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位置: 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 > 文件區 > 課群電子報 > 第一期-邵承芬老師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閱讀詮釋與想像創生電子報    【第一期】
                                                                                             發行日期:105年10月31日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28, 人氣(1061)

發刊詞-閱讀的三度空間

王坪

談到閱讀,就會聯想到文學,而文學又會自然聯想到小說、傳記、散文及詩歌等文本形式的作品,但實際上,文學也可以是以戲劇或電影形式呈現的影像文本,所以廣義的閱讀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然而,無論何種形式,我們閱讀的目的所為何來?龍應台在百年思索的序文中提到,文學有如「白楊樹的湖中倒影」,它的「功能」就是「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看見「現實背面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在這種現實裡,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還有直覺的對「美」的頓悟。美,也是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所以,透過閱讀文學,能讓我們「看見」現實之外的另一種「現實」,而這種「看見」就是一種詮釋的過程,藉此過程將文學作品描述的「現實」轉化為讀者的「想像創生」,進而形成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通識教育中心的閔宇經老師以「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為主軸,將紙本文本及影像文本的經典作品,分別從社會規訓、歷史記憶及生命敘事三個面向,發展成三門通識課程,期望學生能藉由閱讀開展社會與歷史的視野,進而理解人的生命價值與生存意義。

最後期勉修讀這三門課程的同學,認真學習,因此培養閱讀的「寬度」與「深度」,進而涵養出心靈的「高度」,此即本計畫之最終目的。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27, 人氣(961)
如何重燃閱讀之火

邵承芬

  現在人還閱讀嗎?是本課群的基本精神及訴求。閱讀在我們的世代中,是必然的產物,除卻了教科書以外,從中小學的偵探小說亞森羅頻,到大學的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與瓊瑤的文藝愛情小說等,都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腦海中浮現出許多的畫面,如辦案時如何身歷險境而靠著卓越的智慧與異常的冷靜,抽絲剝繭地還原真相,又如:高手過招,腳踏七星,縱身跳躍時的畫面;再如刻劃纏綿悱惻又動人心弦的偉大愛情故事等等。在看電視之餘的娛樂就是小說了,繼小說之後是漫畫,仍然在閱讀的情境中,且必須到書店/小說店等實體書店中去買或是借閱。

  然而科技的進步,不僅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於將作者與閱聽人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透過網路,可以聽/看,也可以閱讀,便利是便利多了,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缺了些什麼?就如同現在寫作,大部份都是機上作業,便利又迅捷,寫完排版也就差不多了,但發現到,在所有的優點背後,我們有些能力在無意識中逐漸的在退化,那就是寫字,古時稱書法,如今我們大半的時間都用電腦打字,除了簽名外,大概是日益減少中,這樣算不算是危機呢?我們愈來愈不重視字體,中國文字的優美,可能在若干年後,只能從故宮的字帖中去懷舊去思古了。

  閱讀與文字同樣地面臨到時代的危機,現代人過於重視影音的素材,對於文本的涉獵愈來愈少,基於以上的問題意識,在[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的課群計畫中,提出了「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這門課,課程中以《活著》;《原鄉人》;《異域》;《一九八四/重裝任務》四部文本/影本,擬透過文本的閱讀與影本間互文性的觀照,再經過歷時性與共時性的比較,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事實與真相間,在不同時空中,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與詮釋,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相對性的認同。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27, 人氣(1058)

側身觀察:以文本為經影像為緯所交織的優質課群

莊明哲/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兼學務長

  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閔宇經教授團隊所申請的105-1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B 類「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通識課群計畫又獲通過補助!非常難得!之所以會是「又獲通過補助」,來自於閔教授曾在教育部技職司首次推動的「104年教育部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中以B類課群「身體與文化」課群計畫獲補助。除了閔宇經教授外,還包含吳美玲教授、邵承芬教授共同執行。所教授課程依序分別為「身體的哲學思維」、「性別與社會」與「歷史中的身體文化」。這三門課都是選修課程,需要與其他課程競爭。

  本次計畫閔教授另有新意提出「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通識課群計畫它由三門課所組成;1.閔宇經教授的「閱讀與想像:社會規訓」;2.吳美玲教授的「閱讀與想像:生命敘事3.邵承芬教授的「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

  仔細閱讀本課群計畫的課群意識執行教授們共同的思考有三:1.現代學生還閱讀嗎?主持人引用相關調查研究指出網路盛行造成現在青少年使用的語言過於網路化,整體閱讀能力退步等問題值得重視2.當巴特(Roland Barthes)說「作者之死」時,意謂著文本的詮釋權已交給讀者,由讀者進行著「詮釋/想像」行動;而現代網路科技的進展提供了新的閱讀介面,導致降低了閱讀的時間,造成「讀者之死」。三位主持人嘗試提出閱讀的後現代意義並找尋新的轉化的可能~如果閱讀是一件值得堅持之事它還仍有意義;3.在第2點的限制之下孕育創新的原動力如何可能?

