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11/04三班協同論壇
by 網站管理, 2014-10-25 21:05, 人氣(968)

教育部1031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
擬像與仿真:影本閱讀與詮釋創生

協同論壇討論提綱

 

時間:11/04() 56 [9]   地點:商學院大樓國際會議廳(C)7

參與班級:「歷史共和國:互文詮釋與想像」邵承芬老師

                     「科技烏托邦:文學原型與創生」李小清老師

                     「政治利維坦:視域融合與象徵」閔宇經老師

協同教師:邵承芬老師、李小清老師、閔宇經老師(主持)、蔡西濱老師

 

論壇主題:戰爭與和平~~追尋心靈的勿托邦

 

■導論:擬像與仿真

        概念介紹和課群計劃簡介


楔子:非域之境--普世想像的神話

 

  德國社會學家維克(Helmut Willke)對全球化中新的文化地理觀察,對全球化過程中,世界版圖的縮小、空間的錯置、以及都會化等等面相中關於疆界消弭的問題予以呼應,因而創造了「勿托邦」這個概念

  《非域之境》的英文為「atopia--將「a-」的字首(意為:非∕not)放置於地方(topia)之前,翻譯成「勿托邦」。簡言之,《非域之境》是個非地方,不是地方的地方,或不是平常定義之下的空間。一方面它指出空間界限的消失狀態;另一方面,它也指涉「無法被視為空間的空間」的概念。這種看似吊詭的空間表述實質上呼應了全球化中政治、經濟、生態、社區等的運作邏輯,也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實踐方式。

  「勿托邦」是個心靈/想像空間,一種實體疆界消失的空間,由共和國、烏托邦、利維坦到「勿托邦」,是人類透過想像,由理想的人種/人格/社會階級(理想的身體實踐方式),到追尋美好國度、建構理想社會的心靈空間。

 

■討論一:真實VS理想

  這種在「真實文化」中追尋「理想文化」的結構,對於現實(現世)的不滿(不滿足、不滿意),存在於很多文學作品或電影中,例如像《阿凡達》、《第九禁區》與《極樂世界》電影,希望透過「政治」(動物農莊)「科技」(美麗新世界)等力量,或者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透過個人英雄(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到集體社會的改造。

Q1:請各位老師談談,自己課程中的「文本(小說)」是否也具有這種結構?

    [或者延伸出去在課程領域方向但課程內沒提到的文本(小說)或電影]

邵承芬老師:舉例,三國演義、倚天屠龍記……

李小清老師:舉例,時光機器、美麗新世界……

閔宇經老師:舉例,蒼蠅王、動物農莊……

 

  小結:又例如像宮崎駿的所有動畫《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等,是非常鮮明地在戰爭中渴望和平的例子。戰爭與和平,或許其實是正與邪、善與惡、是與非另一種的存在表現,這些作品除了反映作者的心靈渴望之外,其實反映的是所有人類心靈深處的共同企求,當這種「普世想像的神話」,就是人性---()的社會性存在特性。

 

■討論二:個體VS集體

  個人英雄(主義)或家園情愛,這種集體社會(公共性)中的個體性(個別性),也是不能忽略的元素。這些文學(電影)作品之所以深刻雋永、歷久彌新,除了在普同性的大敘事結構下,也傳達出一種命定的論題:人類永遠在個體VS集體間鬥爭----過度的「集體統一性」與過度的「個體多樣性」都不對,或許人類永遠找不到共和國、烏托邦、利維坦,永遠只能繼續建構心靈的「勿托邦」

Q2:請各位老師,從各自課程作品中,以個人英雄(主義)或家園情愛為基礎,談談個體VS集體。

■討論三:理性VS感性

  如果理性是:處理問題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自然進化原則來考慮的態度,考慮問題、處理事情不衝動,不憑感覺做事情;感性則相反。理性如果是一種公共期待(社會的共同期待行為/結果);感性或許是一種意外的插曲,矛盾與衝突,故事中符合人情的高潮迭起。

ex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偏偏就喜歡趙敏。

Q3:請各位老師,從各自課程作品中,談談理性VS感性

■:結論

  這些文學作品或電影中所隱藏或所呈現的「人可以更好」「人可以生活得更好」「社會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社會其實可以變成這個樣子」

  「現實世界」(地上王國)如果是原本/正本,那人類不斷地摹寫與仿真,希望能逼近那(天上之城);反之「理想世界」(天上之城)如果才是原本/正本,那人類也不斷地在「現實世界」中建構各種摹本/副本,透過仿真回到天上之城。

 

Q4:請各位老師簡單地作最後結論。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