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
【凝視與再現:移民社會與多元認同】
協同教學論壇紀錄
●協同時間:3/24(一)
34節 地點:健行科大圖書館5樓
●協同主題:日治時期的功與過
●參與班級:移民社會與多元認同(藍清水老師)、
移民社會的認同:過去、現在與未來(閔宇經老師)
●協同教師:邵承芬老師、吳美玲老師
●協同紀錄:李婉菁TA、陳宥君TA
●指導老師:閔宇經老師
■引言(閔宇經老師)
閔:最近台灣三部國片「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帶領國片從低迷的谷底創造了票房佳績,這三部國片裡都含有日本元素,而且傳達日本統治意象的衝突性。
邵: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日本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日本殖民時期,統治方式分成:「無方針主義」進而到「同化時期」再到「皇民化運動」。可以發現日本讓臺灣人民產生對國家的認同感,進而認同日本統治國家。
閔:這三部國片中的日本元素為何成為魏德聖、馬志翔電影創作的靈感來源?又魏、馬的「歷史印記」是否為移民社會的縮影?是否為部分台灣人民生存心態(共同記憶)的反射/映?可以從法農(Fanon)的「歷史印記」概念獲得理解。
Fanon(1986)所著的《黑皮膚,白面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一書說明了不穩定認同的後殖民傷痕,身體雖是黑色的皮膚,卻帶著白人的思考模式、信念與價值觀。
「歷史印記」雖然不是DNA,但是卻透過某種複製現像轉移到移民者的第二代、第三代等等,因此吳念真拍攝台灣三部曲、龍應台的大江大海、王偉忠的眷村紀錄片,可以說都是「歷史印記」的影響。
因此每個移民者的生長經驗不同(移民時間不同),對日本的意像自然不同,應該站在互為主體觀的角度相互理解與包容。
■討論
Q1:日本統治/殖民台灣的心態為為何?是真心誠意地對待台灣人民/土地,還是.功利主義的利用觀,建設的背後只是為了更多的壓榨?例如,我們如何看待八田與一對台灣的貢獻?
邵:八田與一待在臺灣長達32年,歷史的傳述、書本撰寫得角度皆有所不同,但他對台灣農業確實影響很大。以異鄉概念來分析,日本或許是心靈故鄉,但實際上台灣才是真正體驗的地方,造圳時已跳脫族群的框架,當時是為了百姓,這種看法的人也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分析立場,看到的面向也不同。
藍:擁有不同歷史記憶的人對於八田與一有不同的認同,八田與一的自我認同也因為歷史記憶而有所改變。
吳:從女性主義的觀點來說,歷史的書寫權往往都為男性所掌控,但其實女性主義的成長經驗記憶也必須被重視。歷史記憶就像每個家庭、每個國家當中一盆火,延續歷史記印,從故事中看歷史。八田與一對台灣貢獻,有沒有可能他鄉住久變成故鄉呢?
閔:不同的生存主體,不同的詮釋主體對日本意象的理解與詮釋是不同的。進而發現凝視的重要性,一種從看到別人中看見自己的內心省察方式,去省思自我。
Q2: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的影響,例如在制度(經濟)、教育的影響?這些影響對台灣日後歷史、社會文化、政治的意義?
邵:1895-1898是日治第一時期,歷史印記透過教育的方式滲透人民的共同記憶當中,根據統計有71.7%的小孩接受教育,因而對台灣日後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1949年老兵隨政府遷台,對日本有不同的認識與想像。台灣被統治時有優有劣,日本統治已經融入台灣現代生活,要接受它,每個世代都有屬於它不同的歷史印記,必須尊重及包容。
藍:在戶籍資料以及對土地採取現代方法的測量等方面,日本建立完整的系統,出發點是為了控制及掌握台灣的資源。也可能因為要控制掌控資源所以對交通有所建設,但建設現代化台灣並非從日治時期開始,早在劉銘傳時期即開始有計畫建設台灣為現代化社會。
吳:回顧日治時期統治,利用口述及文獻的方式去檢視其對婦女的影響,日本的確解除了婦女纏足問題,並且開始接受教育,婦女開始走出家庭、進入職場,單從此點認為日治時期的確是對台灣有所重要影響。
■結論
Q3:日本殖民統治是「不可抹滅」的印記,應該如何對日治時期做出總體評價?
邵:日本統治台灣的各種真相與歷史記憶,必須運用智慧,從分析真相和事實中看到歷史。
藍:從文件上來看,日本是有計畫的併吞和殖民台灣,日本統治初期,為了鞏固統治權也殺戮了不少人,應該從本質觀點出發去分析與討論。
吳:應該從更寬闊的角度去分析,日本殖民的印記,不可單從自身經驗出發,需要「互為主體」。
閔:日本殖民統治和後期來台者時間的差距,造成台灣人民對於日本的想像與詮釋不同,過去的生存經驗深深影響著台灣當前政治發展,不同的生存/詮釋主體,其移民經驗是不同的,當然對日本意象的理解與詮釋是不同的,本次協同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同學理解「過去-現在-未來」是不可割裂的片段,當我們理解「歷史記憶」與「歷史印記」的概念與作用之後,更應該以「互為主體觀」的態度去面對台灣移民社會。
|
學生提問:日治時期台灣人民的教育普及率高,對女性有所貢獻,那為何還會有慰安婦問題發生? 教師回答:這個問題與台灣人民的教育普及率高與低沒有必然關係。 |
|
|
學生參與情形1 |
簽到情形 |
|
|
教師協同論壇 |
學生參與情形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