  從計畫中可以看到三位主持人的努力:通過三個維度(個體生命時間歷史集體社會)與四個子題(戰爭與和平、現實與理想、自由與秩序、家園與國族)建構本課群的發展內容與基本框架這樣的安排頗有說服力亦有可行性主持人不貪求全面觀照(實務上2學分實在有困難)而在通過適當議題試圖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與素養包含鑑賞美感邏輯思辨溝通表達與問題解決等

  首先,嘗試引導同學從紙本和影本中領會、欣賞、評析文字、聲音、影像的綜合美感。並能從文字的敘寫中體會與轉換成抽象的美感經驗,並從影像與音樂(或其他文本)中審視所蘊含的美學價值再將文字與影像(或其他文本)間進行相互的跨界轉換。次者,希望紙本和影本的討論啟發,讓學生透析其背後所隱藏的意義,並能針對課群共同觀照進行道德價值的獨立思考,進而提出有意義的個人看法而不盲從他人意見,並且能以客觀角度欣賞他人提出的多元意見。第三透過各式反思/閱讀心得單寫作,教師和TA的審慎批改,涵養學生通順的文字表達能力,並以分組討論/報告讓學生在團體中懂得如何傾聽他人和表達自己的意見。第四透過期中的參訪或學習服務方案和期末的三班聯合展演,創造問題情境,讓學生經由小組討論過程,具體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18週課程設計邏輯中,以「傳遞」-知識探索,「擴散與溝通」-思辨解決,以及「應用」-社會實踐與聯合展演等方式操作本課程。在操作過程中,安排雙班合班教學三班聯合展演等規劃深化共同核心議題有創新性再者規劃文本原著與文本改編的影片加上邀請專業老師導讀,亦令人為之一亮! 邵承芬教授的「閱讀與想像:歷史記憶」課程為例,安排了四個文本以及改編自文本的電影包含1.柏楊的《異域》(遠流)+朱延平執導的《異域》(藝能影業)+校外老師導讀;2.喬治‧歐威爾原著(徐立妍譯) 的《一九八四》(遠流)+邁克爾‧萊德福導演的《一九八四》+校內老師導讀;3.鍾理和的《原鄉人》+李行執導的《原鄉人》+校外老師導讀;4.余華的《活著》(麥田)+張藝謀執導的《活著》+校外老師導讀。上述安排除了具有創意之外也提供不同版本供學生思考與探究再適度安排校外專家蒞校專題演講展開不同視野。

  本計畫更運用網站平台拉住學生的交流與學習成效記錄其間的互動,並在師生的上網中留下互動文字,成為同學非即時閱讀的檔案。對有事請假或想進一步了解課程的同學提供合適的另類文本。同時本計畫三門課也共同搭建合作內容: 1.教師(TA)成長社群,2.多元層次的共時(協同)教學,3.剪輯教學工作坊,4.健行書房,5.圖書館週&星光電影院,6.校外參訪-體驗/服務學習,7.期中和期末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計畫提出了一般課群計畫少見的內容: 針對計畫主持教師群所展開的「深根推廣策略」,即所謂教學/研究/服務/進修的四合一增值策略。包含: 1.教師專業證照研習2.輔導學生參與比賽,例如「金車奇幻文學獎」「倪匡科幻文學獎」「皇冠大眾小說獎」「香港文學節短片創作獎」等等3.知識城--社區推廣申請桃園市「打造知識城」計畫。4.撰寫行動研究論文

  總體而言從計畫書的閱讀中可以看到三門課程的相互支援各有獨立性又有融滲性並注意到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及課程的「基本性」、「整合性」與「穿越性」的可能,相當不容易。

  當然,為了學生文本閱讀的品質要求,如果經費允許可適度購置閱讀文本,每一種30~40冊,避開圖書館不採購複本的限制,以及購置公播版影片免除侵權等問題。

  本計畫每位主持人均曾執行類似計畫多次具有豐富經驗,同時長期關注並推動相關議題的教學、研究工作,已累積許多成果,令人敬佩。此次有機會拜讀三位教授的計畫,實在是既高興又榮幸。也相信在三位主持人的共同協力以及教學助理的投入之下修課同學可獲得最好的教學內容留下美好而充實的學習旅程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27, 人氣(1008)

人文‧藝術與科技的演義實踐

曾時模

  跨領域合作的夢幻想像

   跨領域合作一直是個很熱門的詞彙,無論在產業或學術領域都推展已久,真正要執行跨領域合作除了有想法以外,還需要有願景與勇於嘗試的衝勁。剛接到劉老師邀請到要籌畫這個課群計畫時,內心是有些擔心,因為時間緊迫加上對另一位陳老師不熟,如何整合國文、數位影像與3D列印,是需要費心思考。

  之前未曾思考過這樣的結合,於是以自己專長與現階段授課內容為出發點進行跨領域的整合。平常授課內容以數位攝影為主,下半學期會帶入簡單影片製作的內容,但是為了要規劃課群計劃,每位老師必須在授課容上有所突破與精進,因此將前半部攝影部分濃縮為四周,再將後半部影片製作部分加強,因此大膽加入劇本與腳本製作與影片拍攝、後製等內容,一方面授課內容仍符合「數位影像藝術」課程名稱,同時加入動態影片企畫與製作內容,這無疑是給自己很大的挑戰與風險,同樣的其他老師也面臨相同挑戰。

