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1樓
      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泉州安溪人、泉州同安人。臺灣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當時的艋舺因鄰近淡水河,舟楫之便使得商業活動漸漸發達。當時商業公會組織稱為「郊」,先來的三邑人組成「頂郊」,晚來的同安人因與廈門交易為主,因此稱「廈郊」或「下郊」。由於三邑人在艋舺落腳較早,控制碼頭並且向往來的商船抽取「從價稅」,同安人商業利益受到牽制,為此雙方偶有衝突,加上信仰的不同,終於在1853年8月,在衝突已久的雙方中,三邑人率先發動攻擊。由於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隔著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祖師廟,且池沼遍布,難以發動大規模攻擊,三邑人因此向安溪人借道,商議燒毀清水祖師廟,日後再協助重建。於是三邑人自艋舺龍山寺出發,越過沼澤、燒毀清水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焚屋毀舍,史稱頂下郊拚。敗逃的同安人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頂下郊拚後,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出處-教育Wiki)