然看著,一份愧歉之情油然而生。

  我拿起她的手反覆撫摸。這手很瘦,創傷密佈,新舊皆有;手掌有滿滿厚厚的繭兒。我越看越難過。

  「妳好像過得很辛苦。」我說。

  平妹抽回自己的手。「不算什麼,」她說,停停,又說:「只要你病好,我吃點苦,沒關係。」

  二

  家裡,裡裡外外,大小器具,都收拾得淨潔而明亮,一切井然有序,一種發自女人的審慎聰慧的心思的安詳、和平、溫柔的氣息支配著整個的家,使我一腳踏進來便發生一種親切、溫暖和舒適之感。這種感覺是當一個人久別回家後才會有的,它讓漂泊的靈魂靜下來。

  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又發覺我們的處境是多麼困難、多麼惡劣,我看清楚我一場病實際蕩去多少財產,我幾乎剝奪了平妹和二個孩子的生存依據。這思想使我痛苦。

  「也許我應該給你們留下財產,」晚上上床就寢時我這樣說:「有那些財產,妳和二個孩子日後的生活是不成問題的。」

  「你這是什麼話,」平妹頗為不樂:「我巴不得你病好出院回來,現在回來了,我就高興了。你快別說這樣的話,我聽了要生氣。」

  我十分感動,我把她拉過來,她順勢伏在我的肩上。

  「人家都說你不會好了,勸我不要賣地,不如留起來母子好過日子。可是我不相信你會死,」過了一會兒之後她又文靜的開口:「我們受了那麼多的苦難,上天會可憐我們。我要你活到長命百歲,看著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看著我在你跟前舒舒服服的死去;有福之人夫前死,我不願意自己死時你不在身邊,那會使我傷心。」

  我們留下來的唯一產業,是屋東邊三分餘薄田,在這數年間,平妹已學會了莊稼人的全副本領:犁、耙、蒔、割,如果田事做完,她便給附近大戶人家或林管局造林地做工。我回來那幾天,她正給寺裡開墾山地。她把家裡大小雜務料理清楚,然後拿了鐮刀上工,到了晌午或晚邊,再匆匆趕回來生火做飯。她兩邊來回忙著,雖然如此,她總是掛著微笑做完這一切。

  有一天,她由寺裡回來,這時天已黑下來,她來不及坐下喘息,隨手端起飯鍋進廚房。我自後邊看著她這份忙碌,心中著實不忍,於是自問:為什麼我不可以自己做飯?

  翌日我就動手做,好在要做大小四口人吃的飯並不難,待平妹回來時我已把午膳預備好了。開始,平妹有些吃驚,繼之以擔心。

  「不會累壞的,」我極力堆笑,我要讓她相信她的憂慮是多餘的:「我想幫點忙,省得妳來回趕。」

  由是以後,慢慢的我也學會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各種職務:做飯、洗碗筷、灑掃、餵豬、縫紉和照料孩子;除開洗衣服一項始終沒有學好。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完成了彼此地位和責任的調換;她主外,我主內,就像她原來是位好丈夫,我又是位好妻子。

  假使平妹在做自己田裡的活兒,那麼上下午我便要沏壺熱茶送到田裡去,一來給她喝,也可讓她藉此休息。我想一個人在做活流汗之後一定喜歡喝熱茶的。

  我看著她喝熱茶時那種愉快和幸福的表情,自己也不禁高興起來。雖然我不能不讓她男人似的做活,但仍然希望她有好看的笑顏給我看:只要她快樂,我也就快樂。

  三

  物質上的享受,我們沒有份兒,但靠著兩個心靈真誠堅貞的結合,在某一個限度上說,我們的日子也過得相當快樂,相當美滿。我們的困難主要是經濟上的。我們那點田要維持一個四口之家是很難的,而平妹又不是時常有工可做,所以生活始終搖擺不定。

  有天傍晚,我們在庭中閒坐。庭上邊的路上這時走過幾十個掮木頭的人,裡面居然還有少數女人。他們就是報上時常提到的盜伐山林的人。他們清早潛入中央山脈的奧地去砍取林管局的柚木,於午後日落時分掮出來賣與販子。

  我們靜靜地看著這些人走過。忽然平妹對我說她想明天跟他們一塊去掮木頭。

  我不禁愕然。「妳?掮木頭?」

  隨著掮木頭人渾身透濕,漲紅面孔,呼吸如牛喘的慘相在我面前浮起。我的心臟立刻像被刺上一針,覺得抽痛。那是可怕的事。

  「平妹,」我用嚴明的口氣說,但我聽得出我在哀求:「我們不用那樣做,我們吃稀點就對付過去了。」

  話雖如此,但我們的日子有多難,我自己明白。最可悲的是:我們似乎又沒有改善的機會;加之事情往往又不是「吃稀點」便可以熬過去的。

  柴米油鹽醬醋茶,對於他人是一種享受,但對於我們,每一件就是一種負擔,常人不會明白一個窮人之家對這些事有著怎樣的想法。我吃了這把年紀也是到了現在才明白,有許多在平常人看來極不相干的事,窮人便必須用全副精神去想,去對付。

  到了孩子入學,教育費又是我們必須去想去對付的另一件事。此外,還有醫藥費等,雖然我已用不著每天吃藥了。壓力來自各方。

  終於有一天,平妹掮木頭去了!

  我默然目送平妹和那班人一道兒走上山路,有如目送心愛的人讓獄卒押上囚室一樣,心中悲痛萬分。我從來沒有像這時一樣的怨恨自己的軟弱無能。我清楚覺得到我們之間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殘酷無情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和行動,我們的意志已被砍去了手和腳。

  日頭落山後不久,平妹很順利的掮著木頭由後門回來了。她的上衣沒有一塊乾燥,連下面的褲子也濕了大半截;滿頭滿臉冒著汗水,連頭髮也溼了;這頭髮蓬亂異常,有些被汗水膏在臉上,看上去,顯得兇狠剽悍。平妹看見我便咧開嘴巴,但那已不是笑,壓在肩上的木頭把它扭歪得不知像什麼。霎時我心中有股東西迫得我幾乎喊出來。但實際我只一言不發的把頭別開;我不忍看,也不敢問。

  她把木頭掮進屋裡,依著壁斜放著。那是一支柚木,帶皮,三吋半厚,丈三尺長,市價可值二十幾元。平妹一出來,我就把門關上,至晚,不提一個字——我怕提起木頭兩個字。

  「你不高興我掮木頭呢!」

  平妹終於開口問我,我的緘默似乎使她難過。

  「不是我喜歡掮木頭,」她向我解釋,但那聲音卻是悽愴的,「為了生活,沒有辦法!」

  事實上,我也不清楚自己此時的心境如何,那是相當複雜而矛盾的,這裡面似乎有恨,有悲哀,也有憂懼。恨的是自己為人丈夫不但不能保有妻子,反要賴其贍養;悲哀的是妻子竟須去掮木頭;而木頭那端,我彷彿看到有一個深淵,我們正向那裡一步一步的接近,這又是我所懼怕的。

  四

  第二天,平妹又要去掮木頭。我給她捏了兩丸飯團,用麻竹葉包好,然後包在她洋巾裡讓她帶去,這就無須帶飯盒,吃完扔掉,省得身上多一份累贅;在這種場合,身子越輕快越好。

  這天一到中午,我便頻頻向東面山坡看望,一來盼望平妹回來心切,其次也要看看有無異樣的人進出。那是很重要的,因為這關係著掮木頭人的安危。

  本地工作站,雖然經常派有數名林警駐紮,但如果上頭林管機關不來人,平日便不大出動,出動了也不甚認真。這樣的日子大抵是安全的。但如果上頭來人,情形就兩樣了。為了安全,掮木頭的人共同僱有專人每天打聽消息,一有不穩,立刻潛進山裡送信。他的神通廣大,時常林管機關還不曾動身,他就先知道了。可惜的是:他愛喝酒和賭博,一喝起來或一賭起來,就什麼都不管了,這是掮木頭的人所最不能放心的。

  中午一過,忽有三四個白衣人物由南邊進來了。我伏在窗格上足足看了幾分鐘。糟了,林管機關的人呢!

  由此發現以後,我走進走出,起坐不寧。我時常走到庭邊朝東面山上察看動靜。那裡有兩條路,在寺下邊分岔,一向東,一稍偏東北;向東那條須經過工作站門口,所以掮木頭的人都願意走另一條。如果風聲不好,二條路都不能走,他們便須翻山越嶺由別處遁走。果真這樣,那就可憐了。但願不致如此。

  我想起送信的人,我不知道這酒鬼做什麼去了,到現在還不見影子,真真該死!

  太陽向西邊斜墜,時間漸漸接近黃昏。沒有動靜。也看不見送信人的身影。我的心加倍焦急,加倍不安。看看日頭半隱入西邊的山頭了,黃昏的翳影向著四周慢慢流動,並在一點點加深、加濃。又是生火做飯的時候了。

  突然,庭外面的路上有粗重的腳步聲匆匆走過。我一看,正是那該死的酒鬼,走得很急,幾乎是跑。

  「平妹去了,阿和?」他邊走邊向我這裡喊。

  「去了。他們在那裡?」我問。

  「枋寮。」

  「你——」

  但酒鬼已走遠了。

  我一邊做事,一邊關心東面山口。這是緊要關頭,是林警出動拿人,而掮木頭的人偷越防線的時候。如果不幸碰著,小則把辛苦掮出來的木頭扔掉,人可以倖免;大則人贓俱獲,那麼除開罰鍰,還要坐牢三月,賴以扶養的家族在這期間如何撐過,那只有天曉得了。

  天,眼看要黑了,卻一點動靜都沒有,事情顯見得不比尋常了。掮木頭的人怎麼樣?林警是否出動了?送信人是否及時趕到?他為什麼這樣遲才趕來呢?這酒鬼!

  天已完全黑下來,新月在天。我讓兩個孩子吃飽飯,吩咐老大領著弟弟去睡,便向東面山口匆匆跑去,雖然明知自己此去也不會有用處。

  走到寺下邊彎入峽谷,落條河,再爬上坡,那裡沿河路下有一片田。走完田壟,驀然前邊揚起一片吶喊。有人大聲喝道:「別跑!別跑!」還有匯成一片的「哇呀——」像一大群牛在驚駭奔突。

  我奮不顧身的向前跑去,剛跑幾步,迎面有一支人沿路奔來,肩上掮著木頭。我一閃,閃進樹蔭,只見五六個男人急急惶惶跑過,氣喘吁吁,兩個林警在後面緊緊追趕,相距不到三丈「別跑!別跑!」林警怒吼。蹦!蹦!蹦!顯然男人們已把木頭扔掉了。

  我走出樹蔭,又向裡面跑。沿路有數條木頭拋在地上。裡面一疊聲在喊:「那裡!那裡!」只見對面小河那向空曠的田壟裡有無數人影分頭落荒逃走,後面三個人在追,有二個是便衣人物,前面的人的肩上已沒有木頭。

  「站著,別跑,×你媽的!」有聲音在叱喝,這是南方口音的國語。

  另一股聲音發自身邊小河裡,小河就在四丈近遠的路下邊,在朦朧的月光下竄出二條人影,接著又是一條,又再一條。第三條,我看出是女人,和後面的林警相距不到二丈。小河亂石高低不平,四條人影在那上面跌跌撞撞,起落跳躍。俄而女人身子一踉蹌,跌倒了,就在這一剎那,後面的人影一縱身向那裡猛撲。

  哎呀!

  我不禁失聲驚叫,同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險些兒栽倒。

  待我定神過來時,周遭已靜悄悄地寂然無聲了,銀輝色的月光領有了一切。方才那掙扎,追逐和騷動彷彿是一場噩夢。但那並不是夢,我腳邊就有被扔掉的木頭,狼藉一地。我帶著激烈的痛苦想起:平妹被捉去了!

  五

  我感到自己非常無力,我拖著兩條發軟的腿和一顆抽痛的心向回家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去。在小河上,我碰見兩個林警和三個便衣人物,他們都用奇異和猜疑的表情向我注視。

  不知走了多少時間,終於走到自己的家,當我看見自窗口漏出的昏黃燈光時我感到無比的孤獨和淒涼。但當我一腳踏進門時我又覺得我在做夢了;以致一時呆在門邊。呵,平妹竟好好地坐在凳子上!她沒有被林警捉去,我心愛的妻!