   劉老師的「戲劇文化與社會」必須將原本課程內容作延伸,不再只是欣賞別人的作品,得開始學著自己動手寫故事和編寫劇本,從角色塑造、自編故事、撰寫劇本全部要自己來,最重要的是必須能真的拍成影片在期末作發表,相信這也是未曾有過學習經驗。而「戲劇文化與社會」所編寫故事與劇本及角色塑造,一方面提供給「數位影像藝術」課程先依據劇本場景及對白製作戲劇腳本,依據腳本以布袋戲表演方式拍成影片,再經過後製配上音效與字幕完成成果影片。另一方面,也將劇本及角色塑造內容提供給陳老師「逆向工程整合概論」課程,以3D列印方式將戲偶製作完成,結合這三個領域的專業來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跨領域課群計畫建構基礎

  課群計畫規劃之初,必須將原本三個課程內容做延伸、尋求專家協助與執行方法與策略三個面向作思考:

1.     課程延伸─

  計畫規劃之初必須了解每一門課程原本授課內容與方式,評估每一門課可以發揮到何種程度,不宜讓授課老師完全放棄原本授課內容,但又必須讓每一門課程突破現有框架,就原本內容再行發展出具有共同目標之授課內容,例如:戲曲欣賞→ 戲曲創作;數位攝影→影片製作;3D列印→戲偶製作,這樣轉變看似簡單,但執行起來極具挑戰性但又值得試試看,這樣又可以將兩兩課程合作協同教學發展出新教學內容(圖一),例如:戲曲創作VS戲偶製作→ 角色塑造、偶頭製作戲曲創作VS影片製作→   劇本創作、腳本繪製影片製作VS戲偶製作→    戲偶造型、舞台設計,最後將這三個課程結合起來,跨領域合作就可以完成「布袋戲演出」的成果展現,而個別課程又有劇本、戲偶、影片三種作品的具體產出。

 

2.     專家協助─

  課群計畫要執行必定會面臨必須跨界找專家協助的問題,因此,在計畫擬定之初就已經考慮好須聘請與戲曲劇本編寫創作、戲偶造型製作、戲偶操作與影片製作等實務專家協助,當初規劃如下:

‧劇本編寫創作─

  我們邀請員林光興閣林宏憲先生(圖二)來指導我們劇本寫作,原本布袋戲是不需要劇本,演出者都練就「腹內戲」演出功力,只須要有故事大綱就可以自由發揮臨場應變演出。林宏憲先生師承父親林啟東(鄭武雄)先生,民國四、五十年代全台灣內台戲最頂尖五位名人之一,據林宏憲先生描述父親遺留劇本高達5000集之多,是極少數會紀錄完整劇本布袋戲演出者,林先生回憶說當年他父親經常一天超過一萬元門票收入,舞台魅力幾乎可與黃俊雄真五洲布袋戲相媲美。正因為鄭武雄先生生前留下大批演出劇本,因此,我們邀請林宏憲先生來講授劇本編寫就意義重大。


 

‧戲偶造型製作─

  我們邀請在雲林地區頗負盛名「炎卿木偶刻社」徐俊文先生(圖三)來講授戲偶雕刻及戲偶造型技法,徐俊文師承父親徐炎卿先生技法,從事戲偶雕刻30年,雲林地區知名布袋戲團都曾經用過他雕刻戲偶,屆時將請徐俊文先生講授如何將一塊原本毫無生命的木頭,經他巧手雕刻及他的團隊彩繪與造型組合下,變成一尊尊富有肢體身段及造型亮麗布袋戲偶。徐先生將分享他與父親50年來精心製
作的不傳之密,敬請期待!

 

 ‧操偶演出技巧─

  黃世志先生(圖四)為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最後一個入室弟子,早年在黃俊雄布袋戲班受大師指導多年,後來加入霹靂布袋戲擔任操偶師,後因手臂受傷而退出劇組,因緣際會自組「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在各地演出,並擔任雲科大、虎科大及多所國中、國小布袋戲社團指導老師,將自己豐富經歷無私傳授給學生社團成員,本次應邀前來與同學分享與示範他布袋戲表演經驗,並將現場模擬各種角色口白與身段,相信會是一場令人難忘的傳統戲劇饗宴。


 

3.     計畫執行─

  本課群計畫結合藝術與人文、機械工程二大領域三門課程(表一),為實質跨領域整合課群計畫,在縱向課程內容編排及橫向課程彼此相互連結都經過仔細斟酌,避免協同教學流於形式而無法發揮效用,課程規畫之初即先將各科教授課程大綱確立,並衡量三位授課教師專長領域,授課內容可以相互協同教學,再輔以專家適時加入協助指導教學,務必讓本課群師生能藉由本課群計畫之實施發揮教學相長之成效,並在專家協助下得到更具體學習成果。茲就授課教師、教學助理、專家及學生在本課群計畫中之協同角色任務說明:

