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影像3Q:何謂「牡丹社事件」對臺灣歷史有何影響和意義?
1樓
究竟牡丹社事件與琉球及日本有何關聯呢?對台灣的歷史又造成了什麼樣的意義及影響呢?
2樓
根據北京專約,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義舉」,這就等於承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中止了中國與琉球間的藩屬關係。而清朝的主權行使範圍包括全台,也在日本簽下條約之後不再有爭議。經過本次事件,清朝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
3樓
日本以清廷認為臺灣番界以東為「化外」的理由,別置蕃地事務局於長崎,準備出兵臺灣。圖謀出兵的舉動,在日本引起不小爭議,代理內務卿木戶孝允即表示反對。但在蕃地事務都督、陸軍中將西鄉從道堅持下,日軍不顧一切向臺灣出兵。

 

4樓
在中國方面,不言賠償兵費,而將五十萬兩銀錢拆成十萬兩的「撫卹」與四十萬兩的「購買道路房屋」,算是在保存顏面的情況下息事罷兵

但因為條約中有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字句,日本據此認定清國不否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1875年)繼續進行「琉球處分」,令琉球終止向中國朝貢,復在1879年迫使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派軍警進駐琉球,廢止「琉球藩」改設「沖繩縣」》,但清國並未放棄琉球宗主權對日本提出抗議。1880年在前美國總統格蘭特調解之下,日本提議割沖繩島以北歸日本,宮古、八重山島屬中國,但最後中國以不義為由,並未同意此瓜分建議。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擊敗清朝,台灣割讓給日本,無力繼續過問琉球問題,琉球遂在國際默認下歸屬日本,但因中國與日本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條約放棄琉球的宗主權改歸日本,直至今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未正式與日本政府簽訂條約承認日本政府擁有琉球主權。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增設府縣,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後,在1885年建立福建台灣省,即台灣省,並對台灣東部及原住民地區進行開發,防止外國勢力以原住民治理問題進犯台灣。
來源:維基百科
5樓
給了日本侵略台灣及與滿清交涉之理由,滿清處理台灣的態度也較為積極時至今日。
6樓
因為條約中有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字句,日本據此認定清國不否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令琉球終止向中國朝貢,復在1879年迫使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派軍警進駐琉球,廢止「琉球藩」改設「沖繩縣」》,但清國並未放棄琉球宗主權對日本提出抗議。1880年在前美國總統格蘭特調解之下,日本提議割沖繩島以北歸日本,宮古、八重山島屬中國,但最後中國以不義為由,並未同意此瓜分建議。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擊敗清朝,台灣割讓給日本,無力繼續過問琉球問題,琉球遂在國際默認下歸屬日本,但因中國與日本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條約放棄琉球的宗主權改歸日本,直至今日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未正式與日本政府簽訂條約承認日本政府擁有琉球主權。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增設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後,在1885年建立福建台灣省,即台灣省,並對台灣東部及原住民地區進行開發,防止外國勢力以原住民治理問題進犯台灣。
 
出處:維基百科
7樓
牡丹社事件發生後,給清廷很大的震撼,清廷對台經營由消極轉為積極,即派以幹練著稱的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處理,立下台灣建省的基礎。對於“化外生番”的原住民,也採取“開山撫番”的政策。只是為時已晚,極欲南進的日本併吞琉球後,不過幾年光景,也將台灣併入領土之內了。在清日議和之下,日軍撤兵台灣,並取得琉球的宗主權。
日本攻台的軍事行動,最後在清廷願意賠款下落幕,並促成億載金城的誕生。
8樓
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令人感慨萬千的台灣歷史事件,因為日本開始推動明治維新,實行廢蕃制縣的結果,過去的諸侯們所養的武將逐漸失去先前該擁有的優勢與權力,因此想要以對外擴張的手段,直接助於解決他們出路上的各種問題。
9樓

牡丹社事件1874年中國清朝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琉球王國船難者遭台灣原住民出草殺害,日本帝國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清日兩國的外交折衝。

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清國與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中國方面稱之為牡丹社事件,而日本方面則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
 
出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