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歷史人物分析課程課後小組討論第三組討論紀錄
時間:103年03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00~12:00
地點:A723
班級小組:第三組
主席:康雅琪
紀錄:林慧萍
輔導老師:何宗穎TA
小組成員:b10132122簡巧淳;b10132090林慧萍;
b10132087陳姵蓉;b10132086康雅琪;
討論主題:八田與一
討論事項:
一、
每人重點報告→(將你知道的八田與一作簡短的報告)。
簡巧淳:
當我一聽到要做他的生平時,本來認為他只是因為做了一個嘉南大圳而被尊敬而已,直到我查了他的資料之後,我才發現是他那一心一意想要改善台灣農民生活的行為而讓人尊敬他的,他可以不分國界的這樣幫助我們,不因為我們跟他是不同種族而隨便做事,因此他在我們的心中已留下了無可代替的地位。一直到現在,他的待人處事、善良一直都留在嘉南大圳上,一直都在默默守護著這嘉南平原。雖然他曾經被同才排擠,說他是吹牛的八田與一,但他依然沒有改變自己原本的做法,這點讓我非常的佩服他。
林慧萍:
八田與一是一個日本人,生於日本石川縣河北郡,他的父親是一位富農,是當地有名的一戶人家。八田與一是一個很認真負責的人,一開始他參與桃園埤圳的計畫,在短時間完成工程設計書,計畫之後被總督府認可,完成後就返回自己的故鄉日本,在返回的過程中與他的妻子相遇,當時他的妻子才16歲而已。結婚後的八田與一夫婦就一起到台工作,在1922年他去美國研究興建水壩的技術,採用半水式土石壩工法,這是世界僅有的水利,美國稱之為「八田水壩」。八田與一死於戰亂,後人為了紀念他為他建立銅像及八田夫婦墓碑。
陳姵蓉:
八田與一是一個從小就很熱愛讀書的人,在校成績優異,後來畢業就到台工作,因為他想台灣事業剛起步,會有相當多的工作機會。他在嘉南平原興建了個水壩,又被尊稱為「嘉南大圳之父」,後期他在台建設促使台灣經濟更加升高。在他返日的過程中遇到了日本一名從醫的千金,相親過後互相有好感就結婚,婚後在台灣工作定居烏山頭。八田與一在美軍大戰中而亡,他的妻子相當不捨,在他過世三年後也跟隨他一起離開世間。
康雅琪:
我覺得八田與一是一個很堅強又有毅力的人,當時日本統治時代時,日本人一直打壓台灣人,所以台灣人對日本人的印象不好,他剛到台灣時,台灣人對他都有偏見,不過也因為他的熱心和耐心,舒緩了台灣人對日本人的觀感。當時他來台的目的是對農業灌溉,後來因中間發生一些事情,導致他有興建水壩的想法,嘉南大圳興建結束後改善了台的經濟問題還有旱災問題,也解決了水資源,使農業產業更加發達,讓台經濟起飛。
二、 每人所提的討論問題彙整並釐清
簡巧淳:
Q:他一開始真的是一心一意想幫助農民嗎?蓋嘉南大圳的最初目的是甚麼?
A:應該是真的,因為八田與一他為人很善良,而且他做事並不馬虎;起初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改善日本本土蔗糖不足的情況,但這項建設對嘉南平原的居民來說,的確是一大福祉。而這位日本水利工程 師——八田與一,用了他多年的青春和心血,走過許多不為人知的不可能,他投注在這項大工程上的執著,更是讓我們深深的感激和欽佩。八田與一的土地改良意見對近代台灣農業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Q:你提到他不分國界的幫助我們,也不會因不同種族隨便做事,可以舉幾個例子說明嗎?
