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散步:《歷史的再思考》
by 網站管理, 2014-08-17 14:08, 人氣(1566)
參閱下列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8y388253/post/1261836786。
前言:
本學期上「影視與歷史」,老師要我們寫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的書評,從〈導言〉開始,一篇篇寫,但我沒有看書,沒看書不是因為不想看,買不到也,買不到怎辦?只好掰、就給它掰,掰一篇之不足,還幫兩個同學寫,反正本人沒啥特長(這句話讓我想到「哈啦猛男秀2」的台詞:「我的特長就是特長」,這片真的好笑),就是筆快反應快而已。
還要說明,寫〈導言〉時沒書看,所以用掰的,〈第一章〉以後拿到書,就比較有憑有據了。
本學期上「影視與歷史」,老師要我們寫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的書評,從〈導言〉開始,一篇篇寫,但我沒有看書,沒看書不是因為不想看,買不到也,買不到怎辦?只好掰、就給它掰,掰一篇之不足,還幫兩個同學寫,反正本人沒啥特長(這句話讓我想到「哈啦猛男秀2」的台詞:「我的特長就是特長」,這片真的好笑),就是筆快反應快而已。
還要說明,寫〈導言〉時沒書看,所以用掰的,〈第一章〉以後拿到書,就比較有憑有據了。
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
◎〈導言〉書評
我最大的感想是:這是繼承Hayden White《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以來的路數,以後現代主義的觀點,懷疑文本、質疑史家、解構歷史、戳破「事實」,我讀民初以來梁啟超胡適傅斯年等人的書,他們的「新史學」大都強調史料的重要,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等等,他們都認為史學是可以客觀、可以科學、可以求得「一個真相」的(例如顧頡剛的《古史辨》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種情形下,用胡適所謂的「科學方法」,講考證、論證據、尚實證……於是乎,真實而絕對的歷史便呈現出來了,這種說法一路拓展,已成共識,但Keith Jenkins、Hayden White等人質疑這類說法,他們認為史家不是記錄歷史,而是製造歷史,又認為文本(或曰「史料」)是種又創造又主觀的「後設」,試問,在種種有問題的問號之下,要如何能產生真實的歷史、絕對的歷史?
老師要我們寫感想,我不打算順著Keith Jenkins、Hayden White等人的思路照抄書裡的內容,我想用另種方式來說:好吧!就算他們說的是對的,歷史沒有絕對的真相、史料文本是可議的,既然如此,歷史為什麼還要存在?「歷史」是指已經過去的事,既然已經過去,就不可能再重現,而且,追憶、重構、演繹,乃至於Hayden White說的製造……建構歷史的人是誰?當然是現代人,現代人要解釋古代人事物,雖說要有學術規範、要有「同情的理解」、要知道被解釋者的時代背景、不能以今非古、厚誣古人,但我們所思所想,不可能擺脫自身的思考模式,換句話說,重構歷史的是「我們」,既然是我們,那與自身的思考觀點、所受的學術訓練、對世界的感受…就息息相關,這也正是為什麼同樣是講儒學,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的講法,與勞思光韋政通等人的思想史不同,他們對生命意義、對歷史觀點、對學術方法的不同,根本影響了他們的論述。
重點就在這裡,「歷史」是客體,史家、讀者是主體,重構歷史,其實就是「主」(我們)進入「客」(歷史)的脈波中去理解、去詮釋,詮釋出來的可能是某部分的歷史,但也是我們觀點的反映,像司馬遷說的通古今之變,就算你再怎麼通,終究還是要成「一家之言」,這一家之言,就是你詮釋歷史的意義、就是你成果所在,再講得深一點,歷史的重構有待史家的參與,讀者識見愈深廣、愈高明,歷史就愈顯得深刻而豐富,在歷史的詮釋與理解之間、在規則(知識、學術規則等等。不能把一些名詞胡亂解釋、隨便比附,例如「致仕」,余秋雨說成「獲得官職」,這就與古人意思不同)與主客之間,愈合理,它就愈「真實」。
歷史沒有絕對的真相、沒有絕對的真實,那又如何?誰不知道呢?就因為如此,歷史有待史家、讀者的投入,才會更合理、更趨向「真實」阿!