  「平妹!平妹!」

  我趨前捉起她的手熱情地呼喚,又拿到嘴上來吻,鼻上來聞,我感覺有塊灼熱的東西在胸口燃燒。

  「你到哪裡去啦?」平妹開口問我。

  但我聽不見她的話,只顧說我自己的:「我看見妳被林警捉去。」

  「我?」平妹仰著臉看我。「沒有,」她緩緩地說:「我走在後邊:我看見前邊林警追人,就藏進樹林裡。不過我翻山時走滑了腳,跌了一跤,現在左邊的飯匙骨跟絞骨有些作痛,待一會兒你用薑給我擦擦。」

  我聽說,再看她的臉,這才發現她左邊觀骨有一塊擦傷,渾身,特別是左肩有很多泥土,頭髮有草屑。

  我拿了塊薑剖開,放進熱灰裡煨得燙熱,又倒了半碗酒,讓平妹躺在床上。解開衣服一看,使我大吃一驚:左邊上至肩膀,下至腿骨,密密地佈滿輕重大小的擦破傷和瘀血傷。胯骨處有手掌大一塊瘀血,肩胛則擦掉一塊皮,血跡猶新。我看出這些都是新傷。擦傷,我給她敷上盤尼西林,瘀血的地方,我用熱薑片醮上酒給來回擦搓;擦胯骨時平妹時時低低地呻吟起來。

  「平妹,妳告訴我,」我問:「妳是剛才在小河裡跌倒的,是不是?」

  平妹不語。經我再三追問,她才承認確是在小河跌倒。

  「那妳為什麼要瞞住我?」我不滿地說:「妳的傷勢跌得可並不輕。」

  「我怕你又要難過。」她說。

  剛才那驚險緊張的一幕又重新浮上我的腦際,於是一直被我抑止著的熱淚涔涔然滴落。

  我一邊擦著,一邊想起我們由戀愛至「結婚」而迄現在,十數年來坎坷不平的生活,那是兩個靈魂的艱苦奮鬥史,如今一個倒下了,一個在作孤軍奮鬥,此去困難重重,平妹一個女人如何支持下去?可憐的平妹!

  我越想越傷心眼淚也就不絕地滾落。

  平妹猛的坐起來,溫柔地說:「你怎麼啦?」

  我把她抱在懷中,讓熱淚淋濕她的頭髮。

  「你不要難過,」平妹用手撫摸我的頭,一邊更溫柔地說:「我吃點苦,沒關係,只要你病好,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兩個孩子就在我們身邊無知地睡著,鼻息均勻、寧靜。

  第二天,無論如何我不讓她再去掮木頭,我和她說我們可以另想辦法。

  後來我在鎮裡找到一份適當的差事——給一家電影院每日寫廣告,工作輕鬆,而且只二小時即可做完,餘下的時間仍無妨療養,雖然報酬微薄,只要我們省吃儉用,已足補貼家計之不足,平妹已無需出外做工了。

  雖然如此,我只解決了責任和問題的一半,還有一半須待解決,那就是——我的病。我必須早日把它克服,才對得起平妹,我的妻!

摘錄自http://cls.hs.yzu.edu.tw/hakka/author/zhong_li_he/default_search.htm

by 網站管理, 2016-10-12 09:37, 人氣(965)
復活

作者:鍾理和

  民國四十四年農曆正月十二日,次子宏兒死,不久妻就懷孕了。

  有一天,鄰舍炳金來家閑聊,呆呆地看了會兒妻,忽然說道,「你這胎是男孩子!」那口吻是頗堅定的。

  我和妻一齊莫名其妙地向他看。

  「嗯?」我笑了笑。

  「你們的阿宏死後不久,」炳金說道,「我連做了兩次夢,清清楚楚看見阿宏回來。」

  我覺得有點失望,「原來你是做夢!」我說。

  「你不相信這嗎?」炳金不高興地說,「絕不會錯的;不信你等日後看看生下來的是不是男孩子。」

  四十五年農曆三月廿八日早晨,孩子出生了,果如炳金所料是男孩子。三朝後,炳金來看了孩子,喜形於色。

  「我說怎麼樣?是不是?這小子是阿宏投胎的哪!你看!就像那孩子一樣。」

  妻滿心歡喜,綻開了久已不見的笑顏。

  妻那狹窄單純的頭腦裡灌滿了生命輪迴和靈魂不滅的思想,相信再世之說是不足為怪的;我也願她如此相信,那對于她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緩和她的哀悼和悲痛之情。然而受過現代思想薰陶的我卻沒有這種幸福。我所受的教育殘酷無情地把我暴露在明晃晃的現代知識的照明之下;它教我:靈魂是沒有的;是物質不生不滅;人死了就解體了,還元於它原來的基本原素,鐵還於鐵,磷還於磷,如此而已。此外,什麼也沒有!沒有!

  雖然如此,每當有人談起宏兒和鞏兒的宿世關係時,我總要傾耳靜聽,讓古老的信仰來麻醉自己。這是很矛盾的,但事實如此,我有一種潛在的意識,覺得好像只要在口頭上否定,便等於拒絕亡兒的回來,而這將增加我良心上的痛苦。

  鞏兒彌月之日,鄰舍家來了滿滿兩張桌,我們宰了兩隻大醃雞,開了一個小筵,這幾乎是我們十幾年來第一次的壯舉,家裡復聽見歡呼、笑聲和歌唱的日子。

  酒至半酣,一位鄰舍的太太把睡著的孩子抱出來了,驟接強烈的陽光,孩子的眼眉神經地皺了皺,卻依舊睡得很好。

  大家爭相傳看,都一疊聲的嚷著︱︱

  「咦,這小子長得好看哪!」

  「看這相貌就有福氣嘛!」

  「你們看看,像不像阿宏?」

  「怎麼不像!簡直像極了!你就看看這兩隻耳朵!」

  「別嚕囌啦!來!你們大家乾一杯,給這孩子添福添壽。」

  酒酣耳熱,人多話雜,喜氣和笑語洋溢滿室。

  但我的心卻一直在難過,我一直在想另一個彌月,另一個已死的孩子,那個長眠地下的不幸的宏兒。

  眼前的歡樂,勾起我心底無窮舊恨。

  我悄然離開酒席,退進自己的臥室。書桌上架著一張放大的照片--我心愛的宏兒的遺像。宏兒在向我默然注視,但這眼睛是純良的,他不會知道爸爸這時心中有多少悔恨。

  「宏兒!宏兒!」

  我殷切而熱烈地向照片呼喚,熱淚奪眶而出。

  「哦,宏兒,請原諒我!宏兒,原諒爸爸,爸爸對不起你!一萬個對不起!」

  宏兒仍舊默默地朝我注視,絲毫無動於衷。

  我用兩手緊緊地捧著照片,讓眼淚涔涔地滴落。

  從模糊淚眼中,一幕一幕悽慘的景象魚貫而過‥‥‥驀然由後面伸過一隻手來奪去我手中的照片。

  「你怎麼又想起那孩子來了?」這是妻的聲音,「別難過啦。出去吧,他們在找你呢。」

  我一把拉過妻,把她抱在懷中。

  她也在流淚。

  我們倆淚眼看淚眼,傷心對傷心。

  外面,鄰舍們正在歡喜到頂點。

  「來呀!乾杯呀--」

  十四年前,宏兒生於任所,但沒有想到正當孩子彌月那天,天剛破曉,我便咳血了,於是把一個應該快樂的日子弄得冷清清、愁慘慘。他的生命一開始便蒙上了一層不吉和暗澹的陰雲。其後,我為了醫病在北部輾轉易地,離家數年,回來時孩子已經五歲了。

  ×  ×  ×

  孩子生得結實、活潑、聰慧,那飽滿的額頭放射著良能和智慧的光芒。他怯怯地看著我,後來順了他母親的意思低低地叫了我一聲:「爸爸!」

  我一手放在孩子頭上,心中悲喜交集。

  過去數年間,她們母子好像住在別的星球,我所知者甚少,我不知道她們怎樣活下去,孩子的成長啟開了我的自私之門,讓我窺見了一直為自己所忽略的許多嚴肅而悲壯的事情。

  比如我家離群獨處山麓之下,那麼,白天他母親往田裡做活,哥哥上學,偌大一隻山寮誰來照料孩子呢?這是我所想知道的事情之一,但我又怯於探問,我深怕那回答會加深我道德感情的痛苦。但妻已察出我的意思了;她告訴我當她每天要出門做活而又不能帶他一起去時,她就把他關起來。

  「關在屋裡嗎?」我惴惴不安地問,「只他一個人嗎?」

  妻悽然點首。「嗯!」

  我們的眼睛一齊落到孩子身上。

  妻把孩子拉進懷中,用兩頰輕輕摩撫著孩子的腦袋。一種煥彩的、滿足的、得意的,但又淒涼的笑意穿透了她掛在眼眶上的淚水。很顯然,數年來的孤苦相依,使得她們母子格外親愛,格外依戀。

  「有一次,」妻帶著一半傷感一半愧疚的口氣說道,「大概孩子要喝茶。自己搬了條凳子登上茶桌,沒踩好,一跤栽下來,額頭跌破一塊皮、鼻子也出血了。我回來時,孩子大概是哭夠了、哭累了,躺在地上睡著呢。」妻再摩撫孩子的頭,揩去眼淚。「又有一次,我從田裡回來,一打開大門,孩子一下撲進我懷中,連說:『我怕!我怕』孩子嚇得面色鐵青。我問他什麼事?他不敢抬起頭,只管用手指指著屋裡『我怕!我怕!』就在當天晚上,孩子發燒,口說夢話,足足病了半個月才好。」

  「那時候多大了?」我問她。

  「三歲。」

  我不禁愕然。我的眼睛重新落到孩子身上。

  對著自己的孩子,我覺得我的頭彷彿有幾萬斤重之感;我為了沒有盡到為人父的責任而感到羞愧。同時我也感到感激和驕傲:孩子為我盡到了我所不曾盡的責任是我所感激的,而孩子的堅強和勇敢,則遠遠地超過我的意想之外,這是我覺得驕傲的;我喜歡我的孩子如此堅強,不為困難和環境所屈。

  ×  ×  ×

  我常常這樣自問:假如我不回來,孩子會更不幸嗎?顯然這是很可疑的。五年來既然他照顧了他自己,那麼此後他不是應更善於照顧,更適於照顧他自己嗎?我回來豈不反給他折磨?

  其實,我很愛他,希望他長大成人。即使不能說甚於常人,至少也與常人無異。然而這幾年間我的生活是那樣不如意,它時時在我的情緒上發生作用,使我在執行庭教時往往失於輕妄的衝動。不幸再加上我的病給與我無上的特權,它有效地把我那些不正當的行為合理化了。妻時常用「爸爸身體不好不要讓爸爸生氣」的理由勸慰受了刑罰而在哭泣的孩子,有時孩子的責罰過重,投進母親懷中嚶嚶啜泣:母親一邊默默地檢視孩子身上的創傷,一邊靜靜地陪著流眼淚,悽然良久,然後才說,雖然仍舊是哄誘,卻聽得出埋怨的聲氣。

  「爸爸壞,愛打宏兒是不是?」她邊說邊撫摸孩子的腦袋。「不過爸爸有病哪!過兩年,爸爸病好了,就不打宏兒啦!宏兒乖,不要惹爸爸生氣!」

  對母親這種解釋,有時孩子低頭不語,有時怯怯地看著我的面孔,好像要找更易於接受的理由;有時則竟板著臉嘟著小嘴,顯然不滿意母親偏袒爸爸。但母親柔軟慈祥的手的撫慰,以及數年來在孤獨環境中種在孩子心裡的從順的習慣,會一點一點地把孩子的委屈和乖戾之氣化除掉,然後慢慢的和我建立正常關係。

  我回家後不久,母雞生蛋了,妻用它煎了蛋捲兒。孩子跪在桌上目不轉瞬的看著它,不聲不響。有一霎時我看見做母親的臉孔上掠過痛苦的抽扭,不過隨即就消失了,隨後她滿臉堆笑,用了極其輕鬆的口氣向孩子解釋。

  「這蛋給爸爸吃。宏兒乖,不要這蛋。」

  孩子嘴裡啣著一雙筷子,用手在一端轉著它,默不作聲,他的面孔有一種當所有物受到侵佔時,一隻狗所有的怏怏不樂的表情。我明白,這些好的食物在此之前是應該歸孩子取得的,那麼,我‥‥‥

  於是我把蛋夾到孩子碗中。孩子偷偷察看了一下母親的氣色;這氣色此時是很難看的,無如蛋的誘惑力太大,孩子捨不得不要。母親發話了:

  「宏兒不聽媽的話,」她放沈臉孔說:「媽不疼啦!」

  孩子終於把蛋放回我的碗中,開始低頭吃飯了,以後再有蛋,他也不想要。有時我看出孩子不無悻悻然的神色,但我也看出孩子如何努力使自己不讓媽媽生氣,他似乎在怕自己會在媽媽眼中變成「不乖的孩子」;後來他便完全放棄這一份一直屬於他的權利了。

  ×  ×  ×

  自我回家以後,妻出門做活時便由我照管孩子。我搬出竹眠椅躺在簷下,教孩子在庭裡戲玩。孩子像小鳥一樣在我周邊飛翔著,無拘無束;像一頭貓一樣朝著假想的生物撲來撲去。我教他用石頭砌樓房,樓房四周圍著一道牆;又在庭邊做了一畦花畦,教他在那上面裁種花草,種畢,教他用空鐵皮罐頭盛水澆灌。他玩得又熱心、又高興,眼睛閃著愉快之光,隨後我退回眠椅看書,教他學樣做花畦,我走後他的興頭只維持了一會兒,便也拋下玩耍走到我身邊來胡纏;他伏在我枕頭邊,滿懷興趣地看著我讀書,時而用手翻翻書頁。他把我的書沾上泥土,經我申叱後走到我腳邊,坐在椅尾又弄髒我的衣服,我也厭煩他鬧得我看不下書。

  「你看你,」我把他推開,一邊板著臉說,「把我的書和衣服都弄髒了。」

  孩子睜開眼睛呆看後,又吃驚、又羞愧、又畏怯。

  我的心軟下來,同時感到有些懊悔。

  「宏兒玩兒去。」我安慰他說:「宏兒乖,不鬧爸爸。」

  孩子怯生生地又看了我一會兒,然後悵悵地走開了。經過數分鐘,我抬起頭來看孩子,只見他坐在地上,面前擺著一座未砌好的房子,眼睛楞楞地看著前方,不聲不響,孤零、淒清、惆悵堆滿他的臉孔。