A:八田與一很體諒下屬。因為如此,他得到了許多有力的部下,那些部下對他十分的尊敬且忠心耿耿。他曾經有一次因總督府發生財務危機,要即刻裁去部分的員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只好裁去了部分能力優秀的員工,別人看了都覺得很納悶,為何不將能力優秀的員工留下呢?這樣子對工程也較有幫助,但八田與一覺得能力好的員工要要找工作是很容易的,而能力差的員工要找工作是較困難的;而他也幫被裁員的員工四處奔波在找工作,他更主動幫員工爭取到的福利,有些員工甚至還得到更好的福利呢!而他的個性平易近人、不擺任何架子,更重要的是他把台灣人和日本同等的對待,沒有一思一毫的偏心。
Q:臺灣在當時被日本統治之下,原本仇日的態度為何在八田與一身上反而是受到愛戴? 我們需要否認他所有的貢獻,只因為他是日本人嗎? 縱使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日本,但對台灣是否也有貢獻呢? 分享一下自己對他的看法。
A:我覺得其實種族的差異直到現在還是存在著,日本人和台灣人或許在八田與一他的眼中都是同樣的,所以不會有什麼差別待遇,我們並不用因為他是日本人而否認他對台灣的貢獻,因為他使得我們稻米量增加,也解決的嘉南地區供水的問題,這個福利讓我們享受了這們多年,我們應該是要感謝他的,縱使他的目的是為了日本,但最後的受用者依然是我們,我覺得我們有設立雕像這就足夠了,感謝就放在心裡並不一定要做什麼才叫做感謝。
林慧萍:
Q:為何民眾要建造他的雕像? 這座雕像之後又經歷了哪些事?
A:嘉南人民為了感謝八田的貢獻,然後徵詢八田的認同和意願,請日本雕塑家都賀田勇馬製作了一個銅質塑像。
『在太平洋戰爭的時候,日本需要一些銅鐵金屬等物資,嘉南鄉民怕八田雕像被供軍使用,所以偷偷移走塑像,藏於番子田(今隆田)車站倉庫之內。戰後才由倉庫職員人發現,由水利會的人偷偷運回烏山頭。唯擔心當時國民政府知道後會要求融毀,便將銅像暫藏放於八田住過宿舍的陽台上。經過數十年,政經情勢較為緩和,水利會於1981年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塚前新設臺座,置放此銅像。每年5月8日八田的忌日,水利會都會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塚前舉行追思會,而在日本的「八田之友會」也都會組團前來烏山頭水庫參加追思會,追悼八田。1999年臺南縣官田鄉慈聖宮為當地信仰中心,由於當地里民先祖曾跟隨八田與一共同建造烏山頭水庫,在寺廟內設置八田與一紀念室,並請國家薪傳獎大師施至輝雕刻木雕像紀念八田與一。』(維基百科)
Q:他去美國學習建造的技術後,就是用了那個方式嗎? 這中間又經歷了哪些事? 對台灣後來有何影響?
A:他特地去美國研究此技術和調查,最後決定用半水式土石壩工法。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特以「八田水壩」為其命名,並在學會期刊上向全世界介紹。此外,也創亞洲之先,引進大型土木用的蒸氣動力機械進行工程,包括鏟土機,壓力噴水機,砂石運輸車。並花七年時間,完成一條長達3078公尺貫穿烏山嶺連接曾文溪的引水隧道。由於工程規模大,施工艱鉅,整個烏山頭大壩和隧道工程共134人殉職。
經過了十年的努力,終於在1930年(昭和5年)4月10日讓嘉南大圳、這當時全台灣第一、日本第一、亞洲第一的水利設施順利通水使用。烏山頭水庫堤堰長1273公尺,高56公尺,滿水面積十三平方公里,蓄水量一億五千萬噸,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也是世界第三大的水庫。灌溉水道總長度一萬公里,排水道六千公里,主護岸與堤防長度二二八公里,灌溉嘉南平原十五萬公頃的農田。有了灌溉,再加上徹底的土地改良,嘉南平原原來的洪水、乾旱、和鹽害等三大障礙全部掃除,整個工程完成後,嘉南平原的農業生產量遽增,六十萬農民受惠,每年稻米、甘蔗及雜作的產量高達八萬三千噸,由於貢獻極大,後世尊稱八田與一為「嘉南大圳之父」、「烏山頭水庫之父」。八田技師也從此奠定了他在日本土木工程界的地位。
由於曾文溪取水量有限,供水量不足,八田發展並推行「三年輪作給水法」,讓灌溉面積達到最大。他把嘉南大圳區域內的土地以五十公頃為一小區,每個小區域三年內輪流種水稻、甘蔗、雜穀。操作方法為,設置水門控制給水路,種水稻時充分給水;種甘蔗種只在種植期給水;種雜穀種則不給水,所以,可以讓最多的農民享受到灌溉水利的好處。並成立「嘉南大圳水利組合」負責管理水門和配水作業,即「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前身。對於「三年輪作給水法」,後世也有多種的看法,包括是可以讓更多的土地和農民受惠,但也是對地主、製糖廠、大企業及政府很有利的土地利用制度。(維基百科)
Q:臺灣在當時被日本統治之下,原本仇日的態度為何在八田與一身上反而是受到愛戴? 我們需要否認他所有的貢獻,只因為他是日本人嗎? 縱使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日本,但對台灣是否也有貢獻呢? 分享一下自己對他的看法。
A:因為台灣的農民的農作物因為八田而有所開發,它讓水利的建設使農作物收成良好,儘管是為了日本而去執行,但對台灣的貢獻也功不可沒。
陳姵蓉:
Q:八田與一身亡後,他的後事是如何處理? 他老婆自殺後又是如何處理?