‧授課教師─

負責教授縱向課程內容及其他課程橫向協同教學,平時與學生討論互動、帶領課程實作、邀請專家、安排各項教學活動,成果發表時也展現教學成果。

‧教學助理─

平時負責協助教學、準備教材、收發學習單與討論紀錄、整理學習檔案,成果展示時能協助製作成果海報與製作成果冊。

‧專家─

講授個人專業技能與知識、個人經驗傳承、解答學生疑惑、提供專業諮詢,期末時展現專家指導成果。

‧學生─

平時配合參與教學活動、填寫學習單、參與課程實作,期末成果發表時能呈現這學期具體學習成果。

表一:三大領域課程內容編輯參考


跨越藩籬突破框架的新嘗試

  本課群著重於把古典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將腦中的創意化成具體可行的方案並完成實作成品。因此,「戲劇文化與社會」、「數位影像藝術」及「逆向工程整合概論」皆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起點,不僅是新編故事要有創新的思維,戲偶製作、戲偶影片拍攝都是一種新的跨界嘗試,故創新思維亦是課群的重要核心能力,發揮創造本能亦是本課群追求最終目標。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26, 人氣(1173)
活著是權利還是義務
佳祺TA

  今天是課群計畫第一次的雙班科際協同教學,主題是「活著是權利;還是義務」。本次協同是從《活著》文本與影本來作交互性的觀看。邀請到的協同教師是劉殿潤老師,共同參與的班級是吳美玲老師的班級,課程為「閱讀與想像:生命敘事」。

  劉殿潤老師是編劇大師,有「台灣奇葩」之稱,曾擔任記者,後來轉行作編劇,在中國大陸寫過一個電視劇本「鹿鼎記」,口碑非常好,收視率僅次於當時非常火紅的「武媚娘傳奇」,足見劉編劇的功力。

    劉老師表明在「鹿鼎記」的改編過程中,從韋小寶的選角就是一個相當頭痛的問題,因為梁朝偉、張衛健、黃曉明等多人均已飾演過,直到現在韓棟的版本,如何顛覆觀眾既有的印象,同一個角色,由不同人去詮釋,這就是劇作家的魅力所在,也是改編劇本最有趣的地方。在劉老師說明了編劇從文本到影本,如何的進行詮釋與想像的過程中揭開了今天協同的序幕。

    接著邵老師闡釋了所謂雙班科際協同教學的性質,因為劉老師是劇作家,而吳美玲老師是學心理社會,邵承芬老師是學歷史,三位協同教師的學養背景不同,在同一個主題下進行學科之間的整合,不同的學養對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去思考,在這其中並無對錯,只有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已。

  「活著是權利;還是義務」,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就在我們出世的時候,我們有權利去選擇嗎?還是只是被動的存在著活著,那接下來的每一天你又是如何活著,是努力的生存還是放空的存在自我的世界裡,邵老師用莎士比亞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除了向莎翁致敬外,更意謂著生存還是毀滅;活著還是死亡,是或不是,我們希望同學們去思考這樣的問題。

  在《活著》文本中,作者余華述說一位有錢的地主福貴,因家裡有錢,不愁吃穿,所以常在外吃喝嫖賭,最後把家產都敗光,頓時從地主淪為貧戶,但沒想到在文化大革命時,將他的土地贏走的龍二,因內鬥而被殺害,福貴心想還好我不是大地主了,才能保全生命,這也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而後福貴的親人因時局混亂與生活困頓,相繼離世,最後只剩福貴與一頭老牛還活著,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閱讀余華《活著》感受到福貴對於生命的尊重,雖然遇到許多困頓,但還是堅韌的努力活著。

   我們應如何看待《活著》文本與影本中的人物,我們不妨從歷史角度→心理角度→影評人角度來交互觀看。

  歷史學角度而言,影本直接切入1940年代,那時二戰剛結束,大陸還在歡欣鼓舞,慶祝勝利,但接踵而來的就是國共內戰,從19451949年,國民黨敗退,影本中福貴被拉夫,接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接著進入社會主義,開始整個社會大躍進、大煉鋼,實行人民公社接著就是文化大革命,大致整個歷史脈絡是這樣,但影本裡的皮影戲,經過大煉鋼、人民公社的時局,最後在文化大革命中皮影戲器具被銷毀,因為皮影戲主要是在文化的一部分,但裝皮影的那口箱子最侯還留著,讓福貴的孫子拿來養小雞,以這口箱子貫穿整部影片。

  以心理學角度去看待《活著》,那人為什麼活著,而不是選擇死亡,因為只要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你就會選擇活著,那我們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待,人類的基本需求為生理需求,講究吃飽穿暖,這樣人才能活著,但這樣不能滿足活著的意義,接著是要安全、愛與歸屬與自我實踐,以這種角度去看故事與影片中的人物,以主角福貴來看,為何福貴剛開始的生活吃喝嫖賭過的如此荒唐,那時對福貴來說,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他是很迷惘,直到福貴敗光家產後,經過母親生病、被拉夫後,他漸漸明白活著並不容易,開始會想活著的意義,並不是像之前一樣任意的揮霍生命,並清楚到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有活著的目標,因為有了活著的目標,他開始會觀察生活中的變化,並經過生命中不同的環境洗禮下,使他清楚知道活著就有希望,所以他要堅強的活著。也希望同學透過剛剛的分享,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人要抱持著希望與夢想,因為要夢最美。