  第二年孩子六歲,我開始教他做算術,我教他自一數到一百,然後讓他背誦、熟記;又拿了二十顆石頭教他什麼叫做加和減,並實地教他演算,石頭之後便在一本簿子上實習,在學習中間,孩子時時張嘴、搔頭、或瞪著我發呆,顯然那麼苦惱和無精打采。但我不讓他停下來,我用揪耳朵和鞭子來進行我的教育。然而我的責罰僅只使孩子在算題上更常常發生錯亂,更少熱心,和更大苦惱。我非常生氣,我把簿子扔給他,命令他在好好做完功課以前不許走,不許動,甚至不許吃飯,睡覺。孩子對著簿子發呆、恐惶、焦急,後來便流眼淚。

  有一天,就在這時候孩子溜跑了,我在田裡把他找回來,結結實實地給他一頓鞭子。但第二天孩子又溜跑了。我震怒異常,把他鞭打後又關起來,不過自此以後我的教育便無法推行了,孩子只要一看見那簿子便發慌、沮喪,看見我眉毛一動便發抖、退縮:至於演算更是一塌糊塗,連最簡單的算題,孩子都會在那上面顛躓了,於是又換來更多的責罰、鞭笞和監禁。

  後來孩子已不願意留在家裡,喜歡跟他母親往田裡去;他時常會自母親懷中或趁我不注意時默默地望著我,好像我們隔著很遠的距離,這時在孩子那無聲的凝視中,我看見有一種朦朧的、冷淡的、疏遠的神色。

  有一次,我交給孩子一把鐵鉗,叫他送還鄰舍炳金伯,豈知他走到半路看見炳金的小孩,便把鉗子交給他帶回家去;鐵鉗便如此遺失了。不過這些都是後來才知道的。第二天,炳金來要鉗子。我盤問宏兒昨天把鉗子送到哪裡去了?

  孩子本來是高高興興的,驟然接到了我變了樣的氣色,不禁一怔,顯得有些慌張。

  「你送到那兒去啦?」我加重語氣後問,然後又補上一句:「不許撒謊!」

  「誠實」是我日常教孩子遵守的美德,我不許他們說謊,但當時我沒有想到我那毫無必要的嚴厲的表情和聲氣,適足把一個孩子驅向相反的方向去。

  「我,我,」孩子支吾其詞,眼光畏縮;「我送到了。」

  顯然孩子在說謊。我再問:「你把鉗子交給誰啦?」

  「是,是,是,炳金伯。」

  半路託別人代送東西我可以原諒,但他的說謊令我生氣;還有,這事情表示做事的不負責,這又抵觸了我平時所堅持的原則。我火了起來。我用小竹枝抽孩子。我本想抽幾下也就算了,不料孩子竟拔腿逃跑起來,這不啻給我火上添油,我認為這是一種反抗,而我的原則卻只有服從不許反抗;我要把這種反叛的精神在它剛剛抽芽時便加以剪除。我命令憲兒--我的大兒子,把宏兒帶回來。孩子面色蒼白,雙手垂掛,低著頭馴順地由他哥哥押了回來,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擔心和恐怖,像巨浪似的壓倒了他。

  我拿了條牛繩擲給大兒子,命令他:「捆起來!」

  憲兒望著我立著不動,惶惑、悲哀和恐懼昇上他的臉孔,慢慢的也變蒼白了。

  「捆起來!」我再度命令他。

  憲兒看出我決心要把命令執行到底,現出一副悲壯悽愴的神情,自地上撿起牛繩,把弟弟帶到柱子邊連人帶柱子纏了起來。

  「好啦!」當他纏上二圈時我說。

  但憲兒仍舊纏下去;顯然我的話他不曾聽見,顯然他已經發瘋了;他的頭垂著,手勢顫抖,我覺得他不是神智清醒的。

  我再說一遍。憲兒仰起頭來迷惘地看我,那眼睛閃著淚光。憤怒、痛苦和罪惡的意識扭歪了他的臉孔。

  「好啦!」我喝道。「退開!」

  哥哥退開,我拿起鞭子走前去。宏兒的臉更蒼白,歪依在柱頭上,頭垂在一邊,絕望和沮喪使他表現著一種無氣力,一種軟弱。我揮起鞭子。起初,孩子張口哀號和叫喚,身子像鰻子似扭捩著;後來反而不響了,卻流著眼淚,有時低低地呻吟著。我本為憤怒處罰孩子,但此刻我已不知自己為什麼鞭打孩子,也不知道應在什麼地方停止;我已為自己的行為而發狂了,我機械地揮著鞭子,我面前已看不見孩子,柱頭。也不知道憲兒此時已不在他原來的地方了。

  此時忽然有人插進我和孩子中間,揚開兩手用身子迴護著孩子。

  這是我的妻,孩子的母親。

  「你要殺孩子啦!」她哀慘地叫著說:「你要殺孩子啦!」

  我收起鞭子,茫然站著。

  「你要殺孩子啦!」她一邊訴說著,一邊解去牛繩。「你一回來就打孩子,把孩子都打呆了,現在又把他捆起來打,你預備要孩子怎麼樣?要不是憲兒來叫我回來,孩子不叫你打死啦!」

  解開牛繩,孩子踉踉蹌蹌站不穩,妻趕緊把孩子摟進懷中。

  「你看!」妻撫著孩子哭了,眼淚像珍珠似的一串一串地滾落:「你把孩子打成這個樣子!」

  於是最後到了那我永生難忘的年、月、和日子!

  農曆年剛過,宏兒九歲了,正月初六下午,我不顧妻的反對,交給宏兒五塊錢差他出村子去買糠。這天很冷。幾天前報紙便報導西伯利亞寒流將於日內侵襲海島。太陽終日躲進雲層,西北風在田野狂吹,它吹在臉上有如利刀割人。一冬之中就數這幾天最冷。

  計算路程,宏兒應在日落前一小時到家,但時間過去,繼之日頭落山了,而孩子仍不見回來。妻開始掛心,時時走到庭邊望望下邊遠處的田道,嘴裡喃喃地說:「這孩子怎麼的啦!」不久夜幕降落,黑暗籠罩大地,冷氣陣陣增加,就在此時,宏兒肩上掮著布口袋在黑暗中蹣跚地回來了。他把布口袋交給母親,頹然倒落在矮凳子上,張開嘴喘氣。

  「哎喲!」妻接過布袋時失聲驚叫:「宏兒!」

  當我接過布袋時不禁陡然變色:它很重,大約有十斤。

  妻望著我,我望著孩子,如此沈默了一會兒。我為了自己粗心,讓這樣小的孩子帶了重負來回走六公里而覺得內疚。事實當時我不知道五塊錢能買到這許多糠。

  「宏兒,」妻憐惜地說,「你要拿不動,怎麼不放在村裡,改日媽出去時再拿回來?」

  孩子不說話,抬首看了我一眼。在這個瞥視中,我已猜出孩子想說而不會說出的心事。

  「你怕你爸打你?」妻柔和地又說,「傻孩子,爸爸不會打你!」

  孩子懶懶地又瞥了我一眼,這眼光像把匕首一下刺痛我的心。他顯得很疲倦,有氣無力地舉著腦袋,他的兩頰因寒凍及勞困而現出蒼白,但額門則泛著不正常的紅暈。

  孩子不洗澡也不吃飯便上眠床了。那晚,孩子發了高燒。

  六天後,孩子死了!

  ×  ×  ×

  如今孩子死去已經數年,但他的聲音猶日夜在我耳畔縈繞不去。這聲音一出現,馬上有一個臉孔昇上我面前,那是一張默默流淚的受難的臉光--亡兒無往而不在。後來我在那些被處罰的孩子們身上又看到和聽到亡兒的聲音和臉孔,它是那樣絕望、慘痛和哀絕,它撕裂我的心,使我睡夢都不得安寧。我非常痛悔我那些暴行,也已拋棄那原則,但我不明白有何方法可以制止那些迄今仍在鞭責孩子的人,我祗好在他們揮起鞭子之前掩住我的眼睛和耳朵。

  現在,鞏兒四歲了,相貌生得和宏兒一樣。圓圓的臉蛋,稍尖的下巴,不高但端正的鼻子,像女孩子般小小的口,飽滿的額頭,圓圓軟軟有肉的兩隻耳朵,不很大但也不很小的清純明亮的眼睛‥‥‥

  這一切都和宏兒是一個模型鑄出來的,尤其是耳朵,簡直是從宏兒割下來配上去的一般。

  孩子生性淘氣、獷野,像頭生犢;他喜歡拿棍子打人,打起來可真兇,他一邊打一邊高興地大笑,必須人向他討饒才罷手。而他最喜歡打我,尤其喜歡出奇不意的給我一棍子;我駭然一跳,而他則仰起頭來大笑,樂得一身都著了火。我時常被打得佈滿一條一條紅紅的清楚的傷痕,但我不討饒,於是他一直打下去。他打著,笑著,我被打著,也笑著;我們倆都在笑,他是因高興而笑,而我則在高興之外伴隨了肉體的痛痛麻麻、又痒痒的一種極微妙的醉人的感覺,這滋味是苦的,卻帶點辣辣的快感。這時我眼中貯滿淚水,自淚水的簾幕中看過去,那已不是鞏兒而是宏兒,宏兒在笑!

  我的宏兒不曾死,我的宏兒回來了,復活了!

  哦!孩子,我的孩子!

  但是妻走過來了。「阿鞏,」她申叱孩子,「你這孩子要造反了,爸爸也敢打。」

  她搶過孩子的棍子恫嚇地舉起來,孩子跑進我懷中,看看我又看看母親,依舊笑個不停。

  「你這孽子,我打你看你痛不痛,」她說,然後向著我不高興地說:「我看你是要把孩子慣壞啦!」

  我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中,陪著孩子笑,我感覺到孩子的體溫和我的體溫融合在一起,他的心靠著我的心跳。

摘錄自http://cloud.hakka.gov.tw/content/images/03/C/22/03-C-22-0001-01.html

by 網站管理, 2016-10-12 09:18, 人氣(972)
與李行談電影「原鄉人」

  我不是個容易為山中的美而驚動的人,因為我曾經有過不算太短的山居歲月。可是當我一腳踏進這裏的時候,不禁著著實實地為它感到驚心動魄。

  上午八點稍前,我隨外景隊從高雄來到這裏。

  五月份就要進入中旬了。這個時辰當然談不上早,但這裏早晨來得較遲,被兩座矮山夾在中心的小小峽地,似乎猶在睡眼矇朧中。四下已夠光亮,一樹一木都輪廓清晰,卻這裏那裏地掃著一抹抹若有若無的晨靄,淡化了光亮與輪廓,滿眼的翠綠也漾著微微的乳白。

  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深地呼吸這翠綠、這淡化了的光亮與輪廓時,驀地裏左邊谷尾的一座圓錐形尖頂矮山,電擊般地撲進眼裏。

「笠山!」我幾乎驚叫出來。

  從外面看,它確實像一隻笠仔,但從谷裏看出去,我真沒想到是這麼像,難怪理和在它的真實名稱「尖山」之外,為它取名為「笠山」了。徒然間,我彷彿看到一個人戴著一頂笠仔,迤迤然移步而來。

那是理和呢。

不,是平妹!

  我落入幻境裏。我終於面晤到理和。在一朵濃蔭下。

  -那正是理和坐在一把老籐椅上,膝上擱著一塊木板寫作的濃蔭。「笠山農場」就是這樣寫成的,還有「貧賤夫妻」、「原鄉人」等等,也都是這樣寫成的。

我終於看到理和!

  把一邊的肋骨鑿走了七根,人祇剩下半個人了,走起路來肩膀斜著,步履有點不穩,也有一點蹣跚的樣子。短短的花白頭髮,滿臉的皺紋。嗓音裏透露著一股沈沈味。不必提起嗓音,卻自然有一份鏗鏘與一份堅毅。那是來自了悟的,毫無疑問。

  「鍾先生,你就跟真假鍾理和留一張照片吧。將來在紀念館裏擺著,也很有意思呢。」

  是李導演。一瞬間,我被拉回到現實,但意識猶在現實與幻境裏游移著。好一個真假鍾理和!明明是理和啊。也明明是秦漢啊!

  二十年歲月的斷層忽然失去了。我真不知眼前這個人是真是假。我是落入了李行的圈套了。

  李行創造了這麼一個真實的幻境,使我那麼輕易地就成了它的俘虜。藝術確乎是比事實更真實的。

  「理和先生的外貌我們祇能從照片與親友們的描述裏揣摩一二,要拍得完全貌似,這恐怕是沒有人做得到的事,所以我們所要求的是神似。能做到這一點,便差可滿意了。

  「經過這半年以來的拍攝工作,我彷彿覺得,對於理和先生,我比他生前的親友們知道得更多了。那甚至也無法從他的遺作裏讀出來的。就是從『做』的當中領悟到的。理和先生的精神、理想以及夢,我都覺得一一抓住了。」

  李行侃侃而談。這是何等的豪語啊!

