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的想望.眾人的神話
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閔宇經
當瘟疫、疾病、仇恨、猜忌……紛紛飛出,潘朵拉關上盒子的剎那,保留了人類懷抱希望的能力,也留下了人類懷抱烏托邦的想望。儘管人類將歷經萬千億劫八苦之難,但娑婆世界眾生勘忍,全因心中還懷抱著想像/渴求希望的能力。
多年後的今天重讀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我與你》,卻有了另番體會。布伯認為「吾-它」(我-它)、「吾-汝」(我-你)是人與世界溝通的二種方式,兩者共同建構了人性的存在。於是「我-你」中的「你」,首先開展/分裂的即是「上帝」,卻也埋下回歸真我的的渴望;從「我」中產生/分裂成「它」,猶如從亞當身上產夏娃,因而「我-你-它」的社會世界正式成型,「我-你」的「我」是公我;「我-它」的「我」是私我,因此從男而女或者離開伊甸園都是隱喻,每一次的分裂都潛藏著回歸融合的渴望。
烏托邦、敵托邦、勿托邦……名稱的不斷演化,在伊甸園那裏是神話,在《理想國》那裏是故事,在《基督城》、《烏托邦》、《烏有他鄉》…那裏更多時候像是想像,而在《我們》、《美麗新世界》、《一九八四》那裏已經是文學作品,這些都只在指稱一種內心現象,人類共通潛藏的集體夢囈。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認為神話是眾人之夢,他說:「所有的神,所有的天堂,所有的世界都在我們自己心裡。他們是放大的夢,所有的夢則是相互衝突的身體能量以意象表現出來的形式。這就是神話。神話是象徵、隱喻意象的顯現。」所以神話的意義在於,他成為了集體無意識與個人意識之間溝通的橋樑。
烏托邦的神話、想像故事、文學作品何嘗不是如此呢?我與你、我與它、太陽神與酒神、阿尼瑪與阿尼瑪斯、公我與私我……不斷的衍生、變形、轉換為意識世界的現實痛苦與想像幸福、秩序與自由、個體與集體……,於是布伯、榮格、坎伯三者共同之處在於指出,宗教、神話、傳說、童話、烏托邦思想這種人性原型--千萬年以來的人類集體潛意識,反映(召喚)在這些分裂/創造之中,實際上潛藏著回歸/融合的渴望。
烏托邦始終來自人性,烏托邦是眾人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