我最大的感想是:這是繼承Hayden White《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以來的路數,以後現代主義的觀點,懷疑文本、質疑史家、解構歷史、戳破「事實」,我讀民初以來梁啟超胡適傅斯年等人的書,他們的「新史學」大都強調史料的重要,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等等,他們都認為史學是可以客觀、可以科學、可以求得「一個真相」的(例如顧頡剛的《古史辨》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種情形下,用胡適所謂的「科學方法」,講考證、論證據、尚實證……於是乎,真實而絕對的歷史便呈現出來了,這種說法一路拓展,已成共識,但Keith Jenkins、Hayden White等人質疑這類說法,他們認為史家不是記錄歷史,而是製造歷史,又認為文本(或曰「史料」)是種又創造又主觀的「後設」,試問,在種種有問題的問號之下,要如何能產生真實的歷史、絕對的歷史?
老師要我們寫感想,我不打算順著Keith Jenkins、Hayden White等人的思路照抄書裡的內容,我想用另種方式來說:好吧!就算他們說的是對的,歷史沒有絕對的真相、史料文本是可議的,既然如此,歷史為什麼還要存在?「歷史」是指已經過去的事,既然已經過去,就不可能再重現,而且,追憶、重構、演繹,乃至於Hayden White說的製造……建構歷史的人是誰?當然是現代人,現代人要解釋古代人事物,雖說要有學術規範、要有「同情的理解」、要知道被解釋者的時代背景、不能以今非古、厚誣古人,但我們所思所想,不可能擺脫自身的思考模式,換句話說,重構歷史的是「我們」,既然是我們,那與自身的思考觀點、所受的學術訓練、對世界的感受…就息息相關,這也正是為什麼同樣是講儒學,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的講法,與勞思光韋政通等人的思想史不同,他們對生命意義、對歷史觀點、對學術方法的不同,根本影響了他們的論述。
重點就在這裡,「歷史」是客體,史家、讀者是主體,重構歷史,其實就是「主」(我們)進入「客」(歷史)的脈波中去理解、去詮釋,詮釋出來的可能是某部分的歷史,但也是我們觀點的反映,像司馬遷說的通古今之變,就算你再怎麼通,終究還是要成「一家之言」,這一家之言,就是你詮釋歷史的意義、就是你成果所在,再講得深一點,歷史的重構有待史家的參與,讀者識見愈深廣、愈高明,歷史就愈顯得深刻而豐富,在歷史的詮釋與理解之間、在規則(知識、學術規則等等。不能把一些名詞胡亂解釋、隨便比附,例如「致仕」,余秋雨說成「獲得官職」,這就與古人意思不同)與主客之間,愈合理,它就愈「真實」。
歷史沒有絕對的真相、沒有絕對的真實,那又如何?誰不知道呢?就因為如此,歷史有待史家、讀者的投入,才會更合理、更趨向「真實」阿!
二00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一章〉書評
常聽人說「什麼是歷史?」歷史、歷史到底是什麼?正常來說,歷史指的是「過去」,可是過去何其廣大!大家都知道,「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問題是「過去」是非常廣泛的,孔子觀河,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一分秒地過去,歷史就一滴點地累積,當你看這行字時,剛剛的已經過去,已成為歷史了,問題來啦,那「逝者」包括了什麼?我的答案是:全部,歷史是全部的過去。
如此定義歷史,絕對與平時我們所讀所看不同,這就是Keith Jenkins在第一章要表達的:現在我們所謂的「歷史」,所讀所思,大都是指「歷史著作」,歷史著作是由史家史官學者撰寫的,在撰寫的同時,無可避免地會有主觀意識、會有資料取捨、會有論述方向……,「過去」經過「史家」的篩選,形成了我們熟知的「歷史」,既然「歷史」是經由特定的論述與詮釋而來,不同的史家、不同的價值觀,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歷史敘述,此理甚明。
那麼,歷史是否就如Keith Jenkins所言,是由史家製造,或是說歷史並無客觀性可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說你的歷史,我說我的歷史,各自說之可也,歷史的公正性,是否不存在了?