 

  以影評人的角度去看待《活著》,張藝謀很擅長將社會寫實面全是在影片上,而在影片中,場與場的連接非常好,在選擇角色中,如何將一部很悲情的戲劇,使他沒有這麼讓人感到太過多的悲情,那選角就很重要了,就如同飾演主角的葛優看起來帶點喜感,演出來就讓人感覺沒有這麼悲情,張藝謀在改編的過程中,刪除了一些東西,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在以一部商業電影的時間來看,超過兩個小時,對於觀眾來說可能會太攏長了,可能就不會想看,所以大多都將時間壓縮在兩個小時左右,而影本跟文本來比較的話,較大的改變在於皮影戲,那為何要加入這樣元素呢? 因為小說改編成電影,最大的問題在於,要把文字變成影像,如果電影中的主角,繼續像文本中一樣是位佃農的話,那他的影像出來頂多是插秧、放牛犁田,出來的電影就不會像皮影戲的聲光效果好,也因那個時代也沒什麼娛樂,就是聽聽戲,所以加入了皮影戲元素,在改編的過中,張藝謀善用各種驚喜,電影中總會有幾個大轉擇點,像福貴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原是位大地主,後被拉夫遇上文革,使他一無所有,增加皮影戲主要增加聲光效果外,也要點出在文革時,有文化背景的東西是留不住。透過文本與影本的閱讀與個人經驗的堆疊,我們可以知道為何電影要這樣鋪陳。

   大哉問-如果台灣要拍部二二八如何掌握歷史的元素

  以歷史學的角度去看待如何拍部二二八,經過活著影本的閱讀後,我們可以發現,即便是位小人物,也會因為時代的洪流有所影響,同樣在二二八,我們也面臨到新的文化的挑戰,而這想跟大家討論,二二八是個歷史事實,我們無可否認,但是如何詮釋像文革、人民公社等,要如何讓歷史再現,當我們去呈現某個時代,那要以什麼角度去呈現這歷史,是要讓這世界更美好,而記載這段歷史,還是以借鏡的作用,還有三個字要送給大家「真善美」,我們一直強調真,但在真實的背後,需要善與美來支撐,就像我們繼仔真實的歷史,但我的目的是善還是美,是否良善有沒有達到美的境界,如果拍出來的影片是讓族群更加仇恨,那寧可不要。

    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待如何拍部二二八,如果能拍出一部讓真相還原,讓歷史回歸歷史,以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並且去學會放下;從中學會歷史的教訓避免再發生,這樣才有拍片的意義,而我們還原歷史的真相,不帶偏見與歧視,只有對那年代更加的了解與認識,讓歷史回歸歷史,讓我們放下。

     影評人的角度去看待如何拍部二二八,要不帶偏見的角度拍部二二八,有點困難,因為在台灣占大多數為本省人,而跟文化大革命不同,的地方是文革是階級鬥爭,而二二八屬於族群的鬥爭,要如何不失裂族群不帶偏見,所以拍起來較困難,就算拍出不帶偏見的二二八,但觀眾可能會因為個人角度不同,而有不同。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25, 人氣(1194)

電影《原鄉人》賣的是誰的原鄉情結?

蕭慧媛

 一、前言

   民國68(西元1979)台灣中影公司發行李行導演的電影《原鄉人》,首演選在美濃(19796月,鍾理和逝世後19),免費招待鍾理和的鄉親,當時整個戲院幾乎被踏破了!李行成功改編出《原鄉人》電影,彰顯台灣人在日治時期仍堅持民族氣節。劇中的愛情、悲劇、俊男美女,更深動傳達客家人堅忍自強的民族性格,也創造出鍾理和最廣為大眾熟悉的形象。影片成功獲得商業市場上的成功,有人說因為符合國民政府的政策,宣揚「反共文學」、「反共八股」;也有人認為是政府支持才會如此成功。

   但,是這樣嗎?我不以為然,因為以當時的水準而言,《原鄉人》的確拍的非常好,許多看過電影的人,為堅忍愛情、為自己嚮往的「原鄉」情結熱淚盈眶,起碼我也曾感動得熱淚盈眶。但這是不是鍾理和先生的原鄉情結呢?