A:遺體是在日本山口縣狄市被漁船尋獲,在當地先火化,骨灰運回台灣分別在台北東北願寺別院、總督府、烏山頭八田銅像舉行家祭。妻子外代樹死後遺體是火化一部份被帶回日本,一部份則和八田與一合葬在烏山頭水庫。
水利會在八田技師銅像的後端,用花崗石作成日本式墓碑紀念他們。水利會在每年5月8日八田忌日,水利會都會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塚前舉行追思會,而在日本的「八田之友會」也都會組團前來烏山頭水庫參加追思會來追伄八田與一。
Q:除了嘉南大圳,他在台灣還有哪些建設?
A:台北下水道興建、桃園大圳、大甲溪電源開發、日月潭水力發電所、高雄港興建。
Q:臺灣在當時被日本統治之下,原本仇日的態度為何在八田與一身上反而是受到愛戴? 我們需要否認他所有的貢獻,只因為他是日本人嗎? 縱使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日本,但對台灣是否也有貢獻呢? 分享一下自己對他的看法。
A:我覺得八田與一是一位謙虛、有上進心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有規劃。即使做了這麼多為台灣貢獻的事情也不會因此驕傲,依然謙虛。不愧讓台灣人如此的崇拜和尊敬
康雅琪:
Q:嘉南大圳全都是用人力建造嗎?
A:八田與一先是採用混凝土,以土沙與粘土為主的半水壓土壩工法,防止堰堤的潰決;二是採用大型土木機械從美國與德國購入大型工木機械,運到台灣,例:大型蒸氣怪手5台(美國製)、小型蒸氣怪手2台(美國製)、傾倒車100輛(美國製)、巨型幫浦車5台(美國製)、56噸火車頭12輛(德國製‧寬軌)、大型混凝土攪拌機4台,其他還購入大型削岩機、蒸氣怪手等日本製機械;最後就是人力。(來自水電民生館)
Q:蓋了嘉南大圳後,真的解決了灌溉的問題嗎? 事後有再施行其他措施嗎?
A:1930年完工的嘉南大圳,1930年六月,完工後正式通水;然而,新完工的烏山頭水庫在該年的十二月就被一個中型的地震所震破了,損壞達360尺,因此趕快修補,1931年之後,大圳修復完工。
由於曾文溪取水量有限,供水量不足,他發展並推行「三年輪作給水法」,讓灌溉面積達到最大。
Q:臺灣在當時被日本統治之下,原本仇日的態度為何在八田與一身上反而是受到愛戴? 我們需要否認他所有的貢獻,只因為他是日本人嗎? 縱使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日本,但對台灣是否也有貢獻呢? 分享一下自己對他的看法。
A:我覺得因為八田與一不像其他日人一樣壓榨台灣人,反而用關心、愛心和耐心去對待台灣人,也絕不因頭銜或人種、民族而差別待人,加上八田與一對台灣有作一些貢獻,雖然是為了日本開發的,但日後卻對台灣經濟和農業,卻有很大的幫助。
八田與一在台生活時,台灣人與他接觸時,多少會被他的獨特想法影響,也因為這些想法,使我們台灣人的思想和作為變得更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