我在〈導言〉的讀後感時曾提到,歷史詮釋是由主客交融而形成的,歷史的重構有待史家的參與,讀者識見愈深廣、愈高明,歷史就愈顯得深刻而豐富,在歷史的詮釋與理解之間、在規則(知識、學術規則等等)與主客之間,愈合理,它就愈「真實」。
在這裡,我想用另外的方式談,那就是關於「資料」部分,「文本」「史料」受到「後設」「後現代」的種種質疑,暫且不談(這是本書第二章的範圍)。史料,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史料:二十四史、稗官野史、公家、私人、檔案文書器物古蹟……等,無一不史料、無一不可用,問題是,我們從何判斷史料的真偽呢?又,史料就一定是真的嗎?就不能是假的嗎?
這種質問是很有道理的,可是我們為何不反過來問,史料呈現的多種解釋、或是史料時代的辨偽真假,就代表歷史一定是假的嗎?不,這兩者不定有必然關係,史料是人寫的、人造的、因應字義詞義的延伸,史料是有多種解釋的可能,說史料有立場有偏差,可是,難道說這些就不是歷史嗎?就不是歷史的面相嗎?正因為有偏差有立場,正因為字義詞義的種種詮釋,歷史才更多元、更真切,否則的話,我們只要有一部著作、一部歷史就更夠了,問題是,這可能嗎?除此之外,說史料的真假偽造,例如《管子》不能代表管仲思想,誰不知道呢?那《管子》就不能反映歷史了嗎?它的成書時代不正代表歷史的時代面相?
我們說歷史著作呈現的只是選擇性的歷史,此話當然沒錯,但再深思:這不是廢話嘛!「過去」何其廣大何其深闊,我們有何必要有何需求,要一一明瞭要全部知道呢?鄰貓生子、某夜失眠、何日剪髮等等,這種過去,對後人有何重要性?有何論述的必要呢?知道那些有意義的、有用的、值得論述的,不就夠了嗎?
說到意義、說到用處,Keith Jenkins認為,歷史從不是為其本身而存在,它總是為了某人。換句話說,歷史的意義是讀者賦予的,此話固然有理,但我們也必須知道,對讀者而言(或曰史家、研究者,這裡是泛稱),以歷史始,以歷史終,進入歷史理解,去理解歷史,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的工夫。問題是,在理解前,你不能不先有某種立場,一如觀察需要某種「預設」,毫無目的的觀察反而是無益的(當然,講法、預設是可以修正的),就好像我們說「宋明理學」,基本上就是以某種設定的路子去詮釋歷史;又像我們說「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與前者同時代,但設定的路子又不同,因此詮釋的歷史面相復又不同。
史料不會說話、史料沒有意義(沒有特定、絕對的某種意義),史料是經過詮釋才會出現意義、解釋,同樣的,經由考證與詮釋出來的「歷史」,亦如是觀。對後人而言,光只知道一件件的「事件」是沒有意義的,你要知道「事件」的「意義」才行,光知道921大地震,那又怎樣呢?還要因此深入歷史,921所呈現的種種意義,例如救災、捐款、重建、政府措施、方案等等,影響之所及,在哪裡?影響之層面,又在哪裡?光知道朱熹、陸象山、王陽明這些名字,那又怎樣呢?還要因此深入歷史,朱子陸子陽明等人的學問思想,他們在歷史各方面的意義等等,影響之所及,在哪裡?影響之層面,又在哪裡?
常聽人說「什麼是歷史?」歷史、歷史到底是什麼?正常來說,歷史指的是「過去」,可是過去何其廣大!大家都知道,「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問題是「過去」是非常廣泛的,孔子觀河,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一分秒地過去,歷史就一滴點地累積,當你看這行字時,剛剛的已經過去,已成為歷史了,問題來啦,那「逝者」包括了什麼?我的答案是:全部,歷史是全部的過去。
如此定義歷史,絕對與平時我們所讀所看不同,這就是Keith Jenkins在第一章要表達的:現在我們所謂的「歷史」,所讀所思,大都是指「歷史著作」,歷史著作是由史家史官學者撰寫的,在撰寫的同時,無可避免地會有主觀意識、會有資料取捨、會有論述方向……,「過去」經過「史家」的篩選,形成了我們熟知的「歷史」,既然「歷史」是經由特定的論述與詮釋而來,不同的史家、不同的價值觀,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歷史敘述,此理甚明。
那麼,歷史是否就如Keith Jenkins所言,是由史家製造,或是說歷史並無客觀性可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說你的歷史,我說我的歷史,各自說之可也,歷史的公正性,是否不存在了?