  「我確實領略到,沒有理和就沒有平妹,沒有平妹也就沒有理和。他們簡直就是一體的。而這部片子,我幾乎認為稱做平妹傳還來得更恰當些。」

  李行說著看看一旁的假平妹林鳳嬌。她嘴邊有輕盈的類乎羞澀的笑。她的臉化妝得黑黝黝的,連雙手都塗黑了。面對這樣一位女性,我幾乎又要落入李行的圈套了。還好,由那黑黝黝裏透露出來的一份嫵媚,使我總算能告訴自己:這不是平妹,而是林鳳嬌呢!

  「跟我去做飯吧。就憑理和先生這麼一句話,她就跟著理和先生跑遍了日本、東北、北平,為理和先生做了二十年的飯。也的樂觀,她的堅強,她的健康的想法,也就是理和先生文學成立的基礎。她實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抵尖山外景現場之前,我就聽了幾個朋友談起假平妹如何地入戲。她常常地淚流滿面,尤其演理和坐上轎子離開故居到臺北住院療病時的一幕,她提著包袱,帶著兩個稚齡小孩,一個背著,一個牽著,送他上路,賺了不少圍觀的人們的眼淚。

  還有演平妹入深山扛木頭被林警追捕的一幕,林鳳嬌婉拒了替身,自己扛,也自己摔倒,一連摔了四次才拍成。真不曉得嬌小的林鳳嬌哪來這麼大的力氣與勇氣。一個演員的成功,原來絕不是偶然的。

  李行也要我與她聊聊,可是我沒敢這麼做。我說已聽得夠多了。內心裏實在是害怕自己會流淚,一發而不可收拾,那會叫自己多難堪啊。

  我領悟到,李行的幻境世界,就是靠他與那些工作人員的熱與力創造出來的。並且我也敢肯定地說,李行應是「入戲」最深的一個。唯其如此,他才能帶動他們進入戲中去燃燒,去發出光芒,釀造成各種咄咄逼人而又感人的場面。久聞李氏拍片一絲不苟,來到這裏我算是親身領略到了。為理和,我有深慶得人的感覺。

  他又告訴我,語氣裏帶著一股異樣的熱力。

  「用這種題材來拍片,在國內我相信是從來沒有過的,甚至可能想也沒有人想到過。所以著手之初,我覺得這是一項冒險,心存疑慮。但是拍攝工作開展以後,我就漸漸地不再有這種感覺了。特別是近來經常看拍好部份的毛片,雖然還只是片片段段的,可是我越來越有信心。我相信我會做好這件工作。當然啦,也還有另外一項原因,就是『汪洋中的一條船』,有過這部也是傳記片的拍攝經驗,我才有勇氣拍原鄉人的。」

  他還告訴我,拍攝的過程中,尤其到了末尾部份,劇本有相當大幅度的修改。這正好也證明了李行是越拍越燃燒起來了,也越入戲了。想來是理和對文學的精神與執著,以及平妹無償的奉獻,隨著拍片工作的進行而越發地感動了他之故。

  不錯,就題材而言,本片確實是我國影壇的創舉。然而,本片究竟會給我們的影壇與文壇帶來什麼呢?我在想,李行在這部片子裏,除了抓到理和的精神、理想、夢,將它們藉銀幕呈現出來以外,還抓到了些什麼?也許這是最使人關切,也最使人期待的一點。

  其次,題材上的突破,這是我們所能肯定的,但此舉是否亦構成了影界與文學界更幸福的結合呢?而文學界是否也能夠給予影界某些營養呢?若干年來,文學創作在技法上從電影學到了不少東西,藉此豐富了文學創作的技巧與內涵,說不定在我們自由中國,這是文學界向影界回饋的時候。果如是,此片的意義實在太重大了。這也是令人無限關心無限期待的事。

  正當笠山的晨靄漸漸散去的當兒,我抽空前往笠山山腳下的平妹家。一場流行感冒使平妹躺了幾天,不過今晨她已經能夠出去了,到村子裏去辦了點事。稍候片刻,她便回來。已是近七旬的老婦人了,然而她依然健步、硬朗,雖則曾被沈重的擔子壓彎了的背仍然微駝著。

  她說她好多天以來就再也不敢去看拍戲了--這麼說著的時候,她的眼眶就已經紅起來。我在想:是不是李行的「巫術」,也使得她落入圈套而不能自己?不,恐怕不全是吧。她的感受一定與我不同--應該也與任何人不同。如果有人與她相同,那就是理和一個人吧。有一點倒可以肯定:來到平妹家以後,我便脫離了李行的「巫術圈」了,使我有一改剛才的沈重而恢復了渾身輕快的感覺。

  理和當年的故居如今已煥然一新,成為窗明几淨的住家,與外景現場的破陋瓦屋適成強烈對比。平妹便在這裏與一群兒孫們繼續扮演著她未完的戲。--半日之間,我進入了戲境,又從戲境裏出來,步入另一個戲;而這另一個戲,誰又能說不是我自己的戲呢?

原鄉人及其他 鍾鐵民

  民國四十五年先父在「笠山農場」得中華文藝獎長篇小說獎後,有一天跟朋友在家閒談,好像是那位朋友表示「笠山農場」的故事可以拍成電影,當時記得父親並沒有否定有這樣的可能性,但絕不是那個時期電影界可以接受的。那時國語片都是香港出品,即使偶有鄉土題材,內容全是民初大陸的故事,比如「漁光曲」等等。臺語片則除了古裝通俗故事便是「王哥柳哥遊臺灣」之類,從未見過有涉及或反映臺灣當時現實生活的題材。那時我初中三年級,這段談話不知道為何會在我一向迷糊健忘的腦中留下印象。

  民國六十五年「鍾理和全集」出版,引起一陣小小的熱潮,編輯這部書的張良澤兄大病初癒,我們見他扁扁瘦瘦的身子,尤其是手術後肩膀一邊高一邊低的模樣,與先父病後回來的形像真是像極了。大家笑他,他正正經經的表示,有那麼一天如果拍「鍾理和傳」,他演先父後半生應該不作第二人想。而且他自認他是體認先父心境最深的人。

  我們都說著玩,誰也沒有認真想過這種事。所以當李行先生透過黃玉珊小姐向我提出想為先父拍傳記電影時,真使我大吃一驚。

  一個文學作者的一生,是否值得渲染呢?尤其像我父親一生平凡,也沒有足以驚世駭俗的作品可以自傲。有的只是他追求理想以及至死不變的從事創作的執著的熱情。由於他的理想,使他選擇了多磨難的婚姻,更使他遠奔中國大陸,從事自認為非常崇高的文學工作。由於他執著的熱情,使他在受盡折磨之後仍然不丟開創作的努力,死時中篇「雨」正修改到一半呢!然而這些又豈是電影直接訴諸視覺的畫面所能表現出來的?英雄的傳記只要把英雄的事蹟原版搬上銀幕就可以使觀眾感受他的偉大;音樂家的創作也可以直接將他優美的旋律灌注入觀眾耳中;連畫家都可以利用他的畫使觀眾領會到他創作的精神。唯獨一個作家,他交給觀眾一本本的書,光從封面你如何去使觀眾明瞭這書的內涵呢?

  我反覆考慮了兩天,然後明白告訴李行先生,拍先父小說我贊成,拍他的傳記我不好同意。李先生卻堅持想拍傳記,並邀約鍾肇政先生一同迢迢趕到美濃來商談此事。肇政叔是先父生前最親近的友人,他堅決表示拍此傳記有其意義,絕對不會有錯。在經過長談之後,我能信任李行製作本片的態度,對負責劇本編寫的張永祥先生所提出來的構想也很滿意,所以雖還覺得有很多顧慮,但原則上不反對,我要等分場大綱看過後再作最後決定。

  我要求李行先生兩點,第一故事的重點不要放在他的愛情、婚姻或者意渲染他同姓結婚的事實,因為那雖然使他遭遇極大的不幸,卻不是罪惡,放在今天的社會並沒有什麼新奇。第二要先了解先父的心路歷程。他出生於富裕家庭,早年接觸的書籍和環境使他充滿理想,對民族的認同又使他憂國憂民,這從他早年的作品和日記中可以清楚看出。他受日本教育,在我的記憶中他從不說日本話;他看日文書籍,留下來的文稿中從未有一篇日文作品,據我母親傳述,在北平時他拒絕以日本僑民身份領取配給。這足以說明他民族自尊心之強烈。他所以遠涉大陸東北,解決婚姻困難固然也是一個理由,但是我以為回歸和親近祖國文化才是最大動機。回臺教書時他所表現的是無比的熱誠,交往的朋友全是有理想的人,只因為他的長期的疾病,改變了他的生命,這我曾多次聽他感嘆過,如果不病,絕對不會是今天的樣子是可以斷言的。病後回美濃的生活又是另一種境界。

  多年的農村生活,使他的心完全歸於平靜,再要有所作為已不可能,文學園地荒蕪也不接受他,於是他轉而關心他身邊的農村和農人,他是真正熱愛自己的鄉土的,他為它而喜而悲,直到他逝世。「雨」「菸樓」「阿遠」等等都是代表作。我要李行先生一定要塑造出這種形象,但又要避免把他誇張成愛國主義或是抗日英雄等,我以為這在電影中幾乎是不可求的。

  李行先生好像完全理解,而且成竹在胸,片名「原鄉人」就是他想出來的,我們簡直想不出更妥切的片名了。第一「原鄉人」是先父小說中的篇名。第二所謂原鄉是臺灣客家人指廣東我們祖先遷出的地方,「轉原鄉」指回祖居地去,甚至把死亡也隱稱作「轉原鄉」。用「原鄉人」作為「鍾理和傳」的片名,我想象徵的意義十分清楚了。

  九十分鐘長的片子,要完整介紹一個人的一生是不可能的。張永祥先生從先父青年時代在農場與母親認識寫起。看過劇本,我覺得為交代先父在農場中由戀愛到出奔大陸的情節太多,幾乎佔了全劇的一半,而且與主題關聯不多,所以我建議由登上火車寫起,在船上甲板面對茫茫海天,再回頭簡單交代出奔的原因。這時身後是舊的勢力,代表他們所要掙脫的種種拘束,前面則是廣闊的新天地,代表理想和希望。四周的孤單更強烈促使兩個人緊密的結合。由瀋陽北平的生活到返臺入院返鄉去世,能一氣呵成。我很高興張先生和李先生都能接受這種構想,重改後的劇本差不多把前半段全刪除了。而這時拍片的工作已經展開。

  究竟「原鄉人」真實到什麼程度呢?基本上生平事蹟都依照年表排下來,情節則參照我和母親的記憶及他所有自傳式小說編湊而成。小說與實際人生畢竟有一段距離,比如「復活」中描寫父親對孩子苛厲的要求和教訓,甚至使孩子因畏懼父親不敢抗命因而得病致死。有人問過我是否有這種事,其實並不是如此。我的父親謙和有禮,個人修養極好,輕易是不會動怒的,他對我們一向採取放任式的教育,只要我們不犯大錯他從不干涉。

  我大弟立民不幸夭逝,主要是為了家貧,他病了幾天,父母以為感冒受寒不算太嚴重,便拖著沒有看醫師,事實上到今天鄉下地方孩子感冒,也仍然很常見在藥房隨便買點成藥治療。只是現在鄉下醫生也多了,稍顯異狀可以立刻送醫。為了大弟的不幸,父母都深感內疚,才有「復活」的情節。至於大弟害病的原因,全是他貪玩不聽話添衣,記得是舊曆初五下午受涼,那天有寒流,年十二傍晚就因急性肺炎不治。出村子買米糠的那一段或許是真的,我們既住在山區,家裏又缺人手,使派孩子上村子小店買東西是常事,我大弟膽氣壯,沒有錢叫他去賒帳他都可以做到,可能那一回他帶回超過他體能的重物,使父親耿耿於懷,到底他才是剛六歲的孩子啊!所以寫小說時便把這些事揉合在一起,這更可以加強自責的力量。文中把孩子綁起痛打的那一段純是虛構,現實中的父親絕不會做這種事。張先生劇本寫先父後半生以「復活」一文為基幹,我擔心會使人產生誤會,以為先父是殘暴的人,曾經反對這麼一場戲,但李行先生為求劇情有高潮,堅請依據小說,不過他保證,情節的發展會顯得很自然,使人感到一個嚴父責打孩子有其不得不然的理由。

  類似這種出入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在濃縮的原則下,電影中一個角色甚至可能是現實生活中好幾個人融合而成,因為出現的人太多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而且要一一介紹也不可能,不過,一切的修改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即是不能改變先父人格的完整和他不屈服於困難環境的精神。

  那天我去參觀拍攝先父入院的那一場戲,秦漢由林鳳嬌扶著從屋裏出來,坐上用竹椅子臨時綁成的轎子,虛弱的秦漢右手拉著六歲的大兒子,手牽著揹了嬰孩的嬌妻,山中老屋是那麼古舊蒼涼,妻兒又是那麼孤落無依,熱心趕來幫忙的村人抬起轎子慢慢走開了,這一去是否還能再回來見面重過他們彼此相屬的生活呢?

  圍在鏡頭後面一群觀眾中,我注意到有一個中年男人咧著嘴笑著,眼角上卻掛了兩顆淚水。

我聽到他喃喃的說著:

「啊!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這些舊事是否應該重提呢?唉!我不知道答應拍這部電影,是對還是錯了!