   究竟是不是鍾理和先生的原鄉情結?首先要了解鍾理和先生究竟有沒有原鄉情結?電影內容描述的主人翁鍾理和先生,西元1938年因與鍾台妹同姓結婚受阻,遂隻身前往當時為滿州國所轄的奉天(瀋陽),進入滿洲自動車學校。1940年妻子前往滿洲,並且於瀋陽生下長子鍾鐵民1941年遷居北平專事寫作。 1946年返台應聘內埔初中任教,後因肺疾惡化去職,返美濃定居,病中重訂書稿不輟。196084日(44歲)逝世於 中華民國臺灣省高雄縣美濃鎮(今高雄市美濃區

 二、鍾理和的生平及原鄉

    原鄉」意指祖先移民或搬遷時所出生的地方,而原鄉人即是從這個地方所出生的人。鍾理和先生於西元19151215日,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阿里港支廳鹽埔區大路關庄新大路關,就是今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後來搬到美濃,傳統六堆的右堆。鍾理和先生出生的地方不管是叫六堆還是美濃,都是台灣傳統客家文化的代表。

    「客家」一般而言,即原來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因為五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南宋成立等因素相繼南遷,當地的居民稱後來的人為客,於是就有了客家的出現。其原始的居住地已很難正確指出,至於台灣的客家人,絕大部分來自粵東的潮州、惠州及嘉應州等地、與閩西的汀州府。不管遷徙多遠、不管來處多偏僻,客居他鄉的客家人,總認為自己是唐山的「中原人」。所以客家人沒有「故鄉」這個名詞,他們管故鄉叫「原鄉」;這也是鍾理和的電影叫「原鄉人」。

 三、鍾理和的「原鄉」親身體驗

    「原鄉人」是什麼意義呢?鍾理和在電影裡非常明確的敘述他的原鄉即是中國、就是支那、就是唐山;雖然所敘述的原鄉與他自己的親身體驗不同,但不管是模糊、不明確的敘述,或感到極度的失落的敘述、貶低原鄉人的存在的敘述,又或者是對海峽的另一岸充滿幻想與興奮的敘述,都是鍾理和先生對原鄉的看法與對原鄉付出時的真心情。鍾理和一直對原鄉是有模糊的憧憬的,他出生於日據時代的台灣,親眼看到帝國主義欺壓台灣同胞的事,他讀的是日本書,但他的文稿中,並沒有用日文書寫。在那個時代,台灣人自然不認同於日本國民,於是對「原鄉」--中國大陸,或多或少,有著無法言喻、孺慕、懷思…等等,相當複雜的情緒,其實中國到底怎麼樣?絕大多數的人包括鍾理和先生都是相當模糊的!那他的「原鄉」意識從何而來?

  鍾理和從小是從他奶奶的敘述去了解原鄉人,但奶奶告訴他,他們已經不是原鄉人了,因為他們已經不住在原鄉了,所以當時他總覺得很疑惑,為什麼一下說祖先是原鄉人而身為後代的他們卻不是原鄉人。而他的父親對原鄉則是感到非常的痛心疾首;因為有一次他父親不辭辛勞的返回大陸掃墓祭祖,過程非常失望,從此絕口不提原鄉事,然而此事過後,得知家鄉不幸消息後,卻又難過不已,對於原鄉真是又失望又掛念。二哥則因為對日本人的仇視,而從原鄉找到了方向,希冀原鄉能夠打破日本人對台灣的殖民與迫害。

  由此可以了解透過家人,作者的民族意識已經不像是一種抗日的強烈想法。他對原鄉人的感情已經過了那麼多選擇,對原鄉的看法不單只是認同奶奶、父親、二哥的看法,他也開始認定自己是原鄉的一份子,所以當他有機會返回原鄉時,就單純想為自己真正體驗原鄉的中國意體驗,或許更像鮭魚到了生命的某一個程度還是想回游到家鄉來落地歸根。

  所以當他因為婚姻不順遂,他原可以去當時的母國日本,他卻選擇去奉天(瀋陽),而且在奉天時生活非常困苦,他並有流落他鄉的鄉愁,而只是在努力此工作生活。後來鍾理和也曾寫信給好友廖清秀表述自己被迫離開故土旅居海外九年,第一是出於個人因素(愛情與婚姻的自主),另一個較為隱晦的是一些「民族意識」作祟。他也說「我不是一個愛國主義者」,「但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意思是說:「我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無論原鄉好壞,我都想親自去這個祖先由此而來的地方一探究竟」。

  最後鍾理和的「原鄉」經歷,並沒有讓他積極回到真正的「原鄉」--廣東梅縣,這可能因為他在原鄉有體驗、有幸福,但也有更多的失望。這也許他的心境,正如許許多多被日本人奴隸下的台灣子民,對模糊的「祖國」「原鄉」的一種憧憬、孺慕的情結。但也可能鍾理和並不是要返回「原鄉」,而是要在「原鄉」回過頭來看自己、認識自己,他要重新定位「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的三角關係;更可能他是回應了另一個原鄉「台灣」的呼喚。

 四、 代結論   

  有這樣糾結其實不只是日治時期的鍾理和而已,數十年來,即使時至今日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年以上「台灣人」,往往因為教育、因為嚮往悠久歷史、因為想一窺壯麗的山河、因為種種說不出的原因,對「中國結」仍有一定的藕斷絲連,仍是心有所牽。所以我認為電影大賣,賣的應該不只是「鍾理和」的原鄉情結而已。

  參考資料: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允晨文化,1996.7。

戴國煇,《台灣結》與《中國結》,  遠流文化 ,1994.5.16。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19, 人氣(1332)