我在〈導言〉的讀後感時曾提到,歷史詮釋是由主客交融而形成的,歷史的重構有待史家的參與,讀者識見愈深廣、愈高明,歷史就愈顯得深刻而豐富,在歷史的詮釋與理解之間、在規則(知識、學術規則等等)與主客之間,愈合理,它就愈「真實」。
在這裡,我想用另外的方式談,那就是關於「資料」部分,「文本」「史料」受到「後設」「後現代」的種種質疑,暫且不談(這是本書第二章的範圍)。史料,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史料:二十四史、稗官野史、公家、私人、檔案文書器物古蹟……等,無一不史料、無一不可用,問題是,我們從何判斷史料的真偽呢?又,史料就一定是真的嗎?就不能是假的嗎?
這種質問是很有道理的,可是我們為何不反過來問,史料呈現的多種解釋、或是史料時代的辨偽真假,就代表歷史一定是假的嗎?不,這兩者不定有必然關係,史料是人寫的、人造的、因應字義詞義的延伸,史料是有多種解釋的可能,說史料有立場有偏差,可是,難道說這些就不是歷史嗎?就不是歷史的面相嗎?正因為有偏差有立場,正因為字義詞義的種種詮釋,歷史才更多元、更真切,否則的話,我們只要有一部著作、一部歷史就更夠了,問題是,這可能嗎?除此之外,說史料的真假偽造,例如《管子》不能代表管仲思想,誰不知道呢?那《管子》就不能反映歷史了嗎?它的成書時代不正代表歷史的時代面相?
我們說歷史著作呈現的只是選擇性的歷史,此話當然沒錯,但再深思:這不是廢話嘛!「過去」何其廣大何其深闊,我們有何必要有何需求,要一一明瞭要全部知道呢?鄰貓生子、某夜失眠、何日剪髮等等,這種過去,對後人有何重要性?有何論述的必要呢?知道那些有意義的、有用的、值得論述的,不就夠了嗎?
說到意義、說到用處,Keith Jenkins認為,歷史從不是為其本身而存在,它總是為了某人。換句話說,歷史的意義是讀者賦予的,此話固然有理,但我們也必須知道,對讀者而言(或曰史家、研究者,這裡是泛稱),以歷史始,以歷史終,進入歷史理解,去理解歷史,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的工夫。問題是,在理解前,你不能不先有某種立場,一如觀察需要某種「預設」,毫無目的的觀察反而是無益的(當然,講法、預設是可以修正的),就好像我們說「宋明理學」,基本上就是以某種設定的路子去詮釋歷史;又像我們說「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與前者同時代,但設定的路子又不同,因此詮釋的歷史面相復又不同。
史料不會說話、史料沒有意義(沒有特定、絕對的某種意義),史料是經過詮釋才會出現意義、解釋,同樣的,經由考證與詮釋出來的「歷史」,亦如是觀。對後人而言,光只知道一件件的「事件」是沒有意義的,你要知道「事件」的「意義」才行,光知道921大地震,那又怎樣呢?還要因此深入歷史,921所呈現的種種意義,例如救災、捐款、重建、政府措施、方案等等,影響之所及,在哪裡?影響之層面,又在哪裡?光知道朱熹、陸象山、王陽明這些名字,那又怎樣呢?還要因此深入歷史,朱子陸子陽明等人的學問思想,他們在歷史各方面的意義等等,影響之所及,在哪裡?影響之層面,又在哪裡?
這正是我們經由「過去」而詮釋出來的東西。
歷史是移動的,是多元的,是不固定的,沒有絕對的真相、沒有百分百的事實,一切的歷史都是思想的歷史、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誰不知道呢?難道可以因此說,歷史都是假的、都不可信嗎?後現代主義對歷史學最大衝擊,往往在此,帶給歷史學最大的收獲也在此,因為,我們懷疑的目的,不在否定,而是求真,這個「真」,是詮釋的真、合理的真、有意義的真。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