摘錄自http://cloud.hakka.gov.tw/content/images/04/C/20/04-C-20-0014-01.html

by 網站管理, 2016-09-25 00:36, 人氣(1146)

2011.2.10

一個作家眼中的中國:專訪余華

  我們認識的中國作家余華,是《活著》人生大起大落的福貴、《許三觀賣血記》草根十足樂觀的許三觀、《兄弟》個性大不同,卻同樣隨著時代起伏的李光頭或宋剛。

  他樸實貼近生活的語言,草根的主角設定,即使被命運操弄仍然散發人性光輝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讀者。然而從《兄弟》開始,他的故事發生背景逐漸離開了文革時期,進入了現代中國。從《兄弟》下集開始,社會的光怪陸離及性欲橫流在余華的筆下瘋狂競逐著,這讓許多讀者疑惑或批評,想著:余華接下來要去哪裡?

  經過四年後,余華又交出一部作品,卻是一部散文隨筆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透過十個詞彙,余華從十個方向來凝視當代中國,同時也凝視著自己的作家歷程和書寫焦點。

  書名乍看之下很像政治評論集,內容卻一點也不枯燥;很會說故事的余華,用一個個故事組成十個詞彙,夾敘夾議地,每個都說得活色生香。散落在各篇章裡的,可以看到他組成故事的元素,了解他的成長背景與時代觀,以及和時代脈動緊密結合的,一個中國作家的當代政治社會看法。

  

  誠品站專訪余華,聊聊這十個詞彙,以及十個詞彙之外的余華觀點。


誠品站:在小說《兄弟》出版後的四年,您帶給我們的新作是散文隨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您在訪談中曾經表示,外國媒體總是針對您的國籍,請教您對於中國問題的看法,您對這個現象感到有些無奈苦惱。然而為何現在又選擇寫出「一個作家眼中的中國」?

余華:這個起因,如同我在前言中所說的—二○○九年三月,我在美國期間,白亞仁邀請我前往波姆那學院(Pomona College)講述當代中國。這位老朋友將我的演講題目定為「一個作家的中國」,我在準備演講稿的時候,發現了這本書;我告訴白亞仁計畫寫作這本書,白亞仁立即表示願意承擔此書的英文翻譯。當我回國後決定自己的寫作從十個詞彙出發,白亞仁就將書名建議為《十個詞彙的中國》。

  我一邊寫,他一翻譯,從二○○九年四月開始寫,在法蘭克福書展時只寫了四個詞彙,就開始賣版權;全書定稿之後,英文也翻譯完畢了。一般我的書名是我自己想的,只有這個書名是他想的。
 
  寫這本書的初衷,也和埃及的示威遊行一樣,醞釀很久了。我想那麼多年來,我還是很多話要說,光用虛構的方式來說,不夠。有時候,需要用一種非虛構的方式說,說得更加直接一點。

  所以,寫完這本書以後,覺得心裡面很痛快,雖然寫完第一篇以後,我就知道這本書不能出版了。在中國,文革雖然不能評比,但是還是可以談論;「六四」卻連談論都不讓。


  不過中國網民和學者作家們,已經學會技巧地去發言,網路上無法寫出「六四」,因為被屏蔽了,他們改稱「五月三十五號」。

  我還想談談一個現象:我的一名朋友在美國國務院研究中國和俄羅斯網路,兩個都是社會主義的國家,但是中國大陸的微博特別活躍,俄羅斯微博沒人寫。他才發現:越是管制你,你越想說;沒人管你,你反而不想說了,你覺得說話沒有任何意思了。

  就好比現在大陸期待民主選舉多好,台灣現在已經對選舉厭倦了,覺得無聊,我們期待那天,我們可以暢所欲言,想寫就寫;但是當給你這個自由的時候,你發現你沒話要說了。這也是一種矛盾。

 
誠品站:第一篇「人民」當中,您談到了六四天安門事件。在那時候,您用故事來定義您心目中的人民,時至今日「人民」的內容已經被置換。不過由於您的書在大陸十分暢銷,您的文字可說是和人民在一起的,您怎麼看待現在的人民?
 
余華:我之所以要寫人民那篇文章,就是因為結尾那樣的經歷,沒有燈光,一陣熱浪湧來,人的體溫能傳得比聲音還要遠,人民的力量集結在一起的時候的感受。領袖那篇,也是從最後那樣的感受來延伸,因為你對這個詞彙感受太深了,要寫時,你會把別的類似經驗也寫進去。
 
  怎樣能構成「人民」?當我們的訴求趨向一致的時候,人民才會出現。否則還是個體,為了掙錢而吵架。

  昨天看新聞,兩個中國旅遊團在台灣阿里山爭上火車,不僅吵架還打了起來,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一名在美國學習的中國研究生要搭校車,遠遠地看到校車似乎快開走了,他心裡一慌,拔腿狂奔,罔顧眼前規矩排隊的美國人。

  美國人看到他這氣勢,趕忙左右讓開,刷~地讓出一條路來;等到他終於上了校車,才意識到「這裡不是中國,這是美國!」他一想起來,就臉紅了,一路紅到學校去。

  但我看到這新聞,他們不臉紅,卻讓我臉紅了,覺得真是很羞愧!像這種情況是構不成人民的。
 
  雖然我們所遭受的待遇都不公正不一樣,但是當我們的願望都趨向一致的時候,「人民」才會出現。而現在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人民?我在網路上感受到的,當你批評官員和有錢人的時候,人民才會出現。但這也不是非常好的現象。他不知道批評官員和有錢人的時候,更該批評的是背後體制的問題,但他們不關心。所以「人民」這個詞彙,我覺得只有六四時出現過,從此沒出現過。
 
  當然,我們大陸出現過很多群體性事件,很多網民的上網聲援自焚事件等等,但是這樣的「人民」曇花一現,出現幾天、一個禮拜,最長一個月又消失了。網路和新聞都是一樣的,大家都關心新的,遺忘重要的。

  我在想,當下一次人民這個詞彙,以正式大規模的方式出現的話,不知道中國會變成怎麼樣。
 

 
誠品站:在「領袖」「魯迅」等詞彙當中,想到了一個詞叫「樣板」。在今日,樣板是否依然存在呢?
 
余華:現在用新的方式在替代舊的方式,但是基本上還是那個樣板。譬如我今天參加台北書展的新聞發佈會,我覺得比大陸說得要好多了,他至少說得沒那麼長,要是改在北京和上海,介紹的時間起碼要一個小時以上,可能因為被批評得多了,慢慢也學乖了,但是一聽內容,還是樣板。
 
  作家也一樣,你讓一個作家到處去演講,他慢慢也會變成樣板,因為都是那些話重複來重複去,他要隔幾年以後才會有新的東西出來,否則還是樣板。所以我想,這個很難迴避,無非是有些人的樣版很呆板,有些人的樣版很生動。

  官員說話的八股樣板很難避免,因為官員在公開場合的說話是很謹慎,很緊張的,但他私底下肯定不是這樣子。

  我倒是真的不反對中國官方發言的方式,我只是希望他們說得短一點!這方面,可以考慮和台灣學習。一個短的發言,就算不好,也還行;一個長的發言,就算很棒,感受也會很糟糕!
 
 
誠品站:「閱讀」、「寫作」是從舊的集子裡摘出的,但是寫得更完整。有關這兩件事情,您是否可以給今日年輕人一些建議?
 
余華:只有一個字,寫。寫作裡面的寫,就好比人生經歷一樣的,沒有經歷怎麼會有人生呢?經歷越多,人生越豐富。

  寫就是這樣,你不寫,就不會知道什麼是作品,也不知道能夠表達出什麼東西出來?在這個世界上,最笨的方式往往是最聰明的方式,你想要找一個聰明的方式是找不到的,笨方式反而是好方式。
 
  我一般是不願意向人推薦書,因為每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對我有用的書對別人不見得有用。閱讀當然非常重要,因為閱讀能增長知識,也能讓心裡越來越健康。我們生活在現在的社會,人們內心深處的巨大壓力需要發洩,通過一個虛構的人物,你為它的命運哈哈大笑或哭泣,你為他的命運擔心,在某種程度上也減輕了自我的壓力,一方面也增長了自我的資質。
 
  一個好的作家或評論家,必先是一個好的讀者。一個在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也會讀,他可以讀到想要的東西。

  在閱讀時,你也不要在乎名人或身邊的人的說詞。那怕你朋友說這書有多麼的好,但你讀了幾頁之後,你覺得讀不下去了—這可能會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那些名人們說話靠不住,你朋友可能就是信名人的,名人說假話的機會多,因為他們說話機會多!第二個原因:這可能是本好書,一個人和好書相遇是需要緣分的,你可能還沒到和他相遇的時候。

  這就是我在魯迅中寫到的,我中小學時實在不喜歡魯迅,等到我三十六歲再讀到時,我突然發現,我命中注定的相遇時間,應該在三十六歲,而不是十六歲。如果我那時候不喜歡魯迅,硬要我讀是讀不出東西的;但是當我已經到了時候,我就能夠讀出箇中滋味。
 

誠品站:您為「草根」賦予了生猛的力量,更像「草莽英雄」。「草根」成為「新權貴」的影響力為何?
 
余華:草根也會有變化,一部份人會選擇進入官方主流之中,但真正的主流我們目前是看不見的。

  我從知識份子的角度來舉個例子。從八十年代起來的知識份子,無論是學術、做生意或者走上仕途的,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草根。畢竟高級幹部的孩子少,中國大陸那麼大,那麼大的舞台,很多人可以給你機會。老權貴的孩子那怕佔了大的地方,也沒辦法通吃,因為顧不過來。

  在八十年代,經歷了思想解放運動,大家的想法是很一致的。但經歷了九十年代,這群人馬上就分開了。一群人為錢說話,一群人為官說話。中國大陸知識份子,現在卻不論科班與否,一概缺乏兩個知識份子的基本特色:獨立性、批判性。

  這群草根成功之後,他們也不一樣。有一群人可能沒人知道,他們很成功,用他們的方式慢慢在改變這個社會:有很多人捐了很多錢卻不欲人知,有些人行善卻很高調…做慈善,當然說各種方式都應該鼓勵,只不過我比較不認可那樣的方式。

  我們的草根非常的複雜,不管在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都有一群草根有很廣泛的影響力,他們可能會影響中國今後發展趨勢;但是草根當中那些優秀的菁英們,他們是否能夠達成共識相當重要,但目前還看不出來。

  忙著作秀的人,就不用抱有期望了,不同朝代都說當政當權者好,不論草根或權貴,都是一樣。
 
誠品站:「山寨」、「忽悠」這兩個字,差不多也是年輕一代對於中國的理解。這兩個詞彙怎麼會突然風靡起來?

 
余華:山寨」和「忽悠」這兩個詞彙,在大陸一出現就風靡,至今風靡,其原因就在於九零年代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之後,價值觀的混亂所帶來的。

  這兩個詞,代表道德判斷已經不重要了—山寨讓「盜版」在輿論上合法化了,而忽悠把「欺騙」鬧劇化了。

  「忽悠」這個詞的意思就是「你不要當真了」。說「欺騙」,大家是不能容忍的,但是用上忽悠這個詞彙,意思反而變成「誰讓你被人欺騙,你自己是個笨蛋!」

  當一個人被欺騙之後,不會對騙人者產生憤怒,反而譏笑被騙者?這讓違反道德的行為,逐漸成為合理的存在。

  等到這兩個詞消失的時刻,可能價值觀又能清晰起來。我覺得這兩個詞就是代表大陸亂象叢生、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在你用任何誇張的詞說大陸當代,一點都不過份。
 

誠品站:中國即使內部有許多矛盾紛爭,對外依然有無比自信的民族態度,有時甚至理盲;也想要問問您有關於「民族主義」的想法?
 
余華:民族主義並不是中國根深蒂固的思維,更多是情緒化的表現。人民需要發洩,對生活不滿的人也會「藉題發揮」,尤其大陸題目不是那麼多,有些題目被限制了,民族主義可以讓大家找到知音,不會覺得孤單。

  中國老是宣傳國家了不起,自我感覺很好,也會導致民族主義的盛行,但民族主義的心態起源也很複雜,常因人而異。
 
  我發現,在北京奧運會前後,民族主義就發生變化了。北京奧運會前,年輕人要是在網路上說中國壞話,大家會群起而攻之,你不能批評。北京奧運會後,卻可以批評了,因為這群年輕人發現:我們怎麼找不到工作了?為什麼我所熱愛的國家,沒有給我工作?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國大學生就業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奧運會以後經濟衰弱,條件越來越差。他們會去思考:為什麼我們會這樣?轉而對政府官員不滿,民族主義的情緒反而沒有這麼強烈了。
 
 
誠品站:看您的微博,知道您最近去了一趟埃及,遇上了抗議。作為一名旁觀者,您怎麼看待這次的經驗?
 
余華:這次的經驗,我覺得和六四有點像。我在開羅電視中看到,坦克進來以後,那些示威遊行的人們爬上坦克,拉著國旗,拼命拍照。非常像六四前戒嚴的時候,坦克進來,人民去給他們送水,教育他們,說明你們不該這樣做。

  現在想想六四真的是發生的早。當時的社會矛盾真的不突出,一九八九年農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工人是九十年代才開始失業的,六四剛好在這個時間交界點發生。

  在那個時代,發生了那麼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我想還是文革的影響,甚至熱情的一種延續。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六四又影響了蘇聯解體,東歐的變化,社會主義一下子就全完了。

  像這次埃及的抗議事件,也影響到葉門、敘利亞、約旦等周邊國家。以此對照,六四的國際意義還是很大的。不過埃及確實是社會矛盾極其尖銳而爆發了抗議,六四發生時,則是社會矛盾尚未那麼的衝突。
 

誠品站:「當他人的疼痛成為我自己的疼痛,我就會真正領悟到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寫作。因為中國的疼痛,也是我個人的疼痛。」您在書中寫下了許多中國的疼痛,但這樣的疼痛,您認為有得治癒嗎?
 
余華:當今政府對於某些爭議話題,由於民意越來越強大,有點被迫的在改進。不過,治療我們中國當代疼痛的權力,不在我的手上,也不在其他人手上,是在政府手上。
 
  這個疼痛,有點像人生病之後產生的炎症。我希望我們能將疼痛拿出來,而不是只是掩蓋起來,反而讓傷害逐漸擴大。及時拿出來治療,可能會比較快康復。

  到目前為止,這種治癒疼痛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上,因為很多事情,是沒有民意的,立場相似地去討論一個話題的機會,是很少的,反而更多話題是被人忘記或不關心的。透過文學的影響,那怕有的話也是很微小的,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誠如書中我所寫的:「三十多年來雜草叢生般湧現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被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樂觀情緒所掩飾。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從今天看上去輝煌的結果出發,去尋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

  我還是希望發揮這小小的影響力,尋找出這些原因,懇切地寫出真正的想法與情感。

資料來源: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036

by 網站管理, 2016-09-25 00:35, 人氣(1135)
麥田新版前言

往事如煙;記憶猶新;困難重重;難以為繼;蓋棺論定;點點滴滴。


正文

毫無顧忌;竊竊私笑;揚長而去;鼻青眼腫;支支吾吾;偷雞摸狗;紋絲不動;神色慌張;屢見不鮮;談情說愛;賞心悅目;閃閃發光;信口開河;情緒激昂;真心實意;逃之夭夭;自鳴得意;欲說(言)又止;十分生動;不可救藥;朽木不可雕也;斷子絕孫;恭恭敬敬;光滑透亮;有氣無力;唉聲嘆氣;非我莫屬;左躱右藏;昏昏沈沈;嘟嘟嚷嚷;實實在在;花花綠綠;逆來順受;左思右想;轉彎抹角;軟硬不吃;南腔北調;蒙在鼓裡;一聲不吭;眉開眼笑;細聲細氣;頭暈眼花;千秋功業;迷迷糊糊;空空蕩蕩;一驚一咋;上梁不正下梁歪;千刀萬剮;自找苦吃;渾身無力;敲鑼打鼓;一刀兩斷;稀稀疏疏;無憂無慮;興致勃勃;繪聲繪色;全盤托出;比比皆是;不知所措;道聽塗說;四分五裂;無精打采;人窮志短;救急不救窮;見好就收;細皮嫩肉;走南闖北;愁眉苦臉;回光返照;挑三揀四;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提心吊膽;神氣活現;殺氣騰騰;凶多吉少;晃晃悠悠;起早摸黑;平平安安;能說會道;盡心盡力;袅袅升起;霞光四射;此起彼伏;轉瞬即逝。

摘錄自余華(2007),《活著》,台北:麥田出版社。
by 網站管理, 2016-09-25 00:34, 人氣(888)
張藝謀,生於1951年11月14日,陝西西安人。以執導充滿濃濃中國鄉土情味的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主題的浪漫互相映照。

  代表作有《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挂》、《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都具有相當的藝術水准。也曾主演影片《老井》、《古今大戰秦俑情》。是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 的代表人物之一 。
資料來源: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42223/164158/
by 網站管理, 2016-09-25 00:33, 人氣(1078)

如何評價張藝謀的電影《活著》?


  這是余華在自己微博中的評價,應該說受到了很大的干擾,而且是作者極為不情願的改編。書中最基本的精神,貫穿全書的那種懷著希望的憂傷和痛苦統統地消失不見了。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摘自互動百科。

  改編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肯定是必要的,但是得在秉承精髓的前提下啊!當然具體有什麼情節都不重要,把劇情改到現代,把福貴改成女的,把地主的身份改成乞丐,統統都不重要,但是前提是:余華由老黑奴有感而發的感情不能變。這一基本精神改動后,哪怕再出色,也只能算是《活著》的同名小說了。那麼這部《活著》的同名電影,就只能說借用了余華的框架,拍了張藝謀自己的東西。 我忘記是誰說過的一句話,就是導演千萬不要比觀眾傻。這話一聽就很提氣,可能是因為我默默地把自己與導演比較了一番。《活著》這部同名電影吧,感覺是電視劇的套路,導演希望讓觀眾跟著某些傻缺的行為跟著擔心跟著糾結。可我要是付了錢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希望能把票錢要回來。

  原著里,龍二是一個精明得無以復加的有著長者風範的混混,他不輕易與人賭博,且賭注很高,一般人和龍老爺賭不起,當然我們的福貴少爺是賭的起的。龍老爺穿著講究,也有排場,對賭的時候要有人伺候著毛巾等物件。龍老爺在這裡落下腳是憑藉當年與當時的賭場老爺在賭桌上的一場大戰,龍二勝了,老傢伙覺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就解甲歸田了,龍二接管了這片地盤。人們對龍二老爺尊敬有加,富貴少爺對其他人可以幺三喝四但眼神上都絕不敢對龍二顯示出不屑。此人物可以參考《天下無賊》「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的賊頭老大哥——黎叔。可惜,老謀子給進行了改編,在電影里龍二成了既下作又猥瑣,賭博的過程中還不時拍馬屁的不入流的混子。這樣的改編是因為就可以符合「既暴露了醜惡,又鞭撻了醜惡」的規定嗎?如果真是這樣,我倒對張藝謀導演有了些理解。福貴在賭場中的表現也不令人滿意。全部家產賭光之後,別人問,你現在拿什麼來賭?葛優竟然在暴怒中發起了瘋:我拿命跟他賭!哎呀,這個時候的葛優畢竟還是太年輕嘛。原著中的描寫大致是:福貴立刻就蔫了,以前有錢說話也有底氣,正所謂財大氣粗。現在身無分文,別人叫他少爺竟然都不敢答應了。福貴他老爸的表現與福貴類似,聲音也不那麼洪亮硬朗了,說話也變親切了,拉屎都不敢忘乎所以地啊啊叫著拉了。唉,反派太弱主角又太稀里糊塗。

  看個聰明人講述的關於聰明人的故事就那麼難嘛?!或者是一個聰明人講述的一個有關無可奈何的故事也行啊!怎麼偏偏就是一個著急的人講了一個著急的故事呢?!原著中沒有關於皮影的影子,是張藝謀先生給添加的,晚輩以為,添加的是比較生硬的,因為皮影出現的實在是太突兀了。給我的感覺就是老謀子為了在國際上獲獎硬生生的在原電影的基礎上插入了具有濃厚中國特色名族風味的民間藝術。如果把皮影去掉,根本不會影響情節的推展。甚至影響了小說的精髓,皮影欲發吸引眼球,則福貴在痛苦中的掙扎越被忽略。本片已經成為這樣一個故事,過去的浪蕩公子因愛好賭博淪為赤貧,終因與皮影的不解之緣過上幸福快樂生活。
  
  這他么是《活著》么,這他么不是《皮影》么!

  不好意思,我剛剛感受到我的戾氣在胸口中翻騰起伏,但最終還是被我壓制了下去。我們回過頭來說,一定要讓福貴慘嗎?快樂一點不行嘛?不行。當然大家都知道我和福貴之間沒有仇也沒有怨,所以肯定不是為了慘的效果才讓福貴家死光的。這好比一個對照實驗,所有的變數保持不變,只改變一個變數的數據,看一看對結果的影響。即當財富離去時,福貴活著的意義沒有了嗎?不,活著的意義絕對不是財富。當父母離去時,福貴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老婆孩子也相繼離去,福貴又起了哪些變化?至少福貴還是好好地活著。當然也可以用一個完全相反的對照實驗,講一個完全顛倒的故事,也就是將愛情親情財富一點點賦予原本一無所有的福貴,但這樣寫難度太大,容易寫成金庸。畢竟丟一百塊錢比賺一百塊錢給人的觸動更大。

  還有,戰爭場面描寫還是太幼稚,不知是不是因為經費緊張。好像整個戰爭就是兩個人蹲在戰壕里,這個對另一個說,兵敗如山倒啊,於是就戰敗了。刪掉吧,還原不出原著中戰場中的迷茫不知所措的慘烈,那就不要這個鏡頭了唄。

  剛剛看到書名《活著》的時候,我猜測書里可能要講一講那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看完之後我大概懂得了點道理:我是福貴,我不知道從哪裡來,我也不知道要到哪裡去。也許活著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我之所以活著,是因為我還沒死。哪怕再痛苦活著也可以對世界友好。對於生命的盡頭的取捨,不到死神帶走你的時候,不必擅自下決定。老婆孩子熱炕頭只是活著的能享受的快樂,而不是活著的意義。

資料來源:https://tw.duanzhihu.com/answer/18382709
by 網站管理, 2016-09-25 00:31, 人氣(1075)
生命的荒誕、無常與韌性:余華《活著》


  余華,浙江人,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是中國大陸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著有短篇小說集《十八歲出門遠行》、《世事如煙》,和長篇小說《活著》、《在細雨中呼喊》、《戰栗》、《許三觀賣血記》及《兄弟》。 

  余華《活著》於1994年獲《中國時報》10本好書獎、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8年榮獲義大利「格林札納‧卡佛文學獎」的最高獎項;2002年獲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入選香港《亞洲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2005年 8月29日,余華到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和讀者暢談《活著》及現實生活對其創作的影響。余華表示:《活著》講述的是一個人和命運及生命的關係,講述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而這個小說題目是一次午睡時突然想起的,他認為「活著」這個詞充滿力量,不是喊叫,也不是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http://www.epochtimes.com/b5/5/9/4/n1040759.htm) 

  有評論家評論余華的作品有一種荒誕的真實。余華回應:中國的現實本來就是荒誕的,無論是過去的文革,還是巨變中的現在。關於文革時期,他舉例說:文革中毛澤東的像滿街都是,毛主席語錄連廁所牆壁,甚至痰盂裡都有。枕巾上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床單上印著「在大風大浪中前進」,這個細節就被寫進了小說中鳳霞新婚的床上。關於現在,他說:現在大陸常發生礦難,一有礦難就有不少記者來採訪,煤礦的領導就偷偷摸摸塞給記者「封口費」,後來礦難一再發生,就來了很多假記者來要「封口費」。結果附近地區的旅館、飯店天天期待著發生礦難,多一些人來吃住,好給他們帶來多一點的經濟效益。(http://www.epochtimes.com/b5/5/9/4/n1040759.htm) 

  有讀者問余華:為什麼在他的小說裡有那麼多的暴力和死亡?
  
  余華感慨說他是在十年動亂(1966~1976),在小學一年級到中學畢業的那段時光給他打下的烙印很深。文革中犯人被押在操場主席台上批鬥,台下黑壓壓幾千人觀看。最多的是殺人犯和強姦犯,宣判死刑,立即執行。犯人被五花大綁,手腕被勒得一點血色都沒有,死白死白的,估計再長一點時間,就是不死,手也廢掉了。拉向刑場,人們跟著卡車跑,騎著自行車追,在那壓抑的年代,看殺人,簡直像過年一樣。死刑犯被一腳踹倒跪下,一槓長槍對著後腦勺,砰地一槍, 腦漿迸裂,如果再掙扎,就又被補上幾槍。1989年,余華就夢見自己是這樣被殺的,他嚇得一頭冷汗。(http://www.epochtimes.com/b5/5/9/4/n1040759.htm)關於這一段情節也在《活著》中出現。  

  總之,余華將《活著》的故事背景擺在中國最動盪的年代--國共內戰、土地改革、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並且藉小說中的人物寫出當時中國人最困苦難堪的日子。小說的主角福貴是個農夫,小說裡的敘事者是個到鄉間採集民歌的年輕人,余華安排讓這位民歌收集者聽著福貴以第一人稱緩緩回憶他那一段辛酸歲月,他如何歷經身邊一個個親人的離去,最後只剩他和老牛作伴的往事。整篇小說頗具社會現實與省思。 

  地主少爺福貴是徐家唯一的香火,從小他總是有恃無恐,對父母予取予求,因為了解自己單傳的重要地位,我們見到福貴的父親徐老爺子是僱用雇工背著福貴上、下學的: 

  上私塾時我從來不走路,都是我家一個雇工背著我去,放學時他已經恭恭敬敬地彎腰蹲在那裡了,我騎上去後拍拍雇工的腦袋,說一聲:「長根,跑呀!」雇工長根就跑起來,我在上面一顛一顛的,像是一隻在樹梢上的麻雀。我說一聲:『飛呀!』長根就一步一跳,做出一副飛的樣子。 

  他在學校既不認真讀書,也不尊重老師,老師要他唸書時,他拿起《千字文》對老師說:「好好讀書,爹給你唸一段。」 長大後的福貴好色好賭,更總往城裡跑,常常不回家,福貴迷上賭博後表示:「後來我更喜歡賭博了,嫖妓只是為了輕鬆一下,就跟水喝多了要去方便一下一樣,說白了就是撒尿。賭博就完全不一樣了,我是又痛快又緊張,特別是那個緊張,有一股叫我說不出來的舒坦。」 
終於,福貴在一夕間把家產都敗給了龍二,徐老爺子傾家蕩產為兒子還債,離開祖屋後沒多久就死了。

  變成落拓窮農戶的福貴,開始過著艱苦的生活。在勸他戒賭不成負氣離家的妻子家珍又回家後,他重燃起求生的意志,跑去跟龍二借五畝地來耕,沒有當過農夫的福貴,開始下田工作,手指常被鐮刀割傷。幫忙下田的母親見到他手指受傷,便抓起田間一把泥土往他的傷口處貼,說泥土是最滋養的,能長作物,也能滋養身體。一家人,雖由盛而衰沒了家產,但母親卻常安慰福貴說窮沒有關係,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 

  在小說裡,余華藉著敘事者的眼睛,讓我們看到土地之於農民的重要--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也讓我們遇到像福貴這樣的農民形象-- 

  他們臉上的皺紋裡積滿了陽光和泥土,他們向我微笑時,我看到空洞的嘴裡牙齒所剩無幾。他們時常流出渾濁的眼淚,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時常悲傷,他們在高興時甚至是在什麼都沒有的平靜時刻,也會流淚而出,然後舉起和鄉間泥路一樣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淚,如同彈去身上的稻草。 

  福貴的農民性格便由此開展,然而,世事無常,他卻被軍隊抓去當兵了,後來,好不容易大難不死回到家,才從家珍口中知道母親在他離家不久就病死了。原以為只要知足地和家人過著窮困的日子也開心,但兒子有慶竟在捐血時失血過多而死;唯一的在他被抓丁的那一年,發了七天七夜的高燒,燒退後,就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了個好丈夫,卻偏偏難產而死;久病的家珍也接著兒女兒離開人世;沒多久女婿又在一次工業意外中死去,而飢餓過度的孫子又竟給豆子給噎死了,最終只剩下送走一個個親人的福貴,和一隻老牛相依相伴。 

  小說中我們透過敘事者見到老人福貴-- 

  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裸著胸膛坐在青草上,陽光從樹葉的縫隙裡照射下來,照在他瞇縫的眼睛上。他腿上沾滿了泥巴,刮光了的腦袋上,稀稀疏疏地鑽出來些許白髮,胸前的皮膚皺成一條一條,汗水在那裡起伏著流下來。此刻那頭老牛蹲在池塘泛黃的水中,只露出腦袋和一條長長的 
脊梁,我看到池水猶如拍岸一樣拍擊著那條黝黑的背脊…… 

  從發生在福貴身上的故事,還有作者所塑造的福貴的農民形象,他代表了中國自古以來農民堅毅、溫厚與認命的人格特質。 


命運的荒誕 

  余華的小說《活著》,到了張藝謀的鏡頭底下,將福貴從農夫改為沒落的地主後代,他是有意要將這位市井小民經歷大時代的變革--40年代國共內戰、50年代大躍進、60年代文化大革命--藉由這樣的動盪把生命的荒誕、無常與生命經歷風雪的蒼勁韌性給表現出來。 

  電影一開始便藉由沉迷賭桌的福貴,把舊社會的腐敗給點了出來,福貴是資本家(地主)的代表,是後來共產黨所要剷除的對象。當福貴的家產被龍二設計詐賭全輸光後,為了撫養生病的老母只能做做小生意,離家的家珍知道他改邪歸正了,便帶著小孩回家。之後福貴靠著表演皮影戲維生,可是卻在意外中被抓去當兵,在戰場中和好友春生相互砥礪要活著回家。和家人團聚後,遇上「大躍進」運動,福貴一家也如火如荼配合「全民大煉鋼」,希望達到「十年超英趕美」的理想。有慶由於幫忙練鋼,長期缺乏睡眠,在學校時躲在牆角補眠,正好,區長到學校視察,倒車時撞倒牆,倒下的磚頭壓死正熟睡的有慶,而這個區長竟是春生。喜歡開車的春生曾在戰場上說,只要讓他開上一回車,他死也願意。沒想到他真開上車了,還當上了區長,但命運的作弄卻讓他撞死了福貴唯一的兒子,命運的荒誕又於此展現。

  小說中對於有慶的死有更戲劇化的安排。校長(縣長的女人)生產,失血過多,通知學童到校輸血,檢驗後只有有慶的血型和校長一樣,有慶既高興又榮幸被選上,.護士持續抽血,有慶告訴護士說他頭有點昏,護士回他說,這是輸血的正常現象,一直到有慶臉色慘白,嘴唇變紫,最後心跳停止。當福貴趕到時,他驚慌的問醫生有慶的狀況,醫生只是淡淡地問福貴有幾個兒子?福貴回說:只有一個兒子;醫生卻反問說:怎麼只生一個兒子?有慶為了榮譽捐血給區長夫人,卻被抽血活活抽死,再度顯現出現實的荒謬與殘酷。 

  在影片中,命運的荒誕還有當年在賭桌上贏了福貴院房的龍二,因為被歸類為地主,而被押上批判大會,最後被槍斃,福貴聽到五聲槍響嚇得屁滾尿流。諷刺的是,福貴居然因為賭博救了自己一命,福貴對家珍說,如果當年不將這房子輸給龍二,如今,這槍打的是我。福貴的命,因為賭博而陰錯陽差的存活,但是他的女兒鳳霞就沒有那麼幸運。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醫院也遭波及,紅衛兵小護士自認為是醫生,具有醫學經驗的婦產科王斌教授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他們說這些教授是牛鬼蛇神,還把他們都關進了牛棚。 
鳳霞臨盆時,家珍見到醫院中都是些毫無經驗的年輕護士,為防萬一的突發狀況,萬二喜找了藉口將被文革批鬥的王斌教授「抓來」待命。當福貴得知王斌已經餓了三天,便跑去買饅頭給他吃,他一口氣狼吞虎嚥吃下了七個饅頭,最後噎住了!福貴立刻倒了一大杯水讓王斌喝下,但沒想到吃多了饅頭是不能喝水的;這時,鳳霞正好大出血,在這樣的生死關頭,自身難保的王斌根本幫不上一點忙,束手無策的家人只能親眼看著鳳霞血崩而死。 

人物命名的深意 

【福貴】

  有人認為「福貴」這個名字,真是諷刺,因為他一點也不「福貴」,雖然出身於地主富貴之家,可是卻因好賭,失去所有家產,卻又因為環境作弄,失去了一雙兒女,白髮人送黑髮人。電影還好,落幕時,生病的妻子和女婿、孫子都還在身邊,孫子所養的小雞代表著生命的生生不息的延續;可是小說裡,一對兒女意外去世、妻子病死、女婿公傷而死、孫子吃豆子噎死,最後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福貴」也還真是「福貴」,因為影片所要傳達的哲理就是只要活著,便充滿無窮希望;另外,最重要的是他的福氣還來自於他的妻子--「家珍」 


【家珍】 

  我們可以把這個名字解釋為家裡的珍寶,試想如果沒有家珍,福貴的人生應該是要完全改寫了。小說裡家珍對愛好女色的福貴總是一再隱忍,委婉勸說,有一次,福貴又在城裡遊蕩了很多天才回家,他以為會遭遇家珍的臉色,沒想到,家珍居然煮了四道菜,熱情地伺候著福貴,福貴發現這四道菜全一個樣,底下都是一塊肉,上面則是菜。福貴明白家珍是有意開導他:儘管女人外表不同,但睡在床上都是一樣的。而在電影裡,我們見到家珍三番兩次口頭勸誡福貴戒賭,後來,甚至不惜直接到賭場要福貴和她一起回家,她明知會讓自己難堪,還是要付諸行動;可是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確定吃了苦頭的福貴開始自食其力後,她從娘家拿了些錢,帶著小孩回家,無怨無悔地和他守著這個家。 

  小說裡的福貴敗光家產後,在龍二那兒取得五畝田,改行當農夫,過去也是有錢人家女兒的細皮嫩肉的家珍,也是挽起袖子,下田工作,家珍一身的病也就是這樣來的。她總認為:「有活幹心裡踏實。」所以,就算病了,在床上修養時,她也要福貴把所有破爛的衣服放在她床邊,開始拆拆縫縫為兒女做衣服--「家珍說也給我做一件,誰知我的衣服沒做完,家珍連針都拿不起了。那時候鳳霞和有慶睡著了,家珍還在油燈下給我縫衣服,她累的臉上都是汗,我幾次催她快睡,她都喘著氣搖頭,說是快了。結果針掉了下去,她的手哆嗦著去拿針,拿了幾次都沒拿起來,我撿起來遞給她,她才捏住又掉下去。」 

  家珍不僅勤勞質樸,也很聰明機警。在電影中,鎮長帶著一批人要充公福貴的皮影戲偶,家珍臨機一動,向鎮長提議,福貴可以為辛苦煉鋼的鎮民表演皮影戲,福貴這時才趁機說他當年幫共軍表演皮影戲,表演完一次,第二天就可以攻下一個山頭,表演完兩次,第二天又攻下兩個山頭。最後。福貴的一箱皮影果然被保存了下來。 

  在小說裡,有一次,鎮長帶著一位風水師在村子裡想找一個風水好的地方放置煉鋼的汽油桶,當風水師走到福貴家門口停了下來左顧右盼時,福貴很怕他們的茅屋被看中,就無家可歸,正巧家珍和風水師舊識,她請風水師進屋喝茶而化解了危機;後來,風水師轉而相中了鄰居的茅屋,鎮長放了一把火把那茅屋給燒了。 

  家珍還有著傳統母親的委曲求全,爲子女無悔付出。小說裡描述有一陣子家珍病得很重,鳳霞背著她進城裡看醫生,就在要進村之前,家珍擔心有慶看到她被鳳霞背的狼狽悲苦樣,會更加擔心她的病情,堅持要自己下來走。 

  家珍就是這樣一個人如其名的擁有傳統婦德的女性。 

【苦根】 

  小說裡鳳霞生產時大出血死亡,留下的兒子,取名叫「苦根」,「苦根」比較符合小說的結局。鳳霞過世後,萬二喜獨立撫養苦根,他在工地工作時將兒子背在背上。苦根很少給萬二喜添麻煩,當他肚子餓時,萬二喜會就近找尋是否正有在餵奶的母親,然後給她一毛錢,求她餵餵苦根。小說裡的萬二喜是「偏頭」,不是電影中的「瘸子」,他最後死於工地意外,死時被兩片板模夾碎,全身骨頭沒有一塊完整,當萬二喜被夾碎的那一剎那,脖子總算伸直了,他口中發出如雷的叫聲,高喊著:「苦根」。這孩子還真是苦,父母先後離他而去。 

【饅頭】 

  小說裡的「苦根」在電影中被改為「饅頭」,影片中家珍正好見到王斌教授狼吞虎嚥吞著饅頭,所以想給孫子起個微不足道的小名,長大的過程就用小名稱呼他,這樣的小名因為不起眼就不會被閻王爺的列入生死簿,若發生意外,因為名字沒有在生死簿上,勾魂使者就會找不到,這樣小命也會保了下來,這樣的說法雖說是迷信,卻表現了人民對食物、對生存的基本渴求。 

  小說更勝於電影的細節描寫 

  在小說中,牛鎮長是個不算輕的配角人物,他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表面上看起來是為民服務,骨子裡卻是利用權勢,能撈多少就撈多少。荒年時期,大家不斷在翻攪過無數次的田裡找食物,這一次,幸運的鳳霞翻到一個小甘藷,卻被旁邊的年輕人搶去,兩人正在爭執,福貴便和年輕人打了起來,這時,牛鎮長趕來勸架,說他認為鳳霞從不說謊,小甘藷一定是她的,但又苦於沒有第三者在場,無法證明小甘藷不是年輕人的,於是牛鎮長就把甘藷一分為二,一人一半,福貴抗議說有一半比另一半大許多,鎮長說這好辦,便把較大的一半切了一小塊下來,放入自己的口袋裡。 
又有一次,家珍回城裡娘家跟她父親要了一點米,回家後將門戶緊閉,開始煮粥給餓得發昏的家人吃,然而,烹煮時的炊煙還是吸引了飢餓的村人闖進了他們家,村人翻箱倒櫃想找出一些米,但牛鎮長卻把這些村人給轟了出去,牛鎮長在把大夥趕了出去後,輕聲請求福貴夫婦分一點米給他吧!家珍只好忍痛抓了一把米放在牛鎮長口袋裡。看著牛鎮長滿足地離去,家珍心疼那些米流下了眼淚。 
這個細節寫出了當人性與糧食形成拉距戰時,人性接受著考驗的同時是極其殘忍的,同時,人性絕對不是糧食的對手。 

  鳳霞這個苦命的孩子,聾啞之後,更是自卑,成為村裡人捉弄嘲笑的對象;在電影中,我們也見到忙著送水的鳳霞被幾個小孩丟石頭。在小說裡作者其實對鳳霞的形象多了不少著墨。鳳霞十多歲時,福貴為了讓有慶去上學,只好把鳳霞送去給人當養女,但養父母對她不好,她逃回了家,繼續認命地在田間幫忙,她從不對未來抱著希望。但是,偏頭的萬二喜經他人介紹一眼就看中了鳳霞,兩個殘疾的人格外相知相惜。萬二喜父母早逝,從小在貧困中求生存,成就他吃苦耐勞又體貼細心的性格。他見到長年臥病在床的家珍,不方便用餐,就立刻幫她訂做了一個小桌子,可以放在床上方便用餐。和鳳霞結婚後,他用心疼愛鳳霞,晚上睡覺前,擔心蚊子吸鳳霞的血,會先讓鳳霞在門口乘涼,自己在屋內先餵飽蚊子,再讓鳳霞入房休息。 

  這些細節的描寫都展現了小人物溫厚善良的真性情。 

紅色的意象 

  在電影中,導演善用「紅色」的意象,去呈現喜氣洋洋,也表現勞動的辛勤與死亡的哀傷。萬二喜迎娶鳳霞時,區長來道賀,送的禮是披著兩條紅色彩帶的毛澤東肖像畫,其他賀禮還有小紅書「毛語錄」;喜事總與紅色連在一起,鳳霞快生產前,福貴夫婦先是送了「紅蛋」跟鎮長報喜;在全民大煉鋼的運動中,也見到大家不分晝夜地勞動,特別在夜晚,煉鐵窯裡噴出的熊熊火舌以及煉就的火紅的熔化的鐵。

  紅色一體兩面,代表著喜氣,可也在影片中兩次以血液出現死亡的象徵,有慶意外死亡被抬回到福貴面前時,掀開白布大家見到的是滿臉是血的有慶;家珍抱著難產的躺在白色床單上鮮血直流的鳳霞,一面哭喊著醫生救救她僅存的孩子,在一片紅色的渲染下,死亡的象徵更顯肅殺。 

黑色幽默 

  雖然導演為了強調情節的故事張力,而把福貴這樣一個小人物放到一個大時代裡,讓他去經歷生命的起起伏伏與人世間的生離死別,但整部影片並不全是灰色沉重到底,其中有很多黑色的幽默。 
片中的幽默在影片開始不久便已見得,福貴沉迷於賭桌,每次賭博輸了就在帳本上簽帳,越輸越多,帳也越簽越多,龍二見他簽名越簽越漂亮,幽了他一默:「近來帳欠了不少,但,字是練得大有長進了!」後來,福貴輸掉家產後,家珍帶著鳳霞和出生不久的兒子回家團聚,婆婆問給孫子取了什麼名?家珍說:「不賭。」福貴當然聽得出是在諷刺他,但也連聲附和說:「不賭。不賭好,不賭好。」 

  又有一次,有慶生氣福貴懲罰他調皮,其實他是未被欺負的姐姐出頭,所以,有慶不願意去看福貴演皮影。家珍為了讓有慶消消氣,提議以送茶給福貴的名義,在茶裡加醋,喜孜孜的有慶家了很多醋,還加了辣椒,當他把茶送給表演得正起勁的福貴後,福貴喝了一大口,酸辣到噴得滿是布幕,氣得追著有慶跑,台下的觀眾看到這一幕,也大笑失聲。 

  另外,萬二喜和鳳霞的第一次約會,居然是兩人一起在家裡的牆上畫了一幅巨大的毛澤東像;萬二喜要娶走鳳霞時,還對毛澤東畫像高喊:「毛澤東您老人家,我把鳳霞接走了!」這不僅讓劇中現場道喜的人發笑,也讓觀眾發出轟然爆笑。 

  鳳霞懷孕後,萬二喜買酒到福貴家慶祝,家珍要萬二喜多陪陪鳳霞,她調侃說,當年她懷鳳霞的時候,福貴就常常不在家;萬二喜不明究裡隨口說:「爹當時挺忙的。」這時只有家珍和福貴心知肚明他們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歲月,也只有他們兩人和隨著劇情起落的觀眾發出會心一笑。 

  這些平凡的快樂,在那樣顛沛流離的不確定的時代,更顯奢侈,而其幽默也同樣帶著強烈的諷刺意味,點出了生命的無常與韌性。 

皮影戲的意涵 

  「皮影戲」從影片一開始便貫穿整部片子到落幕,它陪伴福貴走過生命中的很多階段,所以,其實它是有著重要意涵的。電影開頭便見到皮影戲成為福貴在賭桌消遣娛樂的工具,福貴賭累了,便向老闆表示:怎麼把皮影戲演得這麼差?老闆逢迎著福貴提議說:「演了一天都累了,要麼,您上台給他們示範一下。」沉迷在賭桌的福貴早已每天耳濡目染,便上台表演,讓兩隻男女皮影親熱起來,還發出親嘴的「嘖」、「嘖」聲,觀眾拍手叫好。 

  敗光所有的福貴,跑去找他祖厝的新主人龍二借錢,龍二表示救急不救窮,於是把皮影借給他,要他自己想辦法賺錢,這時皮影成了福貴養家活口的謀生工具。之後又在國共內戰中,為軍隊表演,為自己找到了一條活路;50年代,他又利用表演皮影戲的專長,幫煉鋼的鎮民加油打氣;然而,皮影戲裡的古代的公孫將相、帝王思想的劇情,卻是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所亟欲批鬥革除的,這箱皮偶終究逃不了這場劫難。 

  儘管皮偶離開了福貴,但直到影片最後,皮影戲箱卻被福貴的孫子饅頭拿來當成生生不息的小雞的家,正好扣合了導演所要特別凸出「以後…」的無限想像空間與可能,那代表了生命之輪的不停轉動的延續,正如福貴回答饅頭的問話:「小雞長大了,饅頭也長大了。」 
皮影戲的興衰說明了「人生如戲」、「生命無常」,而人就像皮影裡的戲偶,面對大環境的社會變遷,沒有主控權,只能在戲台上認真努力地活出自己。 

省思與批判 

順天知命 

  小說裡的福貴被塑造得相當認命,他的哲學是:「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緣,做雞報曉,做女人織布,哪隻牛不耕田?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而電影中的福貴,因為時代環境的因素而被塑造成一個既畏縮膽小又戰戰兢兢充滿生存焦慮的小人物。從福貴身上,我們見到余華在小說中對人的生命「韌性」的強調以及「順天知命」的生活哲學;電影中張藝謀對生命延續所給予未來的永不放棄的希望。 

  好賭的福貴,氣走了妻兒,氣死了父親,後來為了養活家人,他低聲下氣跟龍二借錢,好漢做事好漢當,他也並不怨怪龍二,只怪自己好賭,怪不得別人,為了求生存,只能順天知命往前走。 
再看,龍二處心積慮贏得了福貴的宅院,卻也因此在文革時被打成地主階級,上面要沒收他的大宅院時,他無法適應環境的轉變,而與其有了衝突,最後命喪黃泉;還有片中的牛鎮長多年來為黨、為民忠貞付出,最後卻被打成走資派,.區長春生,也是在政治鬥爭中成了犧牲品,妻子自殺,連他自己也不想活了。 

  可見生命是多麼的無常,是非輸贏又豈是那麼絕對,順天知命,反而是像福貴這樣能屈能伸,識時務的人,在紊亂的時代中生存下去的哲學。 

知足常樂 

  福貴在賭光家產,後與妻子團聚之後,第一次感覺到家人全都在身邊的平凡幸福。後來,他意外被抓丁,又強烈感受到只有家人最好。 

  回家後面對啞了的鳳霞,死了的母親,難過之餘,他只能慶幸自己能活著回家,並自我安慰母親死的那天,他正在給解放軍唱戲,就當是給母親唱戲吧! 

  小說裡長年生病的家珍在臨終時,寬為著自己和福貴:「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一起過。」其實,家珍跟著福貴哪有過過好日子,但家珍卻也對於能為福貴生了一雙兒女回報他,而感到心滿意足。最後,家珍用剩下的一口氣說:「鳳霞、有慶都死在我前頭,我心也定了,用不著再為他們操心,怎麼說我也是做娘的女人,兩個孩子活著時都孝順我,做人能做成這樣我該知足了。」知足的家珍看的是小孩生前都很孝順她,而不去想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與痛苦。 

  自我安慰,是知足快樂的一種方法。能夠正面思考的人是時常處於快樂的。如實地面對生命中的「黑暗」,也才能對比出「光明」。 

危機激發潛力 

  人們往往在遭遇絕境,才能真正發掘自己的極限和潛力。不肖子福貴哪會料到在窮途末路時,聽進了龍二告誡他的:「當年,無論多麼困難,我都不向人開口。」就靠著一箱皮影,拼命往前衝,成了個有責任心的愛家好男人;還有出身於好人家的家珍,也哪會料到環境逼得她在福貴莫名其妙捲入國共內戰後,竟有能力去支撐起一個家的經濟,還照顧生命的婆婆和一雙幼小的兒女。 
這些對家的成就絕對是年輕時的福貴和家珍始料未及的。 

  愈是困阨的環境,愈能使人發揮出你所不知的潛力。王安憶的小說〈流逝〉裡的端麗因為文化大革命從原本的少奶奶,成為尋常百姓,凡事要自己動手,傭人伺候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在菜市場上,端麗敢和人爭辯了,有一次排隊買魚, 

  幾個野孩子在她跟前插隊,反而還賴說她插隊。端麗二話不說,奪過他們的籃子,扔得遠遠的。這和她第一次鼓起勇氣上菜市場買魚有著天壤之別――賣魚的營業員為了防止插隊,用粉筆在人們的胳膊上寫號碼,一邊寫一邊喊著號碼。端麗覺得在衣服上寫號碼,像是犯人的囚衣。於是向營業員商量把號碼寫在她夾襖前襟的一角。誰知到她買魚時,她的號碼因人擠人和毛線衣的磨蹭給擦掉了。她急得快哭了,一句話也不出來。後來,是鄰居為她作證,才順利買到魚。之後,端麗不再畏縮,她獲得了與過去所不同的自尊感,那是在貧窮中才有的自尊。 

  生命的確需要試煉,才能趨於完整。有一部外語電影――〈天堂的孩子〉相當具有勵志性。懂事的阿里出身於貧窮的家庭,有一天他去幫生病的媽媽買東西時,卻把妹妹補好的鞋子弄丟了。他和上早上課的妹妹商量,妹妹先穿他的鞋子去上學,放學後,他在半路等她,交換鞋子後,他再趕去上他的課。剛開始阿里常常因為遲到被罰,後來跑步的速度愈來愈快了。阿里對於遺失了妹妹的鞋子一直耿耿於懷,當他得知有一個校外的跑步比賽的第三名的獎品中有一雙球鞋時,他決定去參加比賽。比賽當天,每一個參賽的選手無不穿著名牌的運動鞋,只有阿里還是那一雙快要磨破的球鞋。比賽的過程中,阿里的腦子裡出現了這些日子以來,妹妹和他共穿一雙鞋的委屈,他奮力地往前跑,當他一路領先時,他又故意退到了第三個,可是後來又有人迎頭趕上他,他繼續往前衝,最後,居然在衝刺時,跑出了第一名的成績,領獎時他並不高興,因為他對妹妹承諾要帶回一雙新的運動鞋給她的。電影的結局是父親領到了薪水,買了不少日用品和食物,當然還包括阿里之前和父親一起去當園丁,希望父親買一雙給妹妹的鞋。 

  的確,沒有岩石,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啊! 

原諒別人,等於放過自己 

  家珍無法原諒區長春生害死了有慶,說他欠他們家一條命,也拒絕接受春生任何經濟上的補償,包括鳳霞結婚春生來道喜送禮,家珍也不給好臉色,想把禮物給退回去;但她卻選擇在春生被打成走資派,老婆自殺,陷入最窮途潦倒,對生命絕望之際,原諒了春生,她邀請春生進屋坐,還告訴他:「春生,你記著你欠我們家一條命,你得好好活著。」 
  
  在家珍選擇原諒春生的那一瞬間,她等於也是選擇放過多年來在仇恨中度過的自己。因為要怨恨別人,自己也是要受苦受罪的。. 

從生存環境修正自己 

  有一次,有慶問福貴「小雞長大了變什麼?」福貴回答:「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牛長大了,就是共產主義,就天天吃餃子,天天吃肉了。」到了福貴晚年孫子饅頭也問他:「雞長大了變成什麼?」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正好問到了他同樣的話,而經歷過政治風暴的福貴,他回答孫子的是:「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牛長大了,饅頭也長大了。之後…生活就會更好了。」此時,福貴已經不再將共產主義視為理想,反而將:「只要活著,生活就會越變越好。」視為努力的方向。 

  這是從生存環境成長學習而來的自我觀念的正確修正。 

從戰爭思考生命意義 

  影片中山河變色的戰爭場面,堆積如山的屍體,震懾著、刺痛著觀眾,大時代所加諸於人民的嚴酷,讓我們思考戰爭與生命的意義以及人的存在尊嚴與價值,這也是導演所要強調的。當意外被抓去打仗的福貴與春生驚見在國共內戰(1945~1949)戰場上堆疊的屍體時,春生感慨說:「咱們得活著回去!」福貴馬上回應:「回去得好好活著!」這兩句話扣合著電影的宗旨,說明了在當時能夠活著是多麼地不容易,至於該怎麼樣地「好好活著」,導演利用生命的延續留給觀眾開放式的想像空間。

資料來源:http://blog.udn.com/bimoon2288/311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