異域/他鄉:從《異域》談認同與選擇

高上雯*

時代的變動

    民國3812月,雲南省主席盧漢叛變投共,《異域一書以此作為時代背景而展開,訴說著民國39除夕夜的巨變。駐守在雲南的國民政府軍隊正在包餃子、看戲、過新年的時候,陳賡率領共產黨的部隊前來,大家在驚慌中一面應戰,一面逃亡。元江一戰,大軍潰敗,造成一次又一次的撤退,將近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只有李彌部隊李國輝那團大約千人逃了出來。

《異域》文本與影本的爭議

鄧克保以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書寫《異域》,內容最早發表在民國50年的《自立晚報》,連載期間的原名是「血戰異域十一年」。作品發表之初,震撼人心,世人以為鄧克保身歷其境,然而第一主角鄧克保,並不是李彌將軍的部將,而是一名杜撰的角色。柏楊(本名郭衣洞)化名為鄧克保,寫出1949年底一支孤軍從雲南到緬甸撤退,在失去奧援、腹背受敵的情況之下,仍浴血奮戰的故事。事實上,柏楊並未曾參與滇湎孤軍的戰爭他寫作的原始素材,是根據李國輝提供的第一手史料。

《異域》書中的內容與史實略有出入,一度遭受查禁,後來臺北的平原出版社,將書名改為《異域》繼續發行,《異域》也在民國79年拍成電影,轟動一時。然而滇湎邊區雲南反共救國兵在《青年日報》刊登半版的廣告,抗議電影的內容與戰史不符。由於1999年以前「檔案法」尚未通過,相關的國家檔案尚未解密,當時以滇湎孤軍為主題的作品在人名、地名或時間的描述上多有出入史實的真相有待釐清。

《異域》文本虛實交錯李國輝描述孤軍的歷史回憶,成為建構《異域》的時代背景與故事情節,柏楊生動地訴說著孤軍們悲壯的生存戰鬥與天人交戰的內心世界,亦有其發揮歷史想像與文學創作的成分。總之,李彌將軍在滇湎創始的反共游擊部隊是真實存在的軍隊,《異域》文本與影本呈現出海外反共游擊戰史的血淚讓世人留意到孤軍的存在。

為何而戰?

  元江大撤退失去近六萬大軍的性命,孤軍留下來是一種相當悲壯的選擇,他們為何而戰?文本指出:「不是為誰反共,而是為自己反共,之前的血海深仇,讓孤軍決定留下來。」文本描寫孤軍為國而戰的心情:「我們從不後悔,我們每一滴血都為我們的國家滴下,假使有什麼感觸的話,我們只是憤怒和憂鬱。」孤軍一直堅守反共的立場,為反共而戰,國民政府也期待孤軍能在雲南建立起反共的前哨站。

孤軍撤出雲南,進入緬甸邊境之後,面對的不僅是與共軍、緬軍的戰鬥,為了生活必須與自然搏鬥,更要忍受身體的傷痛以及內心無盡的天人交戰。國民政府遠在臺灣,對孤軍的支援不易、補給有限,在時代轉變的當下,沒有人知道未來會變成如何。《異域》本文形容孤軍艱難的處境與心情:「像一個父親在苦難時拋棄他的親生兒女一樣,他們拋棄那些為他們流血效命的部下,走了。」文本多次用「孤兒」描寫孤軍的情況,「孤兒」二個字,道盡這支孤軍的心情。

孤軍何去何從?

孤軍撤退到緬甸北方的三不管地帶,緬甸政府在民國381219已經承認中共政權,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但緬甸並不願意中共入境。李彌部隊為了生存,只好戰勝緬軍來爭取立足之地,接著必須解決人力與槍械彈藥不足的問題,才能壯大部隊。後來美國為了減輕中共加入韓國戰場的壓力,暗中提供李彌援助,李彌部隊一度攻克雲南滄源數縣,但因缺乏戰力而無法固守。

孤軍二次攻打緬甸,一次反攻雲南,孤軍的存在撼動國際,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仲裁,演變為國際事件。緬軍開始發動攻擊,並向聯合國控訴臺灣的侵略。美國方面不想影響中美和中緬關係,要求國民政府將李彌部隊撤回臺灣,以解決國際糾紛。李彌與反緬的克、蒙軍合作,希望打通與臺灣的海運往來,得到人力與物資的補給。民國42年,臺灣「海滇輪」運來880人員與355噸的物資,因無法接頭而失敗。

蔣中正總統和軍方希望保留李彌部隊繼續反共,並向美國表達勸緬甸撤消控訴案,採取拖延應付的態度,但最後聯合國決議部隊必須解除武裝,並同意接受拘禁或即撤離緬甸。

撤與不撤的選擇

    孤軍反攻雲南的目標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而日益艱困,民國42年,中、美、緬、泰四國會議的結論是,國軍必須撤回臺灣中華民國最初決定撤離2000,分5批撤退,此舉是為了對聯合國的決議交待。事實上,國民政府暗中支持部隊編入克倫軍,但李部將領並沒有依計畫行事,以致政府為部隊生存考量,最後下令全面撤退。

孤軍依計畫分批撤退至臺灣者,大多被安置在桃園縣八德市、中壢市、平鎮市的「忠貞部隊」眷村。段希文抗命不撤,成立「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以示非國府的正規部隊。由於蔣總統不認識段希文,任命官邸出身的柳元麟為總指輝,這個時期柳軍部隊仍具備與緬軍作戰的實力,但已無力反共。緬甸聯手共軍將柳軍趕出國境,國府受到美國的壓力,下令柳軍撤退回臺。這次撤退中,第3軍因臺灣離家鄉雲南太遠、也不看好到臺灣的前途而選擇不撤,第5軍臨時奉命留下,但最後也成為沒有補給的部隊。

由於第35軍最後選擇不願來臺,於是國府同意將軍隊交給泰國統轄。爾後第35軍戰勝中共支持的泰國共產黨,為自己及其眷屬爭取泰國的公民權,泰北的美斯樂成為孤選擇留下的新家園。

小結

    對孤軍而言,中國是原鄉,最初選擇不投共,並歷經奮戰存活下來之後,自然也沒有認同共產黨或回去的打算。孤軍習慣了戰場上求生存的戰鬥生活,來到臺灣將是另一種謀生計的生活,中華民國雖是孤軍認同的祖國,但國民政府所在地的臺灣仍是一個遙遠、陌生的異域,或許這便是他們有來到臺灣的機會,但卻始終都沒有選擇來到臺灣的原因。

  《異域》文本以孤軍的立場撰寫而成,描述他們遭遇的處境與內心思維的世界,參與這段歷史的人們,因其不同的身份、立場,而對所經歷的一切有著不同的感受。然而,孤軍的奮戰,終究是中華民國歷史上悲壯的一頁。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by 網站管理, 2016-09-28 15:17, 人氣(941)

TA初體驗

徐佳祺

  在一個因緣際會下,方正壐老師問我要不要當教學助理,前提是必須在暑假上三天的培訓營,我想了想,在學校上課之餘,如有空閒能夠多充實自己有什麼不好,於是就答應了。就這樣進了培訓營,第一天就面臨到震撼教育,我們必須分組,但通識中心已將培訓人員隨機分組,原以為同班會同組,但萬萬沒想到全打散,就這樣離開了舒適的朋友圈,馬上要認識不同的朋友。雖然可以認識來自不同科系的人,讓我感到很歡喜,但要在一兩天內和原本不認識的人熱絡成為朋友卻著實有點困難,不過我展現我的熱情,很快地與他們成為了朋友,應該算是點頭之交吧!就這樣時間匆匆流逝,到了第三天,在最後一堂課,要分享這三天對同組人員的優點與建議,有一位同學說我很會照顧人,讓我很開心,其實在這組裡,我們都是互相照顧與扶持,因為我們會互相觀察,發現每個人的專長與個性,成為一個能體諒他人,並以個人的專長,發揮團隊精神。在這三天的培訓中,收穫有剪輯影片的技巧與更明白當助教的意義,而更大的收穫是學會以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如何面對不同的人,進行表達與溝通,這是我在成為教學助理前所做的準備。

   終於開學了,這是我第一次擔任教學助理,在跟學弟妹們接觸的第一堂課,讓我的心情七上八下,在上課時有些手足無措,雖然在上課前已做了許多準備,但畢竟是第一次以這種身分接觸學弟妹,在緊張之餘有些責任讓我更加擔心,擔心自己沒辦法勝任這個角色,不過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已漸漸找到自己的定位與方向,已經不再畏懼自己無法勝任,且與學弟妹們相處融洽,感覺像自己的弟妹一樣,會互相鬥嘴,討論課業等。

  不過有時會遇到想法自我的人,使得一些課程中需要參與的活動不容易安排妥當,這時就是考驗我們助教的智慧與耐性,要想盡辦法將事情辦得圓滿,在這過程中,讓我學會不少對答時該注意的地方,例如:說話時的口氣與方式,要思考如何讓對方聽得懂;當心情有些起伏時,要特別注意說話時不能受到心情影響,不然對方可能會誤解你的意思,造成雙方不愉快。

  這些小細節,都是我在當助教的過程中學會與理解的地方,有時我也會換個角度想,如果我是底下的學生,那我剛剛的言行舉止是否恰當,就好像角色扮演一樣,有時因為角色不同,看事物與想法也會不同;就如同詮釋閱讀與想像創生這個課群精神,希望透過閱讀去思考並創造不同於以往的思維。

  這門課最大的特色與困難,在於需要進行課後的討論,剛開始與學弟妹相約課後討論時,學弟妹們都很害羞,不敢表達自已的想法,害怕自己會說錯,但我總是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想法是沒有對錯,那只是代表個人觀點的不同,就這樣漸漸的學弟妹們,開始會述說自己的想法,藉由不同想法的述說,我們都可以慢慢理解,他人的思維與生活的故事。而因為有不同的見解,讓討論更能活絡,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寬廣,在經過多次的課後討論與課堂活動,使我開始閱讀,不僅閱讀書本,更是開啟閱讀我的生活點滴,且更能以同理心與寬廣的角度,去體驗生活中所有的瞬間,藉由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思考模式,讓我的生活更加寬廣,這些都是我當助教的歲月中,個人的感受